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的神妙之处也让纣王意识到了一点,如果说殷商国运乃是护国之盾,那么此《封神演义》很可能就是此前所求的破敌之矛。
而想要激发《封神演义》的更多神妙之处,一则是积蓄国运,二则便是增强自己对国运的掌控,三则...纣王默默的看向了《封神演义》的最后一页的神像图形之上...
眼下之重,还是要搞清楚这“神像图形”究竟是因何出现,这所谓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同那“药师道人”之间,究竟又有怎样的关联?
虽然还有种种疑惑,但好处纣王也是实打实的感受到了。
“宝光道人。”
纣王心中忽然就出现了这个名号,下意识就起身站在了舆图之前,目光锁定在了北海城。
不知轰杀此贼道,是否能窥见一二机缘。
纣王一时心猿意马,甚至都想快马加班,亲自往北海一行,斩下此道首级,来验证一番。
奈何身为一国之君,为了国政安稳,尤其是此大劫之际,擅自外出乃是大忌。而且离了朝歌王宫,虽在殷商境内,但国运护身之效也会大打折扣。
眼下局势难得,可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导致满盘皆输。
况且北海有闻太师与黄飞虎在,那宝光道人终究难逃一死,也不急于这一时。
......jiqu.org 楼兰小说网
虽殷商之时,还未曾有“温故而知新”之言,但已有其理。
加之纣王新得灵宝认主,心中正是欢喜之际,便又忍不住翻瞧其中内容...上次因为云中子来朝,纣王所看正是“第五回,云中子进剑除妖”,今日再翻时,也正是此章回。
纣王也不挑,随缘就往下看。
起初纣王对此一章,也无甚在意之处,书中言说,云中子献了木剑,让纣王挂在分宫楼,曰三日内自有应验。
要说这云中子的道行果真了得,当日才挂上的剑,便直接见了成效。
话说那“纣王”去了寿仙宫,不见妲己接见,问时才知苏妲己沾染了暴疾,人事昏沉,卧榻不起。
书中“纣王”见那苏妲己面似金枝,唇如白纸,昏昏惨惨,气息微茫,恹恹若绝...一副要死的模样,当然不知是云中子的宝剑起了效果。
再加上苏妲己还有巧言蛊惑,言说是早晨送驾临轩,午时远迎大王,却在分宫楼前候驾时,猛抬头见一宝剑高悬,不觉惊出一身冷汗,故而得了危症。
也怪“纣王”已经被迷了心智,早无了往日英明,再一个他的心思也都吊在这苏美人的身上...否则见此异象,怎能想不到这苏美人便是隐匿于后宫之中的妖物?
可惜他一见苏妲己奄奄一息,二又听苏妲己蛊惑之言,竟然是将云中子进献之木剑焚之于火...木剑既焚,妖光复长。
然则今日再看此段,纣王却被本章回最后一言吊住了双目——,书中言曰:“看官,纣王不焚此宝剑,还是商家天下。只因焚了此剑,妖气绵固深宫,把纣王缠得颠倒错乱,荒废朝政,人离天怨,白白将天下失于西伯。此也是天意合该如此。”
前番看过,纣王也未曾细想,可今日再品,却察觉出了几分不同寻常。
“什么叫纣王不焚此宝剑,还是商家天下?”
然后再往前翻瞧,还有“倘若是镇压的这妖怪死了,可不保得成汤天下”此等言语。
难道说这“许仲琳”,认为“成汤当灭,周武当兴”,并非是绝对的定数?可偏偏最后还有一句“天意合该如此”,却叫纣王一时分不清其间因果。
还有那“看官”二字,这是说与谁言听?
念及此处,纣王将书合上,双手稍按颞区,心说:“或许那‘纣王’是否焚烧木剑,乃是变数...而此处之变,则会影响到最终商周胜负之定。”
但纣王心里也清楚,即便是书中之“纣王”没有焚烧木剑,且顺利镇杀的九尾妖狐...也一定会有别的变数再出现,而后将结局引至“周武代商”的定数之上。
就好似现在的自己,绝不可能因为自己躲过了“女娲宫”进香,化解了九尾狐俯身苏妲己入宫之事,就觉高枕无忧。
一旦有所懈怠,露出破绽,那些高高在上之圣尊,岂能放过良机?
但不论如何,这一句书也之言,还是增强了纣王一些信心,便是那《封神演义》之中的“纣王”都有数次机会,能够拨乱反正,保住成汤天下...难道自己还不如他?
多想无益,不过自寻烦恼,纣王暂且放下此念,与其纠结不见缥缈未知的未来,倒不如想想如何能够增强国运,这才是殷商之根基。
国运啊,国运!
