第三部分:兰亭盛会,三足鼎立 90:司马勋二贿庾希,褚蒜子五伐中原

司马勋乘船在江南渡口登岸,直奔京师建康,常年远在汉中,进京一次不容易,难得有此机会,第一站便是侍中庾希。侍中官职不高,但掌管天子机密,庾家又是江东名门,巴结奉承的人不在少数。

当初司马勋当上梁州刺史,也正是靠着贿赂庾希,才得以实现。此番再度登门拜访,自然不会亏待自己,庾希神气十足,迈着方步,迎出到大门口。庾希作揖道:“伟长兄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几时想起庾某来了,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

司马勋道:“下官奉旨屯兵江北大营,难得取道进京,故而先来拜访侍中大人。”

“快快堂中请。”

二人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旁边下人端上香茗,司马勋寒暄两句,说道:“庾氏乃江东第一大户,名门望族,下官特备薄礼一份,赠与侍中。”

“伟长兄客气,京师偌大的地方,有什么买不到的,还劳你千里迢迢捎来?”

司马勋道:“下官每岁进京,都要拜见太后,进献朝贺之礼。此番送与侍中的礼物,与太后之礼相当,万望笑纳。”

一听和褚太后的礼物一样,庾希惊讶之余,眼中露出一丝贪婪,说道:“哎呀,如此厚礼,庾某如何消受的起呀。”

司马勋一看庾希脸上半推半就,就知道礼物算是送成了,又说道:“去年北伐,幸有侍中美言,我得以加封西戎校尉,岂有不做回谢的道理。”

“伟长兄秉笔直书,上奏参劾桓温,便是最大的馈谢。”

司马勋道:“下官正要说此事,参劾之后,原本以为太后会治罪桓温,没想到奏章石沉大海,没了动静,不知何故?”

“太后还不想废了桓温,仍想借桓温之力,五伐中原。”

司马勋道:“桓温如今大权在握,若不除之,日后起兵谋反,何以阻挡?”

庾希点点头说道:“我也顾虑此事,可是太后扣住老三桓豁,便不怕桓温,故而恩准启用桓温。”

“我司马勋追随太后,已有十几载,颇得信赖,如今欲加屯汉中人马,以备万一。桓温乃世之枭雄,居心叵测,倘若有变,汉中之兵,足以抵抗桓温。”

“伟长兄想加屯多少人马?”

司马勋道:“汉中已有兵马三万,加屯两万,增至五万,明处是归桓温调度,暗中可由侍中调用。”

庾希暗想这个办法极妙,庾家的势力多在京师,若能拉拢汉中五万人马,和自己一党,将来便可取代桓温。庾希道:“伟长之计甚妙,你在驿馆先住一夜,明日进见太后,便奏禀此事,我在一旁为你美言几句,太后必会恩准。”

汉中兵马增至五万,司马勋拥兵数量将与桓温实力更加接近,又有庾希美言,司马勋也不虚此行。真可谓:

逢源左右人情强,八面玲珑聚虎狼。统领精师雄四海,赚来兵甲傲三方。

好言贯耳野心动,厚礼险心私欲藏。今日阿谀尊戚下,来年称霸也未尝。

到了次日,庾希与司马勋一起入宫,进见太后褚蒜子。除了献上臣子贡礼,司马勋便又把桓温谋反之事,以及汉中增兵,防备桓温的谋划,陈述一通。

听了司马勋的奏请,褚蒜子问道:“卿家与桓温,是将帅之情,难道桓温就如此乏善可陈?”

司马勋道:“桓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朝廷一再姑息,唯恐桓温日后,权大压主,将无可挽回。”

褚蒜子也未全信司马勋的话,而是暗含教导说道:“如今秦晋议和,一致抗燕,燕军南下,势不可挡,哀家是真不愿看着你等勾心斗角,相互算计。”

司马勋端朝板道:“太后之心,格局宏大,可桓温之心,隔皮猜瓜。臣司马勋既是皇族宗亲,又是吴王府旧臣,对太后忠心耿耿,豁上身家性命,也要护我大晋江山!”

庾希一旁也帮衬说道:“司马将军在汉中屯兵多年,为太后养下三万虎狼之师,若能增至五万,足可牵制桓温。”

“汉中就那么大的地方,屯兵五万,又要征缴钱粮,只恐苦了子民百姓。”

庾希道:“太后明见,桓温此番北伐,征调十二路大军,眼看已是节制天下兵马,可皇族诸王,手上无兵,暗弱无能,有朝一日,桓温谋篡,司马氏手无缚鸡之力呀!”

