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貂蝉姐姐(2)

伏完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还请献之明日开一良方,皇上能多活一日是一日,这样也算是我等身为臣子的对皇上尽心了。”

杨奉点了点头道:“皇上曾对奉有提拔知遇之恩,何况又蒙皇上垂青,将永年公主下嫁,此乃奉份内之事,自当尽力。”

王允看看事情都安排得差不多了,便想起了黄忠的事,便转头对黄忠道:“既然叙儿的病情也有了解决的方法,汉升也不必在允这里屈就,而空负了一身好本领。之前,老夫本想将你推荐到荆州牧王荆处,如今看来已是不必,今后汉升就可跟随杨大人驰骋沙场,报效大汉,方不负这一身所学。”

杨奉听后,心中暗喜,却不露声色,口中道:“有汉升相助,奉自然心喜之极。但是,以奉看来,此事还有不妥,若无汉升的保护,大人以前的仇家很可能便有机可乘,如此一来,大人可就危险了。”

王允听到杨奉担心自己的安危,心中甚是感动,摇了摇头道:“献之大可放心,大将军何进已经举荐老夫为御史大夫,圣旨昨日已下,只是京兆尹的公务尚未交接完毕,故老夫还未上任。御史大夫一职当非京兆尹可比,些许屑小之辈又岂敢动老夫,献之多虑了。”

杨奉岂是真的关心王允,只不过是担心黄忠是性情中人,会因为担心王允失去他的保护被仇家杀害,而不愿离开王允,所以杨奉才故意以退为进,使王允说出让黄忠离开后能放心的理由。王允未能看破杨奉的想法,只是以为杨奉是真的关心自己的安危,果真说出了上述一番让黄忠放心的话。

杨奉故意“哦”了一声,转头对黄忠道:“既然王大人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不知道汉升是否愿意?”

听到王允的话后,黄忠果然再无疑虑,“嚯”地站起身,来到杨奉桌前,单膝跪下,端起杨奉的酒杯,高举过头顶,宏声道:“今日犬子能够得杨大人的活命之恩,实是对黄忠一家最大的恩赐,忠乃是一个武夫,对大人的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唯有今后当以主公事之,拼此躯为主公效力。”

杨奉大喜,连忙上前将黄忠扶起,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奉得汉升,简直是如虎添翼也。”

黄忠连称不敢,朝杨奉鞠了一躬,又来到王允桌前,也是单膝下跪,举起王允酒杯,朗声道:“忠数年前得蒙大人活命之恩,恩同再造,数年来,又有劳大人多方寻医为犬子治病,今又得大人推荐明主,大人实在是黄忠一家的恩人,忠实在不知应该如何报答大人。”

王允接过酒杯,也是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放在案几上,伸出双臂将黄忠搀起,微微一笑道:“汉升何出此言,几年来,若非汉升不顾个人安危,尽心保护,恐怕老夫早已被刺客暗害多次了,若谈到报恩,只怕现在老夫还欠了你的人情呢。”

伏完一看两人来回谦虚,没完没了,便忍不住插言道:“两位莫要再来回逊谢,这些话以后再说,我等应当尽快定出公主出宫的计策才是。”

众人皆道:“正该如此。”

杨奉低头想了一会道:“方才伏大人所说的计策甚妙,但是,若用此计,还需再等十数日之后,才是最佳的时机。”杨奉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不解,伏完奇怪道:“献之为何说要再等十日才是最佳时机?”

杨奉微微一笑道:“想必二位大人知道,此时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已成水火,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何况,何进乃是无谋之辈,手下虽有袁绍、曹操等人,却不能以为心腹,而必会召四方诸侯,勒兵进京,尽除阉竖。然而,消息一旦走漏,何进必先为十常侍所害。何进死后,进京诸侯一旦心怀异心,又有何人可以牵制,天下之乱就要开始了。我等可趁大乱之前秘密接公主出宫,先行安顿在伏大人府中,待大乱之日奉便可派人带离公主离京,才能不使二位大人陷于险境。”

王允大惊道:“献之真是料事如神,今日早朝,何进已经密令凉州牧董卓和并州牧丁原勒兵进京,看来天下大乱真的已经开始了。”

杨奉闻言大惊,不由失声道:“不好。”

三人觉得奇怪,自杨奉进京以来,从未如此失态过,既然诸侯进京也在杨奉的意料之中,为何如此慌乱。王允不禁问道:“献之为何如此紧张?”