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败坏起来也简单,可想要增强...那可就绝非动动口舌就能完成的。
尤其是如今的殷商,君主圣德,臣子忠廉,政令清明...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增强国运,就更加不容易。
所以纣王才为杨天佑的到来而感到高兴,兴修水利,防洪治灾,引渠灌溉,这些无一不是利国利民之政,只是水政之事,绝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好事变坏事,于国于民,都是灾劫。
依靠水政积蓄国运,不可能一蹴而就,多是细水长流。
为今之计,还是要另想办法。
正思索间,纣王忽瞧着被自己的合上的《封神演义》,心中念头一动...又将此书翻开,提起一页,以双手细细摩挲...
《封神演义》既已认纣王为主,自能心意相通,而后一道玄光乍现,遁入纣王识海之内。
一道玄之又玄的气息,在纣王的心头萦绕,而后他脑中便莫名出现一字,曰:纸!
嘶——
只是知晓名字,又有何用?
这念头才在心中起,便见《封神演义》金光大盛,纣王顿时心痒难耐,但同样心有灵犀,调取了一道国运之力汇入《封神演义》之中,而后神光反哺,一道名曰“造纸术”的秘术,便出现在了纣王的识海之中。
“哈哈哈哈哈——!”
御书房中,纣王纵声而笑。
好宝贝!
当真是好宝贝呐!
你究竟还有多少孤不知道的奥妙?!
“传司空。”
不多时,便有司空箕子入宫见驾,“臣拜见大王。”
“王叔免礼。”
王叔箕子是乃是先帝帝乙的弟弟,便是纣王的叔父,封地在箕,故称其为箕子...现下乃于朝中任司空,掌水土事。
前番杨天佑入朝,得封都水司大夫,正是在司空府麾下。
箕子对杨天佑的到来,也十分的高兴,毕竟他在水工之上建树平平,如今杨天佑一到,他便当即做了交接,让杨天佑全权掌管都水司,大小事务直接向大王禀报。他自己则专管土木之事。
箕子能看得出来大王对杨天佑的信任,而杨天佑的才干,也值得敬重,水政交给杨天佑总管,他也非常放心。
“坐。”
不只是御书房,即便是九间殿与龙德殿中,也都为各位朝臣预着座位,上朝时大家也基本都是坐着...除非是当日朝臣太多,大殿里坐不下的时候,才会提前将座位移走,大家排班而入,文武分边而立。
箕子与比干,皆是先帝的弟弟,才干都十分出众,先帝在时便对二人十分信重。先帝驾崩,帝辛继位之后,对他们同样屡屡委以重任。
去岁丞相商容告老,大王调整朝政时,便将他调任司空。
并且借鉴了他以往的一贯施政主张,初分八政而治国,曰: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
只是陛下也并非全权采纳,但也是借用了此八政之大框架,在不断的调整新政,如合并食与货为司农,掌管钱粮户籍;宾改曰礼,掌礼乐与外交诸事,文宣司设于齐下;师改曰兵,而后改司马,太师闻仲兼任,执兵事;又增添一部为司士,掌朝廷官员政绩考核与俸禄发放。
这些都只是初略的划分,为了保证效率,大王还在进一步分化,以及明确各部司的职权划分。
不得不说,才一年的光景,这些新政改革,便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施政效率更是远超以往。
身为殷商王族,箕子见大商国运昌隆,当然也与有荣焉。
此刻入宫面见大王,他心中也有所期待,他都来不及落座,便向大王询问道,“不知大王急召臣入宫,可是有事吩咐?”
同比干一样,这位王叔也是个醉心于政务的,恨不得住在官署之内,埋首于案牍之中。
也是当初在朝堂之上,见过那梅伯摇摇欲坠的模样之后,纣王便下令让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强制休息,且每日最多办公五个时辰。
可惜,肯听话的不多...他们甚至阳奉阴违,时辰到了假装回府休息,实际上把公牍带回府继续理政。纣王对这些“鞠躬尽瘁”的老臣,也是又爱又恨,且无可奈何。
他又不能时时盯着看?
不过眼下这个隐患,还是消除了些,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神像虚影在,便能调动国运,来调理这些老臣们的身体。
此刻纣王见王叔箕子还不知道自己召他入宫的来意,便跃跃欲试的样子,便也不卖关子,“孤偶得一术,不知真假,故召王叔前来,调几位能工巧匠入宫,验证一番。”
嗯?
才听此言,箕子下意识就没往好处想...心说,本以为是政务要事,没想到竟是“奇技淫巧”...念及此处,一时心中难免有些失意。
但他毕竟不是梅伯,还不至于大王一句话,就开口劝谏。
况且陛下圣明仁德,偶尔放松一下,也是常情。
来都来了,不如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