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哪个张定边?

屯田汉人百姓被欺凌杀害,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朱棡的军事进展太快,打下来的土地没有进行细致的管理,也没有对旧有的权贵进行清理。

以至于这里的人普遍怀着鬼胎。

对于屯田汉人百姓被杀害之事,各部族基本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让我们查凶手?对不起,无能为力。

你们自己查?

呵呵,语言都不通你们查什么?

因为没有上面的命令,屯田所也是干生气没办法。

当朱棡的命令传过来之后,各主要屯田所的军队,顿时就兴奋了。

迅速出动兵马展开行动。

案发现场为中心,方圆十里鸡犬不留。

屯田所的百姓也纷纷拿起了农具,配合军队的行动。

还是那句话,目前迁徙过来的百姓都是流犯。

说白了都是犯过大事儿的,大部分都是手上沾过血的。

这些人可没有一个是善茬。

之前只是被压制,现在得到了朱棡的许可又有了军队支持,他们马上就化身成了最凶狠的豺狼。

在展开报复的时候,他们也是最积极最凶狠的。

汉人如此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不出意外引起了本地人的不满。

有本地首领带着人马前来阻止,然后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摩擦,有的干脆直接展开了交战。

摩擦的结果,自然是明军胜多负少。

然而这还不算结束,反而是刚刚开始。

如果明军吃亏,那吃了亏的明军自然不甘心,立即向上面摇人。

很快就有军队过来进行大规模报复。

这次不光是杀几个人那么简单,而是将动手的部落首领整个消灭。

如果是部落一方吃了亏,明军依然不会善罢甘休。

敢动手那就别想着全身而退。

照样摇人过来,对这个部落展开清算。

说白了,大明就是要通过这次行动,树立大明的威信。

同时也给地方部族势力换换血。

为此,朱棡特意暂缓了对察合台汗国的军事行动,全力稳固已经占领的区域。

对于大明占领区域的骚乱,黑的儿火者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边征召更多的军队,准备防守朱棡的下一次进攻。

一边派出间谍,去联络策反大明占领区的部落首领,让他们站起来反抗。

对于黑的儿火者的小动作,朱棡是看在眼里的。

对此他并没有采取什么特别行动。

“让他去联络好了,最好将有异心的人全都勾出来,一并收拾了。”

杨荣看着地图,说道:“大王,我以为咱们应该提前收缩兵力,应对接下来的混乱。”

朱棡赞许的道:“能提前看到这一步,不错。”

现在大明毕竟是外来者,兵力有限。

如果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在各地驻守,反而会被各个击破。

最好的办法,是放弃那些不必要的城池,将兵力收缩在一处。

收缩兵力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正所谓,先收回拳头,打人才更疼。

随着朱棡命令的下达,各地以屯田所为中心收缩兵力,不在轻易出战。

西域那些部落不知道啊,还以为明军怕了,更加的嚣张。

也有更多观望的部落跳出来,反对大明的统治。

一时间,整个西域都掀起了反大明的浪潮,大明的屯田所就成了汪洋中的孤岛。

身在喀什噶尔的黑的儿火者,别的多兴奋了。

他觉得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反攻回去了。

正面击败晋王朱棡,这是多么辉煌的战绩啊,想想他都觉得激动。

不过他还是有基本理智的,目前大明一统天下已成必然,自己不可能逆转大势。

等击败朱棡之后,就趁机向大明称臣纳贡。

大明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想来会接受这个条件的。

然而,他计划的虽好,可局势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他的掌控。

所有来大明屯田所找事儿的部落,无不被打的丢盔弃甲,甚至有几家直接被全歼。

上到部落首领,下到官僚权贵,几乎被一锅端。

慢慢的,也就没人敢真的来捋大明虎须了。

不少部落,反而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邻居。

我觉得你家的羊挺肥的,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我觉得你家的地有点多,我帮你种一点。

