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宅庐阴谋下

第1076章宅庐阴谋(下)

向各国武官、大使以及意大利密使介绍印度洋海战详细经过的是一名来自总参谋部的海军上校,他手里的战况报告直接总结自那支仍旧游弋在孟加拉湾一带的中国海军特混舰队拍发回来的加密电报,在这份报告里,战斗的经过被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来,英国海军的哪艘军舰是在什么时间遭到攻击的、什么时间沉没的,这些细节都很清楚。

根据这份战报的内容来看,在那场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皇家橡树”号、“罗德尼”号最先沉没,接着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那艘刚刚建成服役不到半年的新式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而在随后的补充攻击中,英国皇家海军的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坎伯兰”号,轻巡洋舰“阿贾克”号、“艾基利斯”号也都遭到致命攻击,并在向印度撤退的途中相继沉没或者搁浅,而中国海军特混舰队却没有一艘作战舰艇沉没,但是损失了一些作战飞机和飞行员。

毫无疑问,根据这份战报,英国的印度洋分舰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经过这场海战之后,印度洋的海军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整个世界局势也会随之发生剧烈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各国武官看来,这场海战的结果表明,在未来的海上冲突中,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或许战列舰真的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三国政府都在强烈的期盼着世界局势的剧烈变化,而在这些聆听战报的武官、大使们看来,或许现在,就是各国“争取主动”的最佳时机了,必须趁着这个机会重新确定世界利益的分配方式和游戏规则,谁敢阻止各国的行动,谁就是各国的共同敌人。

“共同敌人”,这句话是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先生在战报通报结束之后所说的原话,据他说,这是转述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的原话,而且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在场的德国、日本大使和武官的一致赞同,他们向中国的总统先生望了过去,却发现总统先生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就这个“共同敌人”的说法发表意见。

“总统先生,在您看来,如果中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能够团结起来的话,能不能一举结束目前国际利益分配的不合理现状呢?”

或许是见总统先生有些高深莫测,齐亚诺先生开始拐弯抹角的谈起了四国结盟问题,他的这几句话非常露骨,也非常动听,这使在座的各国大使和武官都竖起了耳朵,急切的想听听总统先生是什么立场。

“如果这四国团结起来的话,接下去的恐怕就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战争了。诸位,你们做好迎接这场全球冲突的准备了么?”

赵北并没有直接回答齐亚诺的问题,而是单刀直入,将话题引申到全球战争的问题上,根据他的“历史经验”,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三国元首和政府都不排斥通过一场战争解决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全面危机,但是赵北同时也很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这三个国家政府真正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在开战之前,各国政府都曾乐观的认为一旦向某一强国开战,其它的“既得利益国家”尤其是美国不会冒着全面战争的危险而与它们对抗,但是事实证明它们想错了,于是,纳粹德国不得不再次面对两线作战的困境,而日本帝国也被陷入一个所谓的“abcd包围圈”中难以挣脱,就连自信满满的意大利“领袖”也被国王和人民抛弃,最终悬尸街头,成了历史嘲弄的跳梁小丑。

值得一提的是,墨索里尼后来被政变掀翻,这其中就有他的女婿、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伯爵先生的一份力量,而且后来他也为他的这个“背叛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意大利上演了一幕翁婿反目的历史剧,根据这个史实来看,赵北倒是不相信齐亚诺是坚定的主战派。

齐亚诺是不是坚定的主战派,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北现在确实需要一场世界大战,但是这场世界大战必须按照他的意志爆发,而不能再按照历史上的轨迹运行。

历史已经雄辩的证明,在保卫自己的利益面前,没有谁、没有哪个国家会保持冷静,此次赵北之所以急着挑起中英战争,目的就是为了赶在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抢先动手,而且特意扛上一面“解放亚洲”的旗帜,就是为了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然后,他就在急切的等待着世界局势的急转直下,现在,他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

这就是赵北现在的战略,一方面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军国主义日本保持距离,但是另一方面,他需要这些好战国家为他分担战争压力,让它们为中国充当某种意义上的炮灰。

