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局势与应对
或许是赵北的这个强硬态度给了詹天佑信心,也或许是总统先生的激将法起了作用,这位工程专家没再退缩,并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四年时间修完陇海线和粤汉线,这个我尽力。但是我有几个要求,望总统务必答应。第一个要求,尽快将修路资金划拨到专用帐户,并组织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管理这个资金,由我领导;第二,虽然美国公司会派来技术人员协助工作,但是他们只是协助,他们是我的下属,他们绝对不能凌驾于中国技术人员之上;第三,修路时所征用的民间土地,应由中枢出面购买,并督促地方官协助此事;第四,那个美国驻华代理公使司戴德不能以任何理由干涉我的工作,如果美国政府出面干涉,应由总统应付,我是不会直接与美国政府打交道的;第五,如果陇海铁路修建进度较快的话,我希望能够顺便对新疆铁路进行勘探,以便将该段铁路进一步延伸至新疆,以加强对边疆之控制;第六,这条铁路无论如何也必须采用与京汉线、津浦线一样的路轨,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我宁可辞职也不会主持这条铁路的修建工作。”
“好了,好了。你可以将这些要求写在公文之中,我仔细审阅。”
见詹天佑一口气提了这么多条件,赵北也是无可奈何,但是人家是专家,他这个外行当然得听专家的,不过现在他可没工夫尽扯铁路的事情,相比铁路建设,还是军事问题更重要,如果不是看在詹天佑一片强国的赤诚之心的份上的话,赵北也不会在这武器实验场召见这位铁路专家。
“好,我这就写。”
詹天佑说写就写,就在校场边找了张凳子,将公文包当做桌子放在腿上,拿出纸笔,开始将他的要求逐条列明。
见詹天佑如此做派,田劲夫心里也是感慨,不待赵北吩咐,他就叫卫兵搬来张桌子,请詹天佑在桌边露天办公,然后走到赵北身边,耳语几句。
赵北点了点头,拿出笔记本,写了张条子,交给田劲夫,然后田劲夫就匆匆离去,驾车离开了南苑兵营。
田劲夫走后,赵北与在场军官继续对那几挺汉阳兵工厂送来的轻机枪进行射击实验,虽然兵工厂已经进行过实验,但是军官们还是觉得亲自测试一下比较稳妥,毕竟,这机枪是兵工厂制造,可是使用机枪的人却是军人,没有什么人能比军人更熟悉战场环境。
“哒哒哒……哒哒哒……”
在几名士兵的操纵下,枪机枪的点射声不绝于耳,军官们也轮番上阵,亲手操作机枪,众人一共打完了五箱子弹,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测试。
“这轻机枪不错,可以装备到部队里。依我之见,装备到排较为合适,只是不知道汉阳兵工厂的产量是否能够满足需要?各省兵工厂是否也能开工制造这种轻机枪?”蓝天蔚做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问题。
赵北说道:“根据汉阳兵工厂的说法,现在每日可出轻机枪二十挺,但是这是在不影响步枪生产的情况下的机枪产量,如果降低一些步枪产量的话,轻机枪的产量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咱们这次进口的德国机器不仅数量多,而是质量好,再加上那些德国技术顾问的协助,以后机枪的产量还会继续提高,各省兵工厂经过整顿之后,也必须更换最新式的德国机器,并聘请德国技术顾问,以后,咱们全国的兵工厂都要统一制造军械,淘汰旧式枪弹。
不过,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轻机枪产量能否满足部队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大炮,前天刘国臣给我拍电报,说他在德国青岛要塞看见一种新式榴弹炮,他想仿造,但是这肯定会影响迫击炮的生产,而且,无缝钢管仍需大量进口,所以,我否决了刘督办的建议,现在咱们军队最需要的是野战炮和迫击炮,至于榴弹炮和山炮,依我看,还是少量进口比较稳妥。另外,国防军的整编必须加紧进行,现在北方军队已整编的差不多了,南方的军队动作有些慢,还是要催一催,蒋百里那边,我放心,但是湖南、江西那边,无人主持,基本上是各行其事,这一点,你们联合参谋处要多多操心。”
“要不,我去一趟南方?”蓝天蔚说道。
“不,你要留在南苑坐镇,派个可靠的人去就行了。”
“要不,我去南方吧。最近北方太平无事,我都快闷出病了。”蔡锷毛遂自荐。
“北方太平?松坡兄未免乐观了些,这北方现在看似太平无事,可是实际上却是暗流汹涌,稍一不留神,那就是一场变乱。”