我觉得你媳妇挺漂亮的,想帮你……

西域本就脆弱的秩序被彻底打破,陷入了全面混乱。

各个部落开始互相厮杀,最初的目的已经没人在乎了。

反而是大明的屯田所,变得非常安全。

基本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过来找刺激。

这个变化,让黑的儿火者目瞪口呆,然后跳脚痛骂。

朱棡却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说道:

“西域本就族群众多,之前有察合台汗国压制,各部尚且纷争不断。”

“现在没人管他们了,乱起来在意料之中。”

杨荣敬佩不已,朱棡真的是将一切都算计到了,自己要学的还多啊。

此时他也更加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来西域。

若是去了东海舰队,或许可以靠着灭亡日本的功劳,捞一个爵位。

可这辈子也就止步于此了。

只有来了西域才知道,原来世界还可以如此精彩。

-----------------

这种乱局持续了两三个月,大部落吃的脑满肠肥。

与之相反的是,小部落就凄惨了,子女财物被抢、土地被抢,甚至整个部落都被兼并。

这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有个人站出来,为大家主持公道。

不自觉的,大家的目光就看向了大明屯田所。

啥?你说之前大明残暴,屠杀各部百姓?

胡说八道,那分明是有人谋害大明子民,大明军队是为了保护百姓才这么做的。

要不是有人谋害汉人,大明军队怎么可能会杀人?

他们买东西都是付钱的。

你见过哪支军队买东西付钱的?

为了保护百姓,不惜掀起战争,这样的势力难道不更值得效忠吗?

啥,你说当初我们为啥要站出来反对?

别冤枉人,我们那是被裹挟了。

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改变了对大明的看法。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间谍的身影。

西州畏兀儿人阿力木江,他可是坚定的大明支持者。

之后也一直带领自己的部下,追随朱棡的脚步。

不过朱棡并没有让他上战场。

这样的人才,就适合当翻译、带路党,同时也是最好的间谍。

朱棡给他的命令就是,利用身份打入各部,收集各部情报,同时也引导各部向大明靠拢。

西域越乱,阿力木江他们的工作就越好做。

很多小部落,在他们的游说下开始投向大明一方。

当这种部落多了,西域的舆论风向就开始变了。

大家都在期盼,大明作为天朝上国能站出来终结混乱,还西域一个太平。

看着桌子上的请愿书,朱棡问道:“你觉得,我们该何时动手?”

杨荣自信的道:“还不够,他们还不够惨,再熬一熬他们为好。”

朱棡摇摇头,说道:“你的目光还是太窄,只考虑到了眼前,没有考虑到全局。”

“从西域一地来看,熬一熬他们确实更好。”

“可拖的越久,黑的儿火者能积蓄的力量也就越多,后面打他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必须要一鼓作气将其歼灭,然后在回过头收拾烂摊子也不迟。”

“且从整个安西大局来看,我们也必须要尽快稳定西域局势。”

“毕竟,留给我的时间也不多了。”

杨荣恍然大悟,碎叶川那边,晋王必须要尽快去接手。

所以必须要尽快结束混乱,然后集中力量消灭察合台残余势力,打通前往碎叶川的道路。

果然,自己看的还是太窄,考虑的太少。

“谢大王指点,属下明白了。”

但大明赶时间并不意味着就要妥协,就要对当地势力做出让步。

恰恰相反,越是想省事,就越要行雷霆手段。

将所有人都打怕了,自然就稳定了。

只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那会儿大明还不知道具体的敌人是谁,无法做出针对性措施。

胡乱出兵的下场,就是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现在就简单了,谁强就打谁,谁不肯跪下就打谁。

