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短短几天如白驹过隙,孙爱国在这四合院的生活逐渐展开画卷,四合院众人的模样也愈发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
易中海,这个39岁的男人,正值壮年。此时的他,还未染上岁月的风霜侵蚀后的狡黠,也没有开始为自己的养老谋划那些小心思。
他就像四合院中的一股清流,为人和善,见人总是客客气气的,丝毫没有架子。在院里,他对孤寡老人聋老太太关怀备至,这种善良之举让他在院子里赢得了不错的名声。
只是谁也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变成什么样。
阎埠贵则是另一番光景。
他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天天守在四合院的大门前,那模样让人捉摸不透。
也不知是他家的日子实在艰难,还是杨大妈又有了身孕,生活压力大,总之他整天都在算计着些什么,那眉头似乎就没舒展过。
中院的何大清,现在的生活还算安稳,在轧钢厂踏踏实实地上班。
命运的转折点还未降临,他还没遇见那个让他生活天翻地覆的白寡妇,人也还没离开这个家。
他14岁的儿子傻柱,已经不再上学,而是在鸿宾楼当学徒,或许在那里,傻柱正在开启他别样的人生。
而他6岁的女儿何雨水,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小丫头,整天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隔壁贾家,贾张氏不过37岁,尚未发福,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更多是生活的痕迹。
17岁的贾东旭刚进轧钢厂当学徒,在易中海的考察范围内。他就像一颗等待打磨的原石,未来充满了变数。
后院的刘海中,是个身材肥胖的人。
他在轧钢厂的工资和易中海差不多,在这个56年八级工制度尚未实施的时期,两人都是中级工。
他有两个儿子,刘光齐和刘光天,至于老三刘光福,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孕育着,这个家庭也在平凡的日子中缓缓前行。
许富贵一家也有自己的故事。
许富贵在轧钢厂担任放映员,他的老婆在娄家当佣人。
他们12岁的儿子许大茂和孙爱国在一个班,同在一个教室学习。而聋老太太孤苦伶仃,好在有易中海时常照顾,两家人的关系也因此格外亲近。
这个周末,阳光透过四合院的缝隙洒在地上,孙爱国一家都在家中休息。
孙大江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看着电工方面的书籍,他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离成为高级电工仅一步之遥。孙爱国则在一旁辅导弟弟妹妹做作业,屋子里弥漫着温馨的氛围。
“爱国,还有20多天就要考试了,你准备得怎么样啦?”
母亲林文翠突然问道。
“妈,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保证能考进前三名。”
孙爱国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其实,原主的成绩就不错,再加上自己穿越过来后脑子更加灵光,他有十足的把握能考第一名呢。
这段时间,他已经开始自学五年级的内容了,毕竟这些知识他前世就学过,要不是怕引起别人的怀疑,他甚至觉得自己都能直接上初中了。
现在,他心里正在琢磨着,是上中专好呢,还是上大学好。
52年就已经有大学了,在这个年代,高学历可是包分配工作的,要是能有个好学历,以后找个不错的工作,多赚些钱,等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机会就更多了。
“老妈,我想跟您商量个事儿。”
孙爱国眨着眼睛看着母亲。
“啥事?”
母亲好奇地问道。
“我想跳级,老妈您认识人不?要是不行,找阎老师问问也行啊。”
“想都别想。”
林文翠立刻拒绝道,
“你还没学会走呢,就想跑啦?”
孙大江听到他们的对话,也来了兴趣:
“怎么突然想跳级了?”
孙爱国解释道:
“我都已经学会了啊!不信您考考我。”
他心里盘算着,小学还有两年呢,要是再不跳级,到了初中就不好跳了。
初中开始要学俄语,他以前可没学过,要是能早一年毕业也好啊。
要是家人和学校允许,他都想直接考初中呢,不过他也知道这恐怕不太现实。
孙大江听了,直接从儿子借来的书中翻出五年级的课本,给儿子出了语文、数学各十道题目。
仅仅过了十分钟,孙爱国就把题目做完了。
孙大江仔细检查了一遍,竟然全部正确。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跑到阎埠贵家,让阎埠贵也看了一下,结果还是一样,全部正确。
孙大江顺便向阎埠贵打听了一下跳级的事儿,阎埠贵说可以跳级,不过一次只能跳一级。
孙大江一咬牙,承诺给阎埠贵5斤棒子面和2瓶二锅头,阎埠贵拍着胸脯表示这事包在他身上。
几天后,红星小学校长办公室里,气氛有些严肃。
校长、孙爱国的班主任还有阎埠贵都在,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小小的身影上,那就是正在考试的孙爱国。
这次考的是五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校长事先就说了,只要两门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下学期孙爱国就可以直接上六年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孙爱国答题如行云流水。
一个小时后,他顺利完成了考试。语文成绩出来,99分,校长笑着说,作文扣1分是怕他骄傲,毕竟在上学的时候,作文得满分可是很少见的。
数学考试,孙爱国更是拿到了100分的好成绩。
“爱国啊!等暑假过完,下半年你就直接报名上六年级吧。这几天你就不用来学校了。陈老师,你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今年的优秀教师非你莫属啦!”
