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烽烟起

第一百三十二章烽烟起

燕王摇摇头,说道:“我现在还不知道,脱因帖木儿从什么地方下手。现在要以静制动。看清楚脱因帖木儿用意,再出招不迟,现在不急。不过,你也准备好吧。”随即燕王冷笑一声,说道:“一手和谈,一手开战。看来鞑子绝对没有安好心。”

何夕也不耽搁。

他相信燕王的判断。或许而今的长春堡,就是大战之前的宁静。所以他立即乘船,在千余士卒的保护之下,从运河撤回辽东。

只是,他走得有些迟了。

来到运粮湖的时候。却见运粮湖外的百户所,燃起了熊熊大火。

准确地说,并不是百户所失火了。而是百户所外面那几十个商铺,已经被点燃了。

何夕立即召见这里的百户询问。

这才知道,大概有百余骑蒙古人突然出现在附近。这个百户紧急将百姓收入百户所之中,鞑子自然没有攻城,而是将外面的街道给烧了扬长而去。

何夕这才知道,这一次战争已经开始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是蒙古先出招。

何夕心中暗道:“想不到蒙古人之中,还有如此胆略之人。倒也不都是蝇营狗苟之辈。”

------

色目使臣被一群蒙古骑兵带到了脱因帖木儿面前。

使臣见了脱因帖木儿大吃一惊,立即跪在地面之上,颤颤巍巍地说道:“拜见太师。”

脱因帖木儿满头白发收拢在头盔之中。但是还有很多坚强的从头盔两侧长了出来。与金属盔甲对比在一起。不觉得有一丝悲凉之感。脱因帖木儿用力挺直身子,显示出自己的精明强干。

但是年轻时候,不管是多狼狈的局面。脱因帖木儿都是挺直了腰,不管是多重的甲胄,都不曾压弯,以至于是一种本能的感觉。而今却要用力才能完成了。

脱因帖木儿说道:“说吧,蛮子海牙与明廷谈了一些什么?”

这个使臣浑身颤抖,好久叹息一声,说道:“太师,你杀了我吧。我死在这里,不过一人之死,如果我说出来了。就是死全家了。还请太师体谅。”

脱因帖木儿说道:“好,我体谅你。你的谈判条件,有没有去帝号,称臣,送质子。贡赋税?”

这个使臣大吃一惊,立即说道:“还可以没有谈到。”

脱因帖木儿沉默好一阵子,说道:“我有一个妹妹,是大明秦王的侧妃。你到了南方,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告诉蛮子海牙。要他的动作快一点。该让步就让步。陛下有好几个儿子。”

最后一句话,简直是细思极恐。脱因帖木儿这一句话,能有很多解释方向。

这个使臣不敢多想,立即说道:“是。”

他跪在草地上不敢起身。随即听到马蹄之声渐渐走远。他才敢抬起头。只见他身边只有一匹战马。还有一些干粮食水。他才松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再鬼门关之中走了一圈。

只是他心中升起了疑窦。暗道:“他不是最主战的吗?怎么会这样?”

他并不知道。脱因帖木儿最大的目标,还是保全蒙古,他主战,因为在他看来,唯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给元廷续命。其他办法都做不到。如果真能与大明达成一份和议。脱因帖木儿不会不赞同,甚至是最赞同的。

在让步上,脱因帖木儿很大方。特别是最后那一句。可以理解为,天元帝的儿子多。可以派到南方作为质子。也可以理解为,如果天元帝不听话。他们也有的换。

脱因帖木儿虽然是蒙古贵族。但是蒙古贵族与黄金家族的利益就完全一样吗?

脱因帖木儿很清楚,大明追着残元打的原因,就是因为黄金家族在。他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将黄金家族送给元廷,好让他们在塞外过安生日子。毕竟真正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只是这样的想法,有些太大逆不道了。毕竟黄金家族在草原上,也是有足够的影响力的。

这话自然不能明说了。

------

“好。好,好。”燕王看着各处战报。说道:“我倒是知道脱因帖木儿想做什么,果然老辣,果然抓不住任何破绽。我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脱因帖木儿先发制人的策略是什么?

是绕过城池,大举南下。大军分散成数个集群,一万户为一部。分散开来,有几十里的横面,就好像大扫把一样,向南方狠狠的扫去了。

这是蒙古骑兵的标准战法。

蒙古骑兵是轻骑兵的巅峰。

不仅仅是能快速机动。更是各级将领都有主观能动性。蒙古骑兵在进攻的时候,会散开很宽。所过之处,所有百姓人民都会被劫掠一空。裹挟为奴。成为蒙古军队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看似大军分得很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几里的距离之内。有什么动静,很快就能让其他各部聚集过来。

也就是,这种打法。看似横扫。没有重点的。但是会在遇见阻力的时候,自动聚集起一起。敢于抵抗的人。就发现敌人越打越多,一波接着一波。最后覆灭。

这种打法,也没有什么主攻与辅攻,佯攻,这都在因为前面地方的不同,在迅速转化之中。真正做到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一旦遇见战机,一部遇见了阻力。很多其他部队,就会自发的侧翼迂回。直击敌后。同样的正面进攻的骑兵,也自发完成牵制佯攻任务。

蒙古大军能横扫万里,野战无敌,不是没有原因的。

蒙古骑兵总是能及时出现在敌军后方,侧后,乃至其他方向,引发敌军的总崩溃。随即开始大追杀。真正硬啃的敌人固然有。但是并不算多。

只是,这是当年的战法。

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法。看似没有一个重心,却要求处处都是重心,当蒙古骑兵遇见敌人的时候,一般小股部队,一个百户,一个千户。但是同时,这个小部队遇见敌人的同时,其实也担负起汇合主力,牵制敌军,并将给源源不断的援军任务。

也就是说,这一个小军官,俨然成为了双方大战的前敌指挥官。

而绝大多数,这些将领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一代之兴,不仅仅有一群名将。还有一群强悍的军官团。就好像朱元璋建立大明。不仅仅有徐达等名标青史的将领,很多不知名的中下层军官其实素质也相当不错。

脱因帖木儿而今的中下层军官团体,怎么能与成吉思汗时期相比。

甚至成吉思汗时期,千户所不过四十多个。当时一个千户拿到现在,绝大多数能够代替他脱因帖木儿指挥全军。

如此一来,脱因帖木儿作战计划,其实是打了折扣。毕竟,而今的蒙古人根本做不到成吉思汗时期的灵活机动。甚至忽必烈时期的蒙古骑兵都未必能做到了。毕竟忽必烈争夺汗位关键战事,是用汉军打的。

这也在脱因帖木儿预料之中。

他也没有要求他麾下的这些将领能最做到他们老祖宗的打法。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基于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那就是避免与明军骑兵决战。与给大明最大的压力。

没错。

之所以避免与明军骑兵决战。原因很简单。不是打不过。脱因帖木儿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对蒙古骑兵还是有信心的。他不觉得明军几乎全部照搬蒙古骑兵的作战模式。能比得上他们蒙古人。

而是打不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