那些爱好和平的、中小型的部落,成了大明的支持者。

朱棡一声令下,屯田所里的大军出动,开始攻击离自己最近的大型部落。

有本地部落提供情报和粮草,大明军队势如破竹,各地动乱之源纷纷被消灭。

又三个月后,大明占领区域的动乱彻底平息。

数十个大部落成为历史,十余万人成为动荡的牺牲品。

明军用尸体,在各地堆起京观,以震慑当地不臣之人。

随着一个个强大不可一世的部落,被摧枯拉朽般毁灭,西域各部族也重新拾起了对汉人的敬畏。

紧接着,朱棡颁布了全新的规则。

非常简单,就一句话:各部族不得相互征伐,违令者灭族。

这么霸道的命令,并没有引起各部族的反感,反而让他们觉得本就应该如此。

我们当初支持大明,不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吗。

八月份,稳定了后方的朱棡再次集结大军,向黑的儿火者的老巢喀什噶尔发起了进攻。

决定西域归属的最终决战,终于展开。

整个西域各部族都在关注着这一战,是大明获胜汉人重回西域,还是察合台汗国绝地翻盘。

这一仗,将揭晓最终答案。

-----------------

与此同时,大明内部的变革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前面近二十年的变革经验,在这一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此大的变革,大明从上到下都处之泰然。

先是中枢机构调整,然后省、府(州)、县……一级一级的改。

围绕事儿建立的衙门,建立之初就让官民都感受到了便利。

从官吏的角度来看,大家都清楚自己具体做什么工作,更加有目的性。

而且只需负责自己那一摊就可以了,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压力也减轻了。

处理事情的效率,自然也就提上来了。

对于百姓来说,遇到事情知道找谁负责了,不用再和以前那般到处求人。

遇到人浮于事的官吏,也有地方去投诉了。

可以去衙门找本地主官进行投诉,也可以去都察院投诉。

如果这俩部门都不管,还能去锦衣卫衙门投诉。

甚至去锦衣卫投诉的效果,往往比去都察院还要好。

当然,机构变多确实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可总体来说效率确实变高了。

效率,才是这个变革带来的最大变化。

变革带来的另一个直观好处,就是之前一直推行不顺利的国家计划,突然就顺畅了起来。

各地的反馈都非常不错。

朱雄英高兴的道:“围绕事儿建设衙门机构,果然是正确的。”

“这才只是开始,等革新完成效率会更高。”

事实最能说服人,之前包括七学士在内,其实对围绕事儿的说法,是存有一定疑虑的。

之所以同意,那是陈景恪威望够高,再加上皇家的支持。

现在事实摆在面前,所有质疑声都消失了。

安平侯依然是那个安平侯,永远正确。

确定变革思路是正确的,大家对变革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对‘管事’‘管人’的概念,也就更加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相关理论被拿出来。

只是这些理论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去验证。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的思想开始转变,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陈景恪思想的正确性,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学派对大同思想的重视程度。

有一说一,以前他们重视大同思想,是形势所逼。

其中的很多思想,并不为大众所接受。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原来不是安平侯错了,是我们见识太短浅。

当这些学者开始正视并接受大同思想,他们融入这个框架的阻碍也彻底消失了。

大同思想的完善,以及对传统思想的革新工作,陡然加快了许多。

陈景恪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关于这次的官制变革,他也有些忐忑。

一个不好,那可是会造成国家动荡的。

所幸,结果还不错。

事实再一次证明,他的想法加上这个时代的精英的完善,是可以开创一个与前世不同的世界的。

一个独属于这个世界的新世界。

就在陈景恪踌躇满志的时候,杜同礼一脸便秘的找了过来:

“侯爷,您猜我发现了什么。”

陈景恪无语的道:“你都这表情了,还有心思开玩笑呐?”

杜同礼苦笑道:“我这不是苦中作乐吗……不过这事儿您绝对猜不到。”

陈景恪好奇的道:“到底什么事儿,让你这副表情。”

杜同礼没有再卖关子,一副蛋疼的模样说道:

“张定边,他主动联系我们锦衣卫了。”

陈景恪惊讶的提高声音,说道:“谁?哪个张定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