校长满脸笑容地说道。
这优秀教师的荣誉,可关系到涨工资和年终奖励呢。
阎埠贵因为推荐有功,也得到了5万块的奖励,两人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晚上,孙家一片欢腾。
母亲得知这个好消息,高兴得当场在孙爱国脸上亲了一口,还兴奋地说:
“明天给你们做红烧肉吃!”
父亲孙大江也格外高兴,吃饭的时候多喝了一杯酒。
弟弟妹妹看着哥哥,眼中满是羡慕,纷纷表示要向哥哥学习。
而在四合院的其他邻居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反应各不相同。
许富贵家里,许富贵恨铁不成钢地责备许大茂:
“你看看人家孙爱国,再看看你,你就不能学学人家?”
许大茂被说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何大清家,何大清也在教训傻柱:
“傻柱啊!你看看人家孙爱国多争气,你就知道整天在外面晃悠,你连小学都没毕业呢。你要是能有他一半用功,我也就省心了。”
傻柱低着头,不吭声。
阎埠贵家,阎埠贵对着阎解成唉声叹气:
“解成啊,你看看人家孙爱国,再看看你。多读书还是有用的啊,你就不能争点气?”
阎解成一脸委屈:
“爸,我也很难啊!我三天饿九顿,从来就没吃饱过,您让我怎么学习啊?”
杨大妈在一旁挺着肚子帮腔道:
“就是,你看你爸动动嘴皮子,就换来5万块,还有孙大江家答应的好处呢。”
刘海中家,刘海中可没那么多废话,直接拿起皮带,他的两个儿子刘光齐和刘光天吓得瑟瑟发抖,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贾家,贾张氏满脸不服气:
“哼!神气什么?我儿东旭可有厂长的潜质,以后肯定比他有出息。”
贾东旭倒是一脸平静,他心里想着,别人能行,自己也一定能行,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
易中海家,易中海看着妻子,不禁感慨道:
“哎!大江家的儿子真有出息啊,要是我有……”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易大妈双眼含泪地看着他,他只好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不过,别人家怎么样,孙爱国一家并不在意。
孙爱国现在满心期待着等弟弟妹妹放假后,一起回爷爷奶奶家。
孙大江的老家在农村,距离四九城大概二十几公里。
小时候,孙大江学习成绩优异,他的父亲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靠着这门手艺,一直供孙大江上到高级中学。
孙爱国的母亲林文翠和孙大江是同村人,林文翠的父亲林洪年轻时常年在外打仗,便将妻儿托付给了孙父。
孙大江和林文翠从小一起上学,长大后又一起在四九城上了高中。毕业后,两人一起进了娄氏钢铁厂。
因为有文化,孙大江学了电工,林文翠则在后勤工作。
解放后,林文翠又进了厂工会妇联。
孙大江在老家,父母都还健在,他还有个兄弟孙大河,29岁,在农村已经娶妻生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孙正东10岁,小儿子孙正南8岁。
孙大江还有个妹妹孙小英,26岁,嫁到隔壁村,也有一儿一女。
林文翠家中,母亲去世得早,只有父亲林洪。她的大哥是林文军,林文军娶妻后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林洪年轻时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加入过29军,在29军大刀队当过教头,后来因为对国民党的不作为感到失望,转而加入了八路军。
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后,他回到村里,现在担任东乡村村长。孙爱国这次回农村,还有一个重要的计划,那就是跟姥爷学武功。
在这个新中国刚成立的年代,社会还不够安定,不说暗藏的敌特分子,就是街头的混混流氓也不少,有个好身体,学些本事,最起码能有自保的能力。
更何况,这四合院以后还会有个“战神”傻柱,整天不是和这个起冲突,就是和那个打架,最惨的就是许大茂,现在就没少挨打。
第二天,林文翠做的红烧肉香气四溢,那诱人的香味在四合院里弥漫开来,惹得整个院子都热闹非凡,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日子就像流水一般,一天天地过去。虽然孙爱国不用去上学了,但每天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学成了他的日常。
至于做饭这种事,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前世作为孤儿的他,为了生活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再加上后世那些美食视频的熏陶,他做出来的饭菜味道那叫一个好,常常让弟弟妹妹吃得赞不绝口。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