听了这话,是着实戳痛了褚蒜子的心底,东晋立国江东以来,司马氏皇族之中,除了品德高尚的丞相司马昱,无一人成器。褚蒜子道:“回想前朝,司马氏诸王,个个拥兵自重,大乱中原,酿成八王之乱,现如今皇室衰弱,一无是处。这个大晋江山,真是羞于启齿。”

司马勋道:“臣以匡扶朝纲,重兴大晋,视如己任,必竭力效忠,重振皇室。”

庾希也道:“司马将军忠心可嘉,真乃司马氏栋梁之才,太后委命任用,何愁司马氏不能重兴?”

看着一脸赤诚的司马勋,好歹是皇室宗亲,又难得威猛勇武,庾希左一句、右一句帮衬说好话,褚蒜子这才答应,准许北伐之后,汉中屯兵加增至五万人。真可谓:

女主河山众男狂,前门猛虎后门狼。虎盘江左眈巴蜀,狼隐两川探鄂襄。

乱世浮生雄杰起,内忧外患只身忙。惊涛恶浪拍凄岸,半壁江山覆野凉。

司马勋在京城住了几日,拜访一番故交,便乘船北去,过江到江北大营。此时奉命屯集江北大营的诸路人马,已纷纷汇集。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冬天,大都督桓温点起十二路大军,共计八万余众,奉太后褚蒜子的旨意,开启了太后摄政时期的第五次北伐。

江北大营,位于寿春,校阅场边,高搭点将台,荆襄、汉中、江东等诸路人马,集结成军。

大都督桓温登上点将台,军师谯秀、车胤、郝隆紧随左右,十二路主将分站左右,跟随点将阅兵。这麾下十二路人马依次是:

第一路平西将军朱焘、第二路西戎校尉司马勋、第三路北中郎将荀羡、第四路西中郎将谢万、第五路征虏将军谢石、第六路镇蛮护军桓云、第七路辅国将军桓秘、第八路振威将军桓冲、第九路冠军将军邓遐,第十路中军将军周闵、第十一路安北将军诸葛攸,第十二路龙骧将军袁真。

十二路人马依次列阵,桓温站在点将台,十二位带兵主将分列左右。桓温道:“今燕王负盟,自立为帝,举兵造反,直至洛阳。太后懿旨,发兵十二路,北伐中原,即日开拔。”

只见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校尉翻身下马,作揖言道:“右将军王羲之来报,会稽郡粮草,已筹集半数,即日由水路北运。”

江东最富庶的地方便是会稽郡,朝廷多次从会稽郡征调钱粮,桓温本想粮草先行,但众人一听坐镇会稽的王羲之只筹措到半数粮草,让众将一阵迟疑。

五弟桓冲作揖道:“启禀大都督,自古用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时至今日,朝廷只拨付半数粮草,一旦发兵,粮草不足,如何交战?”

桓温沉思片刻,说道:“诸位将军,粮草不足,有何良策呀?”

带兵打仗,最忌钱粮不足,眼下朝廷贫瘠,只给半数,让众人长吁短叹,无可奈何。老军师谯秀道:“大都督,老朽以为,半数粮草,不可倾巢而出,一旦粮尽,军心必溃,不如先发半数人马,急救洛阳,待粮草到齐,再发全额兵马。”

桓冲道:“老夫子所言,不敢苟同,兵马减半,只剩四万大军,而燕军十五万众,敌众我寡,则难以取胜。”

谯秀道:“燕军虽盛,剽而不精,烧杀抢掠尚可,排阵操练欠佳。大都督以险扼敌,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未尝不可。”

只带半数人马,使得左右众将,北伐之心,顿时丧气不少。桓温见众人情绪低落,掷地有声的说道:“兵贵神速,迅雷之势,一蹴而就,半数人马足以克敌。”

桓温胆大心细,竟然真敢减半兵马,众将眼中又频现诧异。桓温道:“传我帅令,各营先选精兵,半数出征。命龙骧将军袁真留守寿春大营,掌管后军,等候后继军粮。”

“得令!”袁真道。

桓温又道:“中军将军周闵为先行官,点三千人马,即日启程。”

“得令!”

粮草不足的晋军,只得把一半人马留于袁真,驻守寿春大营,等待后续粮草,大都督桓温只率另外四万精兵,大举出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