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觉得昨晚不正常,蔡氏竟带她住在自已屋里。
蔡氏有理由,冬季取暖的花销太大,能省就省点,昨晚就省下了书剑那屋的取暖钱。
无怪蔡氏这么说,这时的取暖设施只有一样东西,将取暖铜壶灌满热水摆在屋里的各个角落,通过铜壶散热来取暖。
这些铜壶制作得非常精美,陈恪与林韵宁的那间屋里就有铜娃娃、铜鱼、铜元宝等各式精美铜壶。
这是有钱人家的取暖方式,一间屋里安置几个铜壶取暖,但能否保证热水随时更换,是豪门才有的能力。
可麦园不是豪门,蔡氏决定省钱,让书剑睡在她的屋里,理由十分充分。
可书剑不自在,她一人独床习惯了,虽接受蔡氏的安排却觉得不正常,麦园虽不是豪门,但这点热水钱还是有的。
她不知蔡氏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带着疑问一早起床,来到院内发现第二件不正常的事,林韵宁竟没起来练功。
这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林韵宁竟连续两天早晨没起来练功。
昨天早晨她理解,林韵宁喝醉了。
可今早没起床练功她就不理解了。
书剑觉得不正常,急急忙忙地走进主屋,进门就听陈恪的声音传来,“昨晚你保证不动手的,怎么咬我?”
听这话书剑一惊。
再听林韵宁的声音传来,“你把我弄痛了。”
听这话书剑更惊,撩开珠帘走进里屋,隔着床幔看见两道影影乎乎的身影抱在一起。
见到这一幕书剑的脸红了,正要转身离去,听林韵宁的声音传来,“书剑、我不喊你不要打扰我俩。”
林韵宁的声音很奇怪,带着一股娇气、又含着一道羞涩、一道喜悦......这道声音很复杂。
书剑没法明确其中的意味,答应一声往外走去,却听陈恪说道:“我还要去书院讲学...”
随即被林韵宁打断,“去什么去?在家老实待着。”
林韵宁还是这么霸道,可语气却没以往的硬气,竟带着一股撒娇的味道,让书剑升起一股冲动,很想冲过去掀开床幔仔细看看林韵宁的神态。
她觉得自家小娘子肯定被人替换了,与陈恪抱在一起的不是林韵宁。
这股冲动升起,随即被她强行压下去,大步走出屋去,找到蔡氏说了屋里的情况。
她想获得蔡氏的支持,两人一起冲进屋去拯救小娘子。
可蔡氏却笑道:“很正常,等你成亲之后就知道了。”
听到这话书剑一怔,成亲这事她没想过。
然后仔细想想,放下这事练功去了。
她放心了,蔡氏觉得正常,她就没必要觉得反常,只管专心练功就是。
书剑安静了,可张孜来了,李祯找陈恪进宫议事。
律军于前日凌晨突袭黑水城,被张亢击退,又被曹俨伏击。
正在两军激战时突然刮起狂风,风向正对律军铁骑,将数万兵马吹得睁不开眼、骑不住马。
曹俨趁机发起全面进攻,律军大败,死伤三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逃走数千人。
这场大捷让李祯开心,但有个问题让他烦恼,曹俨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律国雄鹰王的尸体。
得到这个消息李祯有点懵,兴律两国虽然战事不断,却没损耗双方的皇亲贵戚,这次竟把律国的皇子给干掉了,这事有点大。
李祯担心两国发生全面战争,询问陈恪是否做好准备?
而陈恪回道:“黑水城本是我国领土,律军突袭已失去道义,雄鹰王被杀更是脸上无光。”
“所以我们不知道,他们也就不知道,这事不再提起,请皇上安排一名官员前去与律乙辛交涉即可。”
他不认为律国因此会发动全面战争,推断道:“从律军突袭秦关城,到前日突袭黑水城的种种迹象看,律帝好似受到某些人的蛊惑。”
他说话讲艺术,不会直接揭开底牌。
而李祯两眼一亮,低声说道:“律帝身边有阴谋组织的人?”
