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情绪波动。
萧御又一次让她失望。
李琅华眼底笑意更深。
萧御清高,李姝敏感,他们两个,註定不会在一起。
「如此看来,倒是本王多管闲事了。」
李琅华话锋一转,说起朝政,道:非凡小说网
非凡小说网
李琅华轻咳一声,道:「本王瞧着小姝新政很好,你们若无意义,便叫御史大夫拟了章程,今日便开始执行罢。」
李琅华懒洋洋说完话,便发觉殿内的世家们面色极为难看,有几个心思浅的情绪颇为外露,咬牙切齿,仿佛随时都会上前将李姝撕碎一般。
李琅华有些意外。
虽说李姝此举损害世家利益,但她将新政改了又改,每一处都考虑到,每一处也都安置到,世家们纵然不满,也不会这般怨恨她。
李琅华想了片刻,很快想明白原因——
萧御乃世家翘楚,无数世家心中的完美世家子,然而这样谪仙般的一个人,却在早年被李姝所骗,与李姝有过一段情,如同晶莹剔透的白玉有了瑕疵,让人深感惋惜,甚至耻辱。
好在萧御与李姝早已分开,这件事旁人不提,世家们只当没发生过,躲瘟疫似的嫌弃着萧御与李姝的往事。
偏今日他当着众人的面说起旧事,如同一个响亮巴掌拍在世家脸上,明明白白告诉他们,他们心中敬若神祇的萧御,喜欢过他们恨之入骨的声名狼藉女人。
世家们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上了年纪的,尚能勉强压住自己心里的无名怒火,但年轻气盛的,却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萧御刚才的那句话不曾与李姝划清界限,更让他们火冒三丈。
「察举制乃当朝太/祖所制,如今长公主与楚王想废除察举制,此举置太/祖皇帝于何地?」
年少的世家子眼里几乎能喷出火,直搬出太、祖皇帝来压李姝,道:「需知大夏乃太/祖皇帝所立!」
此话虽带了十分的火气,但也颇为犀利,直指李姝李郎华身为后人没有资格置喙太/祖皇帝,若李姝执意推行新政,便是大不孝,更是大逆不道。
太/祖/祖/训有言,天子大逆不道,太后可联合宗亲百官废除天子,另立新君。
一朝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名不正言不顺摄政的长公主?
世家们仿佛看到胜利曙光,忙不迭附和他的话,齐齐向萧御看去。
太/祖皇帝一旦搬出来,任凭李姝李郎华巧舌如簧也无法撼动分毫,接下来,只需百官之首的丞相萧御一锤定音,李姝妄图改制的闹剧便能就此揭过。
世家们懂这个道理,李姝自然也明白。
讲真,她觉得萧御肯定不会让她推行新政,不仅不会,还会冷声说她祸乱朝纲——他是世家之首的兰陵萧逸之,他和她的结局,从一开始就註定了。
针锋相对,不死不休。
尽管那年雪夜,萧御锦帕带香,如一束暖光照进她晦暗无光的人生。
李姝笑了笑,翘着手指轻拂鬂间璎珞。
是时候了,她终究要走这一步。
「萧相——」
「殿下——」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萧御与她一同发声,她不免有些意外,笑了笑,挑眉看着萧御,萧御平静立着,眉眼淡然,如随时都会御风而起的谪仙。
她看着萧御,萧御也看着她,同时开口,又同时沉默,大殿跟着静了一瞬。
说不紧张是假的,但她早就明白,她不该对萧御有任何期待,所以在上朝之前,她已想好退路——给予世家嫡子一定优待。
凡有品阶的朝臣,皆可举荐一个后人,让他们不用与普通士子一样从头开始考试,可跳过乡试,直接入太学读书,是为官生,又为萌监。
太学是大夏官员储备站,凡入选之人,在经过五经策试后,可补掌故、太子舍人或郎中。
掌故是太常属官,掌管礼乐制度,太子舍人是太子贴身侍从,郎中则是三公九卿必经之路。
这三种官职可谓是前途光明,很多才干一般的世家子弟纵然由家族察举入仕,也未必能到达这个位置。
这是对世家子弟的又一次分而治之——似萧御这种惊才绝艷的世家子太少太少,平庸者才是多数,略给他们一些甜头,他们便会抛弃世家大族利益。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由此晋升,仍旧把持朝政,李姝也想好了对策,只要新政推广开来,这三个官职在她那里便是一个摆设。
想到此处,李姝放了心,纵然萧御与她政见不同,也未必能阻止她的新政。
李姝这般想着,正欲开口说话,忽听一旁李郎华笑吟吟问道:「萧相有何高见?」
李郎华向来话多,今日更显聒噪,李姝以为事关大夏改制,并未放在心上,然余光扫过李郎华,却见他勾人桃花眼不见往日潋滟撩人,转眸流盼间,阴鸷与威胁赤裸裸。
但那只是一瞬,再去看他,他仍与平常没甚么两样,亮晶晶的桃花眸,举止轻浮却又缱绻万千,多情又薄情。
李姝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李郎华对萧御的敌意,似乎有些深。
不过想想也颇为正常,萧御代表世家,李郎华身为皇权,两人本就是水火不容的,他对他有敌意,实在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