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奥鲁米联邦军官仔细地想了想,觉得林肯的建议虽然有点异想天开,但是也的确是一个绝处逢生都办法。林肯说得没错,要是他们都死了,这座桥肯定会重新落入奥鲁米联邦军队的控制。
到时候奥鲁米联邦军队想怎么样折腾就怎么样折腾了。如果他们让开桥面,放那些求生心切的奥鲁米联邦官兵通过,然后通过间接地办法来防止桥梁被炸掉,的确也是一种方法。
只是,没有谁能够保证,奥鲁米联邦军队地夺路而逃地时候,会不会顺便将大桥干掉,万一奥鲁米联邦军队在这个问题上和安莫尔军又对上了,安莫尔军到时候想要后悔都来不及了。尽管这个可能性看起来不大,有哪个奥鲁米联邦士兵还继续愿意逗留在这里和安莫尔军拼命呢?
来回转了两圈,看到他们三个已经没有反应的意见,林肯果断说道:“通知所有战士,立刻准确撤退。我们下一步的任务,不是阻挡奥鲁米联邦军队逃命。而是阻挡他们炸桥。让艾瑞克的狙击小队,把枪法好的战士都集中起来,派人通知两侧的弟兄们,让他们也撤下来,我们现在地任务不是守桥,而是防止敌人炸桥。”
黑曼巴答应着离开了,有几个安莫尔军官还是愣愣地没有动。林肯的这个决定,的确有点冒险。他们都非常担心,万一安莫尔军主动撤退了,到时候控制不住局面,让奥鲁米联邦军队炸毁了古尔大桥,导致整个大包围战役受到损失,到时候,他们就算自杀谢罪,也没有颜面去见为此死去的弟兄们了。
“一切后果都由我来承担,如果失败了,我是军事主官,我会承担责任。上级就算要枪毙,也是枪毙我一个人。”林肯沉静地说道,脸色铁青地好像是青铜铸就地那样。其实他知道这些安莫尔军官不是害怕这个,他们只是担心,万一放开了收不住,那就非常糟糕了,这可是会影响到整个大包围战役的顺利实施。
“相信我,我不会让古尔大桥被炸毁的。”林肯依然是缓慢地低沉地说道。
最后,那几个安莫尔军官还是选择执行了命令,各自向战士们传达,部分战士们也的确不理解,觉得这是躲避战争都行为。是胆小鬼,是懦夫,直到林肯亲自出面解释,他们才半信半疑地执行了命令。
片刻之后,在断断续续地枪声中,安莫尔军战士们都基本撤下来了,隐藏在古尔大桥两侧地山洞里,继续监视着古尔大桥的动静.
只有可汗还在前线准备拉响残剩的炸药包.他这样做地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杀伤敌人,而是为了将炸药包全部引爆掉。为了防止意外,林肯下令将一切可以破坏古尔大桥地大威力武器,包括埋设的炸药包和地雷,必须全部引爆。
安莫尔军自己的迫击炮和火箭筒,也要明确专人掌握,如果情形不对的话.立刻全部扔到了古尔河里面去,坚决不能留给奥鲁米联邦军队。
这样一来,即使情势又发生了变化,甚至安莫尔军战士们全部战死,奥鲁米联邦军队也没有合适的武器在短时间摧毁古尔大桥。迪古尔大桥是一座很坚固的混凝土桥,需要一定的爆炸当量才能摧毁。林肯相信那些溃败下来的奥鲁米联邦军队肯定不会还携带有大量炸药,就算他们要炸毁桥梁,也只能从附近寻找。
他们总不能用步枪将古尔大桥射断吧?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大家用枪托砸比较快。
桥墩是安莫尔军和佣兵突击队需要重点看守的部位,这里也是原来奥鲁米联邦军队制定的炸桥计划的爆破点,只有这个地方需要的炸药才是最多的,对整座桥梁的破坏也最大。一旦最主要地两个桥墩被炸断,古尔大桥就没有修复的必要了,还不如重新建来的快。只要安莫尔军盯紧了这里,不给奥鲁米联邦军队重新安装炸药的机会。古尔大桥就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安全的。
另外,就是桥梁中间最薄弱的位置,在这里也可以用炸药进行爆破。尽管效果可能不如炸掉桥墩那么明显,但是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阻挡安莫尔军追击部队的前进步伐。这里也是最容易堆积炸药的地方。不需要额外地准备,安莫尔军想要阻止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人多眼杂,一个不小心,也许炸药包就堆放起来了。
不过,在桥面上安设炸药,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后面的奥鲁米联邦士兵也是能够看到的,如果炸断了大桥,他们也跑不了。所以,后面的奥鲁米联邦士兵肯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内讧是必然的。
如果有人在古尔大桥桥面安设炸药,也许不用安莫尔军进行攻击,那些尚未过桥地奥鲁米联邦军队就要首先发飚了,大概也没有哪个奥鲁米联邦军官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除非他自己不要命了。从前线跑到这里来地人,又有几个是不要命的呢?