杨奉这才发觉自己失态了,于是遮掩道:“数年前,家师左慈道长曾经为姨父卜了一卦,说是姨父十年之内不可入京,否则必有血光之灾,甚至还会有性命之危。”

伏完劝道:“献之莫慌,何进的密令今天早上才送出,此刻应该尚在路途,献之即刻修书一封,使人快马送至晋阳,或许可以赶在它的前面。”杨奉一想也是,于是马上修书一封,派一名虎豹骑快马送往晋阳。

信送出后,杨奉又和王允、伏完二人商议了一些细节,觉得再无任何纰漏,众人方才散去。

回到住处后,杨奉长舒一口气,心想,此次洛阳之行收获甚丰,不但得了素有天姿国色的永年公主刘慕,而且伏寿、貂蝉这两大美女也全部落入自己手中,心情不由大好。赵云等人得知此事之后也向杨奉道喜,弄得杨奉颇为不好意思。

不觉又过了一月,王允得到密报,说是董卓大军已到渑池,不日就能抵达京城。杨奉便让伏完等人放出消息,说是驸马伏完之女伏寿将于三日后和青州牧杨奉完婚。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很快,整个洛阳城顿时闹得沸沸扬扬。

朝中许多同伏完以及丁原交厚的同僚们感到十分奇怪,从未听二人提起过此事,况且又如此急于完婚,其中必有缘由,只是他们费劲脑子也猜不出灵帝未死的真相,更猜不出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竟是在永年公主刘慕身上,毕竟传出的消息中和公主刘慕没有丝毫的联系。最后,大家得出了个极为龌龊的结论,那就是伏寿郡主已有身孕,不得不仓促完婚,弄得后来听到这个消息的伏完、杨奉等人哭笑不得。

在伏完、王允的刻意安排下,消息很快便传进宫中,早已得到王允密告的永年公主刘慕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准备得较为妥当,随其一起的除了这二十名宫女外,还有永年公主刘慕的四个贴身丫环。说起这四个丫环,是刘慕从三个月前被选进宫的二百宫女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者,要知候选的女子千千万,能够有资格被选入皇宫的,姿色必然是异常出众,而又从这二百个人中再选出四个最优秀的,可见其容貌如何了,就算比之刘慕或许是稍逊一筹,但是比之那二十个宫女却是高了一筹。

这四个丫环是在杨奉被封为青州牧,灵帝以永年公主赐婚的时候,刘慕为以后讨好杨奉,煞费苦心地从当时刚入宫的二百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姿色最好的四人,让她们做自己的贴身丫环,当时灵帝见了之后,还甚是不舍,却是拗不过女儿。

这四人不但模样清秀绝丽,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左右,而且还是才艺双绝,个个都不亚于韩凤三姐妹。最为重要的是,这四人也明白跟了永年公主自是比跟了病恹恹的汉灵帝要强太多,毕竟一旦灵帝驾崩,她们也只能像后宫所有的妃子一样,孤老终生,是以她们四人对刘慕极为忠心。刘慕也让她们弃以前的名字于不用,重新给她们起了新名字,分别是春雪、夏桃、秋蝉、冬雁。

这位聪明的永年公主已经感觉到了大汉王朝正在走向尽头,自己以后可能再也不是什么公主了,而只是青州牧杨奉的数位夫人中的一个,因此精挑细选了四个绝色宫女,一来是刻意讨好杨奉,二来也是怕自己在以后的争风吃醋的斗争中势单力孤。

也难怪,永年公主自小生长在皇宫内院之中,所见所听的大都是嫔妃之间的明争暗斗,相互争宠,心中有这样的担心也是非常的合理。但是,多年之后,刘慕便发现了,这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杨奉的后宫女子虽多,却全都亲如姐妹,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于是,刘慕便借机在向何太后请安的时候,提出要到驸马府中给姐姐伏寿帮些忙,何太后也知道永年公主帮忙定是帮不上,但伏寿出嫁这等事情,以刘慕和伏寿的关系肯定是要去凑个热闹,说些悄悄话,并且,顺便也可让刘慕替自己捎些彩礼过去,于是何太后便毫不思索的就应允了刘慕的请求,并嘱咐刘慕待其婚后,一定要赶紧回宫继续为灵帝守孝,不得在外逗留,刘慕当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就在刘慕刚到驸马府的前一天,蔡邕也从江东回到洛阳。伏完自然在第一时间将杨奉当日的一曲告诉了好友蔡邕,蔡邕闻言大惊,伏完虽然在琴道上的造诣同自己相差甚远,但也并非新手,从他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杨奉在琴道上的造诣只怕远在自己之上。

于是蔡邕便想再次见见这个数年前因为五步成诗而惊煞天下士人的“当朝之文武全才”,当时杨奉虽然一举成名,但因为从冷宫中救出宋皇后的原因,在数日后就离开了,并未在洛阳逗留太长的时间,是以蔡邕还没有来得及与杨奉得交。在这几年当中蔡邕确实也听说了杨奉的很多事情,首先一点便是杨奉对自己的亲家-卫家的恩德,而且还有杨奉这几年来的显赫战功,对大汉朝的贡献,就连杨奉的名声无论在数年之前还是在现在,都是如日冲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