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人力缺口
出了长安堡,距离沈阳只有几十里了。
这几十里,何夕看到了他在辽东少有的场景。大片大片已经开垦出来的农田。比较密集的民居。当然了,这种比较密集的民居,是要看与谁比的。
与江南那种船挤不动,人拥不前的密集,根本没有办法比,甚至村落与村落之间,有大量的荒芜的土地。甚至还有一些放牧的牛羊。正是这儿的大片大片的空地,提醒了何夕。
辽东还是大明重要的养马地。
但是比何夕从辽泽附近过来的情况,要好上太多了。
辽泽附近,除却驿站,军堡,已经在驿站军堡外面,勉强开垦出来的一些土地之外,都是一片荒芜。
何夕骑在马上,握着缰绳,说道:“这里的百姓都是从内地迁徙过来的吗?”
叶旺骑着马陪着何夕,说道:“不是,虽然这些年,也从内地迁徙过来一些百姓。但是这里的百姓,大多都是世居此地的。有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等等。大部分都是汉人。”
“朝廷一度想在辽东设立府县。但是后来觉得还是设立卫所。故而,这些百姓全部编入卫所之中了。”
何夕点点头。
这也算是辽东的特殊环境了。而今的辽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卫所绝大多数人都是高丽人。而且即便终明一朝,辽东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个虽然都是卫所。但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何夕又问道:“北边情况如何?”
所谓之北边,自然是残元之辽阳行省。
叶旺说道:“丧家之犬,不负当初。想末将刚刚来辽东的时候,纳哈出大军直逼牛庄。下官让他三舍,垒兵为墙。一夜成城,令他攻之不下,随即伏兵归路,大破之。从洪武五年到前年,每年秋冬必有大战,不过大小而已。不过,去岁朝廷大胜之后,北边就安分了。而且-----”叶旺低声说道:“以下官所知,锦衣卫来往北边不断。纳哈出估计想投降。”
何夕问北边的情况,其实是例行询问。
毕竟辽东是边疆地区,不管何夕想怎么样。对于辽东百姓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北边的军情。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打听到了这个消息,残元辽阳行省丞相纳哈出想要投降。
这可是一个重量级消息。影响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消息。甚至影响大明朝廷决策与进度的消息。
何夕问道:“你觉得纳哈出会投降吗?”
叶旺说道:“不会,他在北边,早已不听元帝命令,已经是一方诸侯,哪里那么容易投降,不过,想要缓兵之计而已。”
叶旺这一番话,其实有多都是在暗示自己的实力。
不过,叶旺说得也不算错。
大明经营辽东是很艰难的。原本是招抚辽东土豪,后来辽东土豪内讧叛变,才有了马叶两将军入辽东。但是他们入辽东之后,与大明陆路并不是那么畅通的。就好像叶旺说的牛庄。牛庄是什么地方?是水陆驿站所在,是从辽西走廊与辽沈地区连接处。也就是在洪武初年,辽东孤悬于外,陆路与海路都不是多畅通的。
马叶两位将军,经营辽东是一步步与鞑子战斗之中,将一座座城池修建出来的。
叶旺还有一个暗示就是,大明朝廷虎视眈眈,作为下一个战略目标的纳哈出,其实他的手下败将,而且不止一次。其实一方面说明自己的实力,另外一方面未尝没有想通过何夕,在未来北伐大战之中预定一个位置。
何夕对此也很有兴趣。
毕竟何夕虽然犹豫要不要接纳叶旺。但是何夕动心了却是一定的。叶旺战力如何?何夕从档案之中,很难分辨出来。此刻听叶旺在辽东的一场场恶战,倒也有趣。
双方说着说着,就到了沈阳城外。
何夕远远看去,沈阳城给人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熟悉的是,规格,十字街,四方城。这是卫所的建制,几乎全天下,四面八方卫所城池,大抵都是这样的。陌生的是这座城池,要比一般的卫所城池要大上不少,毕竟是大明辽东都司的驻地。一般来说,这座城池不会只有一个卫所,多则五个,少则三个。一般来说,就是沈阳左右中卫,或者再加上前后。
这座城池就是大明辽东的战略支点。
但是何夕内心之中,很是失望。
因为人口数量实在太少。
何夕估计整个辽东军民有三十万没有都不好说。沈阳是东北的中心城市,何夕目测,不超过十万人口,从这个角度来看,甚至比不上江南寻常小县。这个样子,如何承担起经略东北的想法,甚至何夕想要的开发两千里辽泽,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夕不知道的是,在大明进入东北地区之前,红巾军与元军连续数年的搏杀。早已将辽东的人口消散殆尽,有人估算当时辽东的人口,不会超过十万。所谓的辽东土豪们的驻地都是山寨。而不是城池,可见他们的规模。
而今有三十万之众。还是朱元璋在北方大移民的时候,也给辽东移民不少,再有就是辽东就是罪人流放地,比如铁岭卫,几乎全部是从中原安置过来的人员。
这才有而今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一直要给辽东运输粮食。
按理说辽东应该能够自给自足。毕竟辽东地广人稀。大量土地也是可以耕种。就是因为持续不断的移民行为,还有从洪武四年之后,几乎没有间断过的战事。
消耗了大量的粮草。
“千里之足,始于足下。”何夕心中暗道:“成与不成。总是要看清楚的。”
何夕一到沈阳,就钻进沈阳的公文档案之中,想从其中看出辽东的蛛丝马迹,还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首先,要看的是辽东矿场,特别是煤铁的现状。
毕竟何夕从小就知道东北是一个发展重工业的好地方。用手机找了一下中国地图,用里面的铁矿产区与这个时代的舆图对比了一下。何夕随即发现,东北很多煤铁产区,都在而今的辽东都司下辖范围之内。
甚至何夕发现辽东都司打造兵器的铁,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不过,百姓们日常所用,不是煤,而是柴。
无他,是因为东北与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
中国其他地方,早已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之中,将林木砍伐殆尽了。太行山上,在宋代就已经是光秃秃的山了。根本没有木材可烧了。也是在宋代北方开始大规模用煤。
而这里,植被郁郁葱葱。大部分山都有大树,甚至有些树需要几人合抱。所以,百姓们大多是砍柴,而不是用煤。
如此来说,情况还好,如果矿产都在吉林黑龙江地区,也就是未来的奴儿干都司。那困难更大。甚至从军事上,人力上根本没有开采的可能性。只是事情,又回到了源头。
人,缺人。
他不求辽东有几千万人,想要搞定这一切,最少要几百万人吧。而今这几十万人。几乎是全民皆兵,仅仅能维持着东北是大明的版图而已。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军事需要,国防需要就已经将人口给抽完了。在封建社会之中,不管是微观社会,村子里争田争水。还是宏观社会,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说到底,还是人多力量大。
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就没有一切。
可是啊,这人该从什么地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