中国与英国的战争是一场“亚洲解放之战”,至少在亚洲,这场中国挑起的战争在道义上占据着制高点,而此时,如果德国、意大利、日本也发起战争的话,无论它们的口号和借口是什么,中国已经提前亮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解放亚洲”、“砸碎殖民枷锁”,那么,如果德意日三国也以“砸碎殖民枷锁”、“解放殖民地”为借口发动战争,它们就是鹦鹉学舌,中国的风头不会被它们盖住,如果德意日三国不以此为借口的话,那么即使以后它们战败,中国也与这些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撇清了关系,以后也没有谁敢对此指手画脚,有利于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展开和实施。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赵北的战略:先挑战英国,如果法国不动,则不理会法国,如果法国政府最终决定站在英国政府一边向中国宣战,那么再吞掉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如果手头力量不足的话,攻击法国的时候或许可以拉上日本,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日本不能对原法属殖民地实施直接的军事殖民统治,而只能通过经济手段获取利益。

如果日本也加入了战争,那么欧洲也应该尽快陷入战争之中,这就需要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协助,只要欧洲战争爆发,英国和法国在亚洲的抵抗将被迅速瓦解,届时,中国将适时恢复“中立”局面,同时开始接收英国和法国留下的亚洲遗产,并认真将之经营下去,如果可能的话,中国还将利用欧洲的战争获取战争红利,甚至分享战后的胜利果实。

这就是赵北的“亚洲战略”,此次对英战争也正是为了服务于这一战略,这个战略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全球战略,是决定未来若干年中国世界角色的关键一步。

但是战略构想与战略实施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国际形势随时都在变化之中,美国会不会提前参战?法国政府如何在接下来的中英战争中选择立场?日本政府会不会听从中国政府的劝告不在中英战争期间去碰澳大利亚?……这一切都是未知数,需要赵北谨慎的部署战略和小心翼翼的行动。

昨天下午,就在赵北为特混舰队击败英国印度洋分舰队而高兴时,美国驻华大使向外务部递交了一份外交备忘录,而根据这份措辞“不怎么委婉”的外交备忘录的内容来看,美国政府对于英国海军在印度洋北部海域的战斗失利感到非常震惊,面对一场很可能是“又一场黄祸”式的中英战争,美国政府决心拉英国一把,于是提醒中国政府,在东南亚问题上,美国政府“也拥有相当的发言权”,并且再次提出斡旋建议。

美国政府的这份外交备忘录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赵北有些担心,他倒不是担心美国实施什么贸易制裁或者原料禁运,这方面中国不是“历史上”的日本,这一招对中国不起作用,赵北真正担心的其实还是美国部署在太平洋上的舰队。

现在的太平洋海军力量对比非常微妙,日本海军实力超过美国太平洋舰队实力,但是由于日本已经拥有南洋的大片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有来自南洋的石油、锡矿、橡胶、铁矿的充足供应,而且也不必苦心经营东亚大陆,日本的工业和农业已不像“历史上”那样严重依赖美国、欧洲的供应,这样一来,日本海军还会不会冒险偷袭珍珠港呢?这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是一个变量,赵北的战略必须把这一点也考虑进去。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欧洲尚未开战,欧洲各国虽然对德国的扩张势头非常担心,但是只要德国的装甲部队一天没有越过德波、德法边境线,那么欧洲强国就还有余力支持英国、法国、美国的立场,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赵北对历史的干预,这个时空位面,苏联已经与英国、法国签订了一份共同防御条约,而且现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政府也在谋求加入这一共同防御条约,这样一来,德国是否还有勇气首先发动进攻呢?如果德国不动手,意大利又会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向欧洲战火里添加燃料呢?

这就是赵北现在必须面对的国际形势,这个形势远比“历史上”的形势要复杂得多,赵北必须在谨慎中大胆的迈出脚步,策动一场全球冲突,争取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提前点燃,为他的战略服务。

如果这个阴谋策划成功,那么前不久欧洲发生的“慕尼黑阴谋”就算不上什么了,或许,可以将这个阴谋称之为“宅庐阴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