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侄子,别紧张,反正我那几个二哥都没来!

嬴政发现,对比起大秦来说,后世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能用雷电之力驱动的工具,也有奔腾在直道上的各式各样的铁皮车辆。

甚至于他还看见过天上飞的机械大鸟。

连带着那一栋栋高耸而立的大楼。

说实话,若非已经知晓这是两千多年后的时代,他真的会以为这里是仙境呢!

“政哥,纸可是好东西。”

自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慢慢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而也就是自此开始,纸这种东西便成了承载华夏文明的重要之物了。

顾渊顺势坐在嬴政对面,随口便说起了关于纸的好处。

想到如今大秦还在使用繁重复杂的竹简,嬴政在看到纸的时候便清楚,一旦纸张推行开来,竹简这种东西必然会被瞬间替代。

若是他大秦的文吏都开始使用纸张的话,整个大秦处理事务的效率,必然会更为迅捷。

“说起来,造纸术并不难,我等会便给你找找有关资料!”

随口朝着嬴政说了一句,顾渊跟着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有了纸,政哥你就可以推行科举制度了!”

顾渊想着现如今的大秦,应该还是以军功授爵为主,人才相互举荐的制度来挑选官员后,随口便将科举制说了出来。

“什么是科举制度?”嬴政下意识发问。

“科举制,就是通过朝廷举行的考试,然后选拔官员的制度!”

“大秦现如今只是依靠军功授爵,人才举荐,这样的制度多少有些落后!”

嬴政点了点头,但随即忍不住开口道。

“军功制,是我大秦的根本!”

虽然顾渊只是刚刚提出科举制,但嬴政凭借着敏锐的意识,一瞬间便知晓了科举制度的好处。

只是,他有些担心,科举制会不会影响到大秦的军功制。

而一旦军功制出现危机,那对于大秦来说,将是动摇国本的事。

“政哥不用担心,科举制,影响不到军功制的,甚至于科举制直至现在,都依然存在!”

不管是古代的科举选官,还是现代的公务员,都是以科举制为基础的选拔。

科举制,从出现的那一刻,注定会成为社会的主流。

“所谓的科举制,就是将全国的人才聚集起来,从县级到郡城、再到咸阳都城、举行一场场朝廷为主的选拔考试。

这种选拔方式,也可以结合大秦的情况,分多个类别。”

“比如,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制造方面,学术方面,经商方面……”

“如此,大秦便可以快速的收拢在野的人才,也能给那些投效无门的士子一个为大秦效力的机会!”

“而考试,也能测试出一个人才的真实水平,省的有人滥竽充数!”

……

顾渊说的很是仔细,边上的嬴政眼神都跟着亮了!

大秦现如今缺的是什么,缺的便是能够快速补充到天下各地的官吏。

虽说现在天下一统,但因为大秦的官员太少,似六国的部分旧地,甚至于都不是大秦的官员在管理。

而若是推行了科举制,只需短短几年,秦吏便能彻底铺开在大秦各地。

如此,何愁大秦不稳。

嬴政的眼神亮了,在顾渊说完后,忍不住起身便朝着对方拱手拜了一礼。

此礼,乃是师之礼。

“顾小弟一言,与我大秦,可谓良药矣!”

嬴政的态度很是郑重,看到这一幕的顾渊,则是连忙摆了摆手。

“只是说到造纸术突然想到的,政哥不必客气!”

“大明和大唐,现如今都在施行科举制,当然,他们两朝的具体情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他微微侧了侧身,终究是没承受这一礼。

科举制这事,凭借始皇帝自己的能力,迟早是能自己发觉的。

他说出来,也只是借着先辈,拾人牙慧罢了!

虽说是提点了大秦,但他还是不想受这样一礼。

嬴政倒也没在意,只是点了点头,随即便就科举制的问题,又开始询问起了顾渊。

“政哥,想要推行科举制,首先便是普及书籍,让天下百姓能读得起书,这其中造纸术便是关键了!”

“我之后再整理一些活字印刷术之类的,到时候给扶苏送过去!”

……

两人这边正说着,一边通向大明另一个时空的淡蓝色光圈内,这功夫突然间有了动静。

听到声音,顾渊和嬴政下意识转头。

视线之内,以朱元璋为首的大明众人,紧跟着便一个个走了回来。

当先的是朱元璋,其次便是之前熟悉的一个个人影。

直至最后,出现的是一位身着戎甲年轻汉子,对方看起来不到三十的年纪。

只是看到那张脸,顾渊瞬间便明白对面是大明的什么时期了。

宣德皇帝-朱瞻基。

这么说,对面是宣德时空了!

顾渊打量着宣德皇帝的功夫,后者正抬头朝着四周好奇的打量着。

直至边上的洪熙朱瞻基朝着他腰间捅了捅。

“瞻基,见过顾先生!”

回过神的朱瞻基连忙朝着顾渊拱手施了一礼,紧跟着又好奇的打量了一眼顾渊边上的嬴政。

听老爹他们说,这边还有始皇帝和唐太宗。

这位,不知道是?

“那是始皇帝!”洪熙朱瞻基小声提醒。

“大明皇帝,朱瞻基见过始皇!”

见着朱瞻基施礼,顾渊和嬴政跟着朝着对方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这功夫,一边的朱元璋有些疑惑的朝着沙发上看了一眼。

“李世民呢?”

“先回去了!”顾渊随口回应。

这功夫,知晓了李世民已经先一步走了,朱元璋倒是有些客气,有些问题他还想跟这位大唐太宗探讨探讨呢!

可惜,只能等下一次了。

客厅之内,一众大明之人又重新坐了下来,第一次来到后世的宣德皇帝明显有些紧张。

堂堂宣德朝的大明皇帝,夹在一众大明皇帝之间,竟然显得有些楚楚可怜。

当然,关于对方已经杀了朱高煦的事,这功夫一众大明之人都显得有些沉默。

倒是一边的青年朱高燧,有些不嫌事大的开了声玩笑。

“大侄子,别紧张,反正我那几个二哥都没来!”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