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申遗代表叫申景彬?(求鲜花、评价票)

听着对面来自高国的申报人,滔滔不绝的陈述着申报火炕的缘由和各种佐证。

江夏也认真看着自己手中的中文资料。

边看边勾画,同时在拿起笔写了一些东西。

做完这一切后,身子往后一仰,他用带些戏谑的眼神看着对方表演。

终于,高国的代表用了接近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陈述。

看着身边那些来自别国的评审专家点头认同的样子。

江夏伸手掏了掏耳朵,嘴巴撇了一撇。

就你们这些国史加起来都抵不上华夏一页厚重的评委。

在这里人云亦云个什么劲。

你们知道什么是火炕吗?你们睡过吗?有没有追溯过真正的来源和发展轨迹。

点头?不懂装懂的样子真让人想抽一鞋底子。

而至于刚刚这个乱七糟讲了一大堆的高国代表。

江夏看他就像看一只猴子。

还是一只未开化的猴子。

偷偷偷,偷到主人家里来了。

“下面,请各位评委进行投票,票数过/,申报成功,但反对者可提出反对证据,若证据真实有力,可再次投票表决。”

听到耳机里的同声传译说出这句话后,江夏用眼睛的余光往旁边瞟了瞟,看到几乎所有的外国专家都举起了手。

票数,肯定是过/了。

不过,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两个人没有举手。

其中一个,也是个外国人,肤色很黑,眼睛炯炯有神。

看了一眼他的铭牌后,江夏笑了笑,如他所料,是华夏的铁哥们了。

不过,对于这位老哥们,他没抱什么期待,毕竟,他对华夏的历史文化肯定不怎么熟悉。

不投票,也仅仅是因为情谊罢了。

所以他真正有所期待的,是那个铭牌上写了【华夏民俗史教授陆博衍】的老者。

既然是研究民俗史的,那对这个问题,肯定有所涉猎,相信他能够提出强有力的证据。

而且,看他的名字,江夏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因为,他俩的名字,都来自于《楚辞》。

江夏的名字出于《楚辞》中的“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而这位陆教授名字中的“博衍”二字则出自《楚辞》中的“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晋乃逝以徘徊。”

这就是华夏人的底蕴。

而反观那个高国代表的铭牌,上书三个大字“申景彬”。

江夏感觉自己都要被笑死了。

怪不得你国要派你来做这个申报代表,实在申报不上,被别人反驳的话,你还可以掏出自己的病例嘛。

个人抽风行为,与国家无关。

留有后手,好样的!

回到场内,评审会主持人看到有三个没举手。

询问了一句,是否有反对意见,可以举证反驳。

本来以为陆教授要率先发难,没想到那位黑哥们先开口了。

“我反对高国的申报,我曾在华夏旅居多年,也曾在华夏东北地区住过火炕。”

“据他们讲,他们祖祖辈辈就开始盘筑和使用火炕了。”

“众所周知,华夏的历史远长于高国,所以,我认为,火炕是从华夏传到高国的。”

“因此,我反对。”

这位老兄的这番话说完后,江夏就知道,对于结果的影响应该不大。

但他还是内心有些感动,毕竟,能在这样的场合顶着压力发声,已经能代表很多了。

果然,评审会主席面带笑容的摇了摇头。

“尊敬的马丁教授,我们理解你对华夏文化的热爱,但反对是需要提出历史文献或者实物佐证资料的。”

“以历史长短来下论断,不太严谨,也不客观。”

“所以,反对无效。”

“未必!”

就在评审会主席话音刚落的瞬间,陆教授开口了。

他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保温杯,目光淡然的说了一句。

举起手中的资料,上面显示的是一处图片。

“这是你们所谓的火炕构造,你们说内屋燃烧柴火加热是你们首创。”

“滑天下之大稽”,陆教授边说边用力的挥动手中的资料,言语之间有些激动。

紧接着,他从手中拿出了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插画。

画中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人,拿着一个火盆正在往一张床榻之下放置。

陆教授把图片举起,声音亢奋的说道。

“看到没有,这张图片,出自华夏汉代时期,与你火炕原理无异。”

“你国之火炕,根本就是对我华夏的改良!”

听到这里,江夏本来很放松的心情忽然就凝重了起来。

看来,这位教授,准备的并不充分啊。

这张图片,还真说明不了什么。

而且。

容易被对方钻空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