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内阁首辅方孝孺

第一百五十三章内阁首辅方孝孺

因为朱元璋不太重要内阁,而今内阁多从翰林院之中选取,翰林院是什么样的人?都是词臣。在朱元璋看来,真正处理政务,这些人根本不行。

所以,要对内阁进行大调整才行。

方孝孺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说道:“你去内阁,将内阁承担起来吧。”

朱元璋如此调动方孝孺,看似要重用方孝孺,实际上也是在重用方孝孺。但是其实,将方孝孺调离了最重要的位置,那就是秘书监。m.

何夕创立秘书监的时候,是仿照司礼监做的。看似是一个小部门,其实真正代理皇权的机构,不是内阁,而是秘书监。

秘书监与内阁通力合作的事情,那么两者就是就代表着大明最高权力。但是秘书监与内阁不睦的事情,秘书监有太多的办法来压制内阁了。同时秘书监的权利有限,内阁才真正有丞相根基。

这也是内外制衡之术。

方孝孺不是不理解朱元璋的做法,但是方孝孺依然内心轰的一声,只觉得头晕乎乎的。一时间难以自持。说道:“臣才疏学浅,恐耽误朝廷大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这位置迟早是你的。朕以为,等太子登基了,你才能有这个位置,而今------”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你是太子最看重的人,你就当为太子孝敬一下我这个老头子吧。”

方孝孺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为朝廷尽心尽力,上报陛下之恩,下报太子之德。”

方孝孺岂能不激动。

自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拿下之后,大明已经是十几年没有丞相了。虽然说,内阁首辅的权力被压制分散了。与胡惟庸那个时候的丞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丞相还是丞相啊?

再加上之前内阁近乎于闲职,而今可不是了。而今的内阁首辅就是大明百官之首了。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现在内阁之中的人,我也不打放心。这样吧。唐铎,王钝也入内阁。”

唐铎,王钝,都是老臣,与朱元璋的年纪差不多,而且都是在渡江之前就已经在朱元璋义军之中了。当然了,那个时候都是小吏,朱元璋未必认识,也未必知道。

但是放在三十年后的今日,这个资历就非常厉害了。

被朱元璋视为自己人。

而且都是北人,一个是两淮人,一个陕西人。

但即便资历深厚,年纪相差不大,但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政治色谱。

唐铎,真正跟随朱元璋从草根开始,从县丞,知府,在洪武六年,就已经当过尚书了,之后,内外转任多职。也是因为没有靠山,为人也倔强,在朝廷之上,当过好几次尚书,很快就外放。

但是,绝对是朱元璋信得过的人。

王钝却不一样了。王钝是实打实的元朝进士。说的那些前元旧臣,就是有王钝。当然了,这些年那些前元进士,几乎没有留多少了。如果说在何夕刚刚到来的时候,也就是洪武十四年的事情,前元旧臣,还是一个问题的话,时间已经将这些人送走太多了。

而今前元旧臣,反而弱势了很多。

很多新生的大臣,都觉得前元旧臣是贰臣。

贰臣不贰臣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王钝在大明的仕途,也谈不上顺利,刚刚开始是明军的俘虏,明军没有为难他。当然了,那时候的明军,还不叫明军,甚至不是吴王军。他也就开馆教书,不愿意为朱元璋效力。朱元璋也没有管他。但是一晃十几年,大明站稳脚跟了,他才出仕。

之后也是转折任职多地,从地方到中枢来回折腾。不过,王钝却没有当过尚书,他倒是在各地布政使上待过好几任,官声很好。

这两个人都是那种要名声有名声,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的大臣,唯一的问题就是年纪大了。或许支撑不了几年了。

这也是朱元璋的用意。

方孝孺是浙江人。所以朱元璋给他配两个北人。方孝孺是大儒,这两个人都是经历过乱世的。见过乱世之中,人不如狗的惨剧。不敢说没有学问,但是决计不是腐儒,而是类似于刘伯温的实用主义者。方孝孺想要做否定变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方孝孺心中盘算了这两人,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想起另外一个问题,说道:“秘书监,臣应该交给谁啊?”

朱元璋淡然说道:“让何夕先管着吧。”

这个答案让方孝孺大吃一惊,只是看着朱元璋平静之极的目光,所有想法与意见,都咽了下去,说道:“是。”

朱元璋之所以让何夕来坐镇秘书监。

一方面,是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秘书监。

无他,秘书监太过关键了。就是那种绝对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如果朱元璋确立的储君,那么新任储君,就一定要坐镇秘书监的。但是而今,新储君难产。

放谁在这里,都不合适。

何夕好歹是朱元璋的女婿,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而且何夕的能力,也足以胜任。

只是,何夕仅仅是一个过渡的人物。朱元璋不可能让何夕长期在这个位置上的。

其次,就是朱元璋内心之中,还没有找到破局之法,关于变法的事情,朱元璋有很多事情与何夕商议。所以,在南京风波,尘埃落定之前,朱元璋是不准备让何夕回北京的。

何夕在北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帮朱元璋办事。同时也多了解一下大明天下是什么样子的。毕竟,在朱元璋看来,何夕很多地方,谈不上成熟。

只是,不管朱元璋的调整与安排,是何等的精妙。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明的太阳,已经日薄西山了。洪武年间,渐渐走到了尾声。

------

方孝孺来找何夕交接秘书监事务的时候。何夕都有一些头晕乎乎的。

秘书监可以说是大明内相,是何等重要。何夕自然是知道的。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但是并不是现在,却不想这个位置,就这样轻易落在何夕身上。

何夕有些反应不过来。

不过,很快何夕就调整好心态了。

说起来,何夕也是秘书监的创立者之一,虽然说,秘书监比何夕在的时候,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已经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机构了。但是基本框架还在,更不要说秘书监之中很多人员都没有调整,交接这一件事情,是很简单的。

只是交接完之后,方孝孺并没有直接走。而是将何夕引入值房之中,方孝孺说道:“何兄,好久不见。你我谈谈?”

何夕心中一动,他虽然知道,方孝孺与自己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两人即便谈,也谈不出什么成果。但是抬手不打笑脸人。方孝孺既然说了。何夕又何必拒人千里之外啊。

何夕说道:“好了。好久没有听方兄高论了。正要洗耳恭听。”

两人坐定之后,方孝孺也不废话,说道:“我听说,何兄是大皇子的老师?”

何夕说道:“不过是教了大皇子一点东西,老师谈不上。”

方孝孺说道:“何兄,何必过谦,大皇子,言必何兄,孺慕之情,溢于言表,有徒如此,当老师的岂能不欣慰?想来,何兄,也是赞同,传孙,而不是传子吧?”

何夕本来以为,方孝孺会说什么学问上的事情,他万万没有想到,方孝孺直接将话题说到最敏感的夺嫡上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