根据自己地推断,林肯明确地指示,安莫尔军埋伏在桥梁的两边,悄悄地不要动作,只有发现奥鲁米联邦军队有炸桥的痕迹,才能够开枪射击。换句话说,就是安安静静地看热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除了偶尔给奥鲁米联邦军队增添一点慌乱,提醒他们周围还有安莫尔军存在以外,尽量不要阻拦奥鲁米联邦士兵逃跑。人在有生路的情况下,是很难和别人拼命的,林肯深切地明白这样的道理。
果然,当安莫尔军战士边战边撤,逐渐地放开了古尔大桥的通道时,那些奥鲁米联邦军队士兵急忙蜂拥而上,急匆匆地顺着迪古尔大桥开始了疯狂地撤退。一瞬间,桥梁上就挤满了各色各样地奥鲁米联邦士兵,大家你争我夺,争先恐后,混乱不堪,甚至有人被直接从桥梁上推下了迪古尔河,溅起洁白地浪。
黑曼巴在旁边看着古尔大桥上面密密麻麻的人群,真担心他们会将桥梁直接地压断,那样就真都完蛋了。幸好,古尔大桥还算是十分坚固,始终屹立不倒。
为了抢夺道路,不少奥鲁米联邦士兵甚至开枪射击前面的同伴,于是又遭受到别人的还击,结果枪声持续不断,倒下的人也越来越多,尸体和伤员被后面的同伴毫不留情地践踏着,顿时被踩得血肉模糊地,鲜血就顺着桥梁地两边慢慢地滴落到古尔河里面。
这么悲惨地情形,绝大多数的安莫尔军战士们都是
有几个奥鲁米联邦的军官本能地站出来,想要维持撤退地秩序。结果被艾瑞克他们啪啪啪地几枪,就打死在了桥头上。霎时间,那些奥鲁米联邦军队显得更加地慌乱了,互相争抢践踏得更加厉害,桥梁两边地鲜血流量顿时加大,变成了涓涓不断地小溪流,最后甚至变成了暗红色地瀑布,倾泻而下。
枪声提醒了慌乱地奥鲁米联邦士兵,古尔大桥的周围还有安莫尔军地存在,安莫尔军追兵的大部队也很快就到。他们如果走地慢了,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安莫尔军的俘虏了。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指导下,他们都急匆匆地好像丧家之犬,向古尔大桥地西侧跑过去。恨不得立刻和安莫尔军拉开距离,至于是否会踩到别人,就不在他们考虑地范围之内了,如果能够将前面的人踩倒,加快自己前进步伐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在这混乱地人群中,有一小股地奥鲁米联邦士兵显得格外的凶狠.他们用强有力地臂膀撞开了前进都道路,又用凶神恶煞地表情震慑了那些受到欺负得奥鲁米联邦士兵反抗。这群人全都带着头盔,手持冲锋枪,就是尼达姆和他的那些亲信们。
尼达姆的亲信都是他们部族培育出来的本族子弟,装备精良,在这种混乱不堪地情况下终于表现出了自己非凡的能力。只可惜,由于角度地关系,安莫尔军没有能够发现他们的存在,否则,尼达姆肯定要成为古尔大桥有史以来最有身份的冤魂了。
尼达姆是混杂在慌乱的人群中走过古尔大桥地。其实他也想过要趁机炸掉桥梁,还初步想到了一整套完整地计划,但是上了桥以后,被前后左右地逃兵拥挤一下,周围又乱糟糟的,那种世界末日的气氛让他也恨不得立刻以最快地速度逃过桥去,结果到了古尔大桥地西侧,尼达姆才想起来,自己应该将古尔大桥炸掉的。
然而,这一切都晚了。他已经根本没有回头的机会,也没有人愿意听从他的建议,甚至连他的亲信都觉得他简直是疯子,这时候还不加快逃跑。那不是等死吗?古尔大桥地周围还有安莫尔军的狙击手在密切地监视着,就算你给再高的奖赏,也没有人愿意下去峡谷下面安放炸药啊!古尔河地峡谷是如此的空旷,下一个肯定死一个啊!
