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听完,眼中露出些赞同,“世子说的这些,正是本王最近心烦之事,可就说这捐银吧,该如何让那些大户们心甘情愿拿出钱来呢?”
城中商户不少,可一让他们拿钱就开始哭穷,还有不少都跟上头的官员沾亲带故,且这本来就就是义举,朝廷也没将商户捐银一事编到律法里,他也不好用蛮力去征。
蔚承平顿了顿,眼光看向姜棉。
关于治理洪灾,二人确实详细谈过,但具体到实施,还有一些细节并未说透,只能来现场看过后才能给出意见。
这个事,他确实还没想好。
姜棉微微一笑,看向晋王,眼底有些神秘,道:“晋王,这个自然是有办法的,可不是一两日功夫便能成的,不如先把夫君说的其余几个方面改进了。”
蔚承平写的册子上,还有关于施粥一事。
之前的暴民造反,很大原因就是对这施粥的政策不满。
因为死的那个县令见流民人数众多,不愿发放更多的粮食,虽说搭建了几个粥篷,也多是做个样子给晋王看的,其实真正施粥并不多。
清汤寡水先不说,就连施粥的时辰也不固定,有时落脚地远些的流民刚打听到粥篷施粥了,捧着碗过去时,却被粥篷那边的人告知已经发放完了,让等下一回再来,可下回还不知是何时辰呢。
流民没了家园,本就容易暴躁,再加上朝廷连每天的粥饭都保证不了,还把他们当成狗一样赶来赶去,时间一久难免就生出怨怼。
怨怼一生,有心人一挑唆,再有那出头冒尖的跟赈灾的衙役动手,这暴动就起来了。
眼看就饿死了,反正造反也是个死,那些人简直就是穷途末路,所以才将县令活活打死。
姜棉知道这里头的厉害,说起来那个县令欺上瞒下,死的倒是不冤枉。
晋王如今对二人的话言听计从,并且生出些招揽之心来,很快就让人轮班守着粥篷,每日三时施粥,若看到有人敢在粥饭里动手脚,立即处死。
除此之外,他们还负责查看流民情况,若是来领粥饭的人身穿绫罗,或红光满面,或呼朋唤友嘻嘻哈哈,则均被认为冒充,通通抓了。
朝廷免费发放的粥饭,要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很快,城中的流民情绪稳定了不少。
可灾后重建更重要,毕竟这些不能长久在康县住下去,还是要恢复他们的家园。
虽说朝廷有专门的款项用来灾后重建,可这次的损失太大,光指着国库是不行的。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县衙被晋王和蔚承平拿来当做临时办公点,姜棉倒是每日回侯府一趟,在君兰苑给蔚承平熬了药送去。
青莲她们几个负责看院子,得了姜棉的命令,无事不得外出,左右先撑个几天,不让有心人在院子里动手脚钻空子就是了。
某一天夜里,城中忽然来了几匹铁骑,墨色衣裳跟黑夜隐在一起,只腰间的佩剑闪出的寒光让人心胆生惧。
他们周围弥漫着一股血气,像是刚从尸山血海里闯了出来似的。
很快,便有人开始飞跃而起,落在那些高门大户的墙上,紧接着便有门窗破碎之声,兵器碰撞之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惊飞了在树上栖息的夜枭。
缩在墙角睡觉的流民最先被惊醒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根本不敢出声,只在铁骑跑过后才露出头来看看。
可惜只能看到无边的黑夜。
有胆大的起身跟过去,却觉得脚底一阵发粘,蹲下身子抹了一把,竟都是鲜血,顿时吓得人原地抱头乱窜,直恨好奇心不可有。
可怜他们只是无家可归的流民,为何让他们看到这强盗杀人。
柔弱的妇人竟怀中孩童紧紧揽住,不让孩子看到这可怕的一幕。看書喇
不管多穷凶极恶的罪犯,也不会对手无寸铁的流浪汉下手,他们的目标是那些富户们。
翌日,姜棉换了一身淡紫色马面裙,施施然来给蔚承平送药,说起昨夜的事,二人眼底会意一笑。
“世子昨夜睡得可好?”
姜棉看着对方眸底那一丝笑意,随口问道。
蔚承平看着她的眼睛,忽然眼底多了一丝无奈,“不怎么样,这县衙冷冰冰的。”
在君兰苑睡习惯了,之前还不觉得什么,但自从有了姜棉后,他每晚睡前都会隔着那堵镂空墙壁看看姜棉的窗户,看到那里透出温暖的灯光,便觉得这一夜好眠。
可如今,这县衙陌生且毫无人气,即便夏大人让婢女给他将床铺铺的再软,也没有在君兰苑那感觉了。
“都五月天了,怎会冷呢?”
姜棉没听懂,县衙比起侯府,自然是寒酸许多的,她只当对方是在侯府住惯了,也没多想。
庆云见状,贱兮兮凑过来,小心翼翼道:“世子妃,除了在咱们君兰苑,世子他在哪儿都住不惯,其实他是……”
“闭嘴!”
话未说完,蔚承平一个冷眼斜过去,生生将对方吓得后退好几步,最后缩缩嘴出去了。
就在这世,一阵沉闷的鼓声传来。
好久没有敲响的鸣冤鼓被人敲响了。看書喇
姜棉把刚升起的一点好奇压下去,嘴角浮现出一丝狡黠,意有所指道:“还真是立竿见影呀。”
蔚承平点头,看着她美玉生晕的侧脸,挺俏的鼻头小巧白皙,长长的睫毛轻轻覆盖在潋滟的眸子上,整个人美的不可方物。
他不禁有些感慨,若是不熟悉姜棉的人看了,只会觉得这是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可他却明白,对方最宝贵的是一颗七窍玲珑心,还有嫉恶如仇的信念,和隐藏在心底的善良。
有时她还会别出心裁,想出一般人都想不到的主意,将棘手的事另辟蹊径就化解了。
这些特质,就像她的一层层面纱,每揭开一层都有不同的样子,令人神秘向往。
他忽然有种冲动,想看看姜棉那最后一层面纱之下,究竟是什么样子。
很快,晋王身边的侍卫来报,说有人报案,晋王有请二人旁听,陪同他升堂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