见他轻轻点头,李祯就在殿内来回踱步。
走了两圈,站在陈恪面前低声说道:“应该是个和尚,以神仙法术迷惑律帝,让律帝以为突袭秦关城后一定拿下安定城。”
李祯混淆了神仙体系,神仙法术是道家的,与佛门没关系,但他不在意这一点,继续说道:“安定城大败让他们无法自圆其说了,于是诬陷你是蛇妖,以此来解脱自已。”
他明白了,可还有一事不解,疑问:“为何是蛇妖?”
陈恪给他解惑,“臣在辩论中提到了蛇。”
李祯想起这事,笑道:“这就对了。”
然后继续说道:“他们用这件事来继续蒙骗律帝,如攻占黑水城,就证明他们说对了,得到律帝的继续信任...”
说到这李祯顿住,沉吟一下突然说道:“他们已失去律帝的信任,加上谋刺失败,律帝会在第一时间清理他们,还会将雄鹰王的死因落在他们的头上。”
通过这番言论李祯彻底明白了,再次来回走动起来,然后停下双脚,站在陈恪面前低声问道:“那片失地...”
他想趁机夺回北方失地。
而陈恪低声回道:“不是时候。律国铁骑暂无克制之法,对我军的攻击十分不利。”
他说了实话,在两军武器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多是步兵的兴军只适合防守。
李祯明白这个道理,轻轻点点头,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奏折递给他,郑重说道:“范仲淹上书,提出解决‘三冗’之策......”
听李祯说话,陈恪接过奏折低头看去,他知道,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两个世界而有所改变。
两个世界在这一点是相同的,大兴王朝为鼓励文风,创造出光辉灿烂的金榜题名,然后就要面临“冗官”的问题了。
针对这个问题,范仲淹的解决之策还是先向冗官开刀。
对此策陈恪绝对反对,范仲淹想改革的心是好的,但第一刀砍向“冗官”却是极大的错误。
改革之初就陷入到内部的争斗中,这场改革必然失败。
陈恪的想法与范仲俺不同,这些“冗官”都是知识分子,解决冗官的问题不应简单地实施裁撤。
他有自已的办法,官员可以再学习,大兴王朝需要行政、军事、金融、工业、农业、商业等各类官员,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官府只设到县一级,管理漏洞极大。
听他介绍新型官员的职责,李祯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按陈恪的说话,朝廷里的官员不仅不多,还严重不足。
因为“冗官”的问题出在官员岗位太少太单一的问题上,与人数无关。
得出这个结论李祯高兴。
他想解决“三冗”问题,但对抡起大刀狂劈猛砍的方式却有抵触,而陈恪的方式和风细雨,还解决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李祯自然接受。
“冗官”是个硬骨头,解决这个问题“冗政”问题就一并解决了,下面就要考虑“冗兵”问题了。
对这个问题陈恪还是有办法,军垦的方式非常不错。
这是最好的办法,军队不同于普通百姓,一声令下立刻开拔,再让他们带着老婆孩子去,给一块地安家,积极性会更高。
这是人性问题。
人们喜欢繁华地带,更喜欢捡现成的,住在兴京府、江宁府这些繁华地区也容易生存。
这种心理让人口大量集中在少数都市内,而那些偏远的地区没人愿去。
但军垦就不一样,以集体的方式走进偏远地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
而朝廷的大力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就会让这份顾虑彻底消失。
陈恪举出一个例子,像崖州这样的地区,可安排十余万大军进入开垦。
他说的比较保守,可听到这个数字却让李祯的双眼发出星光,他只有一百多万军队,陈恪一句话就解决了十分之一的“冗兵”。
这个办法十分稳妥,不仅解决了“冗兵”问题,还强化了对偏远地方的管理。
李祯对这个建议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