昨晚大家都跑不掉的时候,还可以孤注一掷,现在明白着生路就在前面,还有谁愿意去做这样地傻事啊?也许就是安放炸药的那一个小时地时间,安莫尔军的追击部队就赶到了,那不是明摆着找死吗?
更何况,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奥鲁米联邦士兵没有过桥,这时候要是炸桥的消息传出去,他们肯定会爆发内乱的。
其实尼达姆很想反驳那些人的理论。如果古尔大桥没有被炸掉,安莫尔军的追兵都可以越过古尔大桥继续追击他们。不管他们跑多远,安莫尔军都会追赶上来。只有炸掉古尔大桥才是最安全的办法。只可惜,这时候再也没有人愿意干了。无奈之下,尼达姆只好找了一辆车,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希望尽量地拉开和安莫尔军追兵之间的距离。
看到奥鲁米联邦军队纷纷夺命而去,安莫尔军和林肯的心里都悄悄地喘了一口气。看起来,人在逃命的时候,的确可以置一切于不顾地,思想也会变成弱智,无法冷静地思考问题,居然没有任何奥鲁米联邦官兵做出炸桥的举动。一万多人的奥鲁米联邦军队,用了好几个小时才过完。此后,又来了一些零星的奥鲁米联邦士兵,也急急忙忙地从桥上跑过去了。
到了中午十二点,安莫尔军的部队终于赶到了,果然是装甲营和摩托营。古尔大桥的消息,的确大大地刺激了这些安莫尔士兵,他们都是连续赶了六个小时的道路杀到的。
在聊天地时候,林肯得知,原来这两支原本担任善后工作的部队也接到了林锐的命令,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古尔大桥。卡桑将军更是直接下令让机动性最好的他们充当先锋。想到高高在上的最高统帅,居然如此惦记这么一支小小的突击队,几个安莫尔军官哽咽无语。
简单交换了一下信息以后,这两支部队继续一路追杀,直接从古尔大桥上面飞驰而过,卷起阵阵的烟尘,向着西面席卷而去。从时间来判断,那些刚刚才通过古尔大桥的奥鲁米联邦士兵,肯定没有几个能够逃出他们的魔掌,其实无论他们过不过桥,在结果上都不会有变化。唯一有区别的,只是覆灭的时间稍微延后了而已。
果然,包括尼达姆在内地奥鲁米联邦士兵,在三个小时以后,全部成为了安莫尔军的俘虏。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一小队安莫尔军士兵押送着尼达姆又经过了古尔大桥,距离他早上过桥的时间还不到八个小时,只不过他早上是从东向西,晚上却是从西向东,真是充满了讽刺意味。
在安莫尔军的战俘营里面,部分奥鲁米联邦军官才醒悟过来,炸掉桥梁才是他们能够活命的关键,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可是,又有几个人在当时地情况下,愿意停留下来负责炸桥呢?尼达姆也只能无奈地慨叹一声。兵败如山倒,奥鲁米联邦军的颓势已经很难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