赵北苦笑着摇了摇头,向北方望去,说道:“刚才田义仁来告诉我说,他的东北情报站刚刚传来消息,昨天又有一艘日本轮船抵达旅顺,船上下来的都是日本兵,差不多是两千人,装备齐全,拖着野战炮,如果算上前天抵达旅顺的那几艘日本船的话,那么,现在日本军部至少已向旅顺增派了八千人的部队,日本人想干什么,咱们可得多留个心眼。”
蓝天蔚和蔡锷也是眉头紧锁,对此很是忧虑。
“咱们上次策划的那个‘高丽烈火’计划是不是应该提前发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孝准发话了。
“不!现在时机尚不成熟,而且准备得也不充分。咱们可不能学同盟会,他们发动的历次反清起义基本上都是赶鸭子上架,计划不周详,准备不充分,所以才会屡战屡败。”
赵北摇了摇头,不同意张孝准的建议,毕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穿越者,赵北很有优势,而且也很谨慎。
“另外,伊藤博文被朝鲜刺客刺杀,此事给了日本军部和政府极好的借口,诸位,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吞并朝鲜了,以前,朝鲜还只是日本的‘保护国’,但是很快,日本就会将朝鲜当做正式殖民地了,‘朝鲜总督’的任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赵北的话让在场的所有军官都有些惊讶,虽然朝鲜早就成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但是将其正式变为“法律意义”上的殖民地还缺少一个手续,难道,日本真的会借伊藤博文遇刺案将朝鲜仅剩的一点“主权痕迹”彻底抹去么?
就在众人思考着日本政府将采取何种手段完全吞并朝鲜的时候,詹天佑已完成了他的那份公文,走到赵北跟前,将公文呈了过去。
赵北翻看了一下,发现这公文上头除了詹天佑提出的那些条件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吴淞机车厂搬迁事宜的建议,看起来,这位技术专家责任心非常强,不过他似乎完全没有明白赵北为什么要搬迁吴淞机车厂。
表面上看,赵北搬迁吴淞机车厂是为了修建那个“大十字铁路计划”中的粤汉铁路,但是真正的用意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现在中日之间的外交关系非常冷淡,而且赵北又打算在朝鲜半岛策划一场大规模的反日运动,如果日本政府因此而迁怒于中国的话,那么,谁也不敢保证中日之间不会爆发一场战争,一旦战争爆发,中国沿海地区就可能遭到全面占据优势的日本海军的攻击,而中国现在的那点可怜的工业基础基本上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局势微妙,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糟糕局面,赵北就必须提前做准备,将一些关键工业企业搬迁到相对安全的内陆地区,吴淞机车厂的搬迁初衷就在这里,只不过找了一个很好的掩护借口而已,这一点,连内行詹天佑也没看明白。
考虑到日本军队的动员需要一些时间,而现在,日本国内又没有进行军事动员的迹象,那么,赵北是有充足的时间将吴淞机车厂搬迁到武汉的,但是,如果按照詹天佑这个“拆旧厂建新厂”的建议的话,那么,一旦日本军队开始动员,就不能保证按时完成搬迁任务了。
所以,在赵北看来,詹天佑的这些关于吴淞机车厂的建议是不能采纳的。
不过赵北也不会在这里告诉詹天佑不会采纳他的建议,没错,对于铁路建设问题,赵北基本上算是个外行,可是现在必须是外行领导内行,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个国家争取最大利益。
“不错,不错。这些建议都很不错,我会认真考虑的。詹先生,你的一片赤诚为国之心,足为国人楷模,现在工商部正在着手制订‘国家人才奖励计划’,到时候,我会亲自提名詹先生为‘国家人才’的,而且,将来等咱们国家的‘科学与工程院’组建了,我也会推荐詹先生出任院士的。”
总统先生心里是一个想法,可是这嘴里说出来的话却是鼓舞人心的,詹天佑嘴上虽然也是谦让,可是这心里是美滋滋的,走出校场的时候,那脚步也是轻飘飘的。
做不做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这个国家留下点什么,詹天佑完全相信,即使他百年之后,中国人仍将看到他的功绩,史书上也会留下他的名字,相比那些勾心斗角的政治人物,他为这个国家留下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
历史,也终将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