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下占城

第五十二章下占城

如此一来,大明所遇到的抵抗也会少很多。

正因为何夕这个国策,让张明很为难。

一方面他要拖延时间。另外一方面他也要维持大局。

于是,张明与安南当地势力,连续谈判好几个月。终于得到了南京的命令。这才松了一口气。

算是受降了安南。并且张明先将安南洗劫一空,收刮出很多金银送到后方,填补财政缺口之外。更是请朝廷速派藩王镇守安南。

这是出于两个目的。

一方面是安南的浮财已经收刮一空了。

安南本地也没有财富可言了。

他也算是将坏人做到透了。自然需要有人来做好人了。

这个好人最好是未来的藩王。如此也可以让新主来收买人心。

另外一方面,也算是压缩军费。

须知,藩王军的军费与大明天军的军费不是走一个帐。

军队的军费是走枢密院的帐,而藩王军的军费是藩王自己负责的。如果藩王自己没有钱,那应该是皇帝负责的。也就是走内库的帐。

内库如果没有钱,那就是走户部的帐,内阁的帐。

不要看,同样是花钱,走谁的帐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不,大有问题。军费是经费,藩王就藩费用是藩王就藩费用。

即便是用处一样,在朝廷上也是绝对不一样的。

军费少,占领的地盘多,后面也好继续打下去。

而且,张明还准备征召藩王军,或者民夫的。也就是安南本地的民力物力。

如果是,完全占领的模式,这就想都不要想了。但是对安南来说,仅仅是换一个国王,对安南原本的政治结构并没有什么改变。就未必不能了。

当然了藩王就藩费用,也是有限的。是的。朱雄英内库是有钱的,不不仅仅是朝廷给皇宫的拨款。也是皇帝自己私下派人做买卖,经商的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与军费开支相比,都变成一个小数目的。

他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几个藩王重建的费用的。

如果朱雄英真有这么多钱,第一个来找朱雄英的就是何夕。

皇帝要那么多钱做什么?皇帝的钱就是国家的钱。对于皇帝来说,这或许不公平,但是站在内阁首辅的立场上,却是相当合理的。

国家的钱不是皇帝的钱,公私要分明。

皇帝的钱一定是国家的钱,因为皇帝是天下之主,要爱护百姓,仁德天下。

这也算是政治正确了。

不过,皇帝没有钱,这藩王就没有办法了吗?

何夕早就给他们想办法了,那就是发债了。

从北京开始,公债体系在何夕手中已经很完善了。谁发债,谁承接,谁销售,这折扣多少,利息多少,等等,已经是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了。

藩王们未来都是一国之主。怎么可能还不起债。只要坐稳了江山,慢慢还便是了。

而今最重要的是坐稳自己的藩国。

这些他们自然愿意借钱,也敢借钱。何夕也乐意他们借钱。这分明是将朝廷该承担的负担转嫁给藩王自己。而且藩王们自己还不觉得。

无他,这个时间大乱方定。朝廷大军在境内,他们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一番。将来也好掌控藩国。

比起这个,一点点钱算什么?

毕竟,他们接管都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并不是之前几个藩王,自己还需要打下来。只是承担一点债务而已。

如此一来,证券市场之中品种越来越多,印花税也越来越多。何夕可以预期

,将来印花税会成为大明一大税种了。

朱允通被封为越王,第一个就藩。他借了千万元之多,一到地方,就组织起了安南军。用钞票付款,而安南国内的硬通货全部给抢走了。

如此一来,大明钞票又多了一个流通的市场,单单这一点,就足够何夕再多发一些钞票。

而这些钞票更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大明。

给予大明经济极大的刺激。

以至于,铁铉在原本齐德建立的佛山冶铁根基之上,正式建立了广州铁厂。虽然说是广州铁厂,但却建立在雷州半岛之上,用琼州之铁,安南之煤,用船运输到雷州半岛之上。

其实最好的是建立在琼州府,或者直接在安南鸿基煤矿哪里建立铁厂。

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产业也需要考虑政治因素的。

铁铉建立铁厂是因为,从北方将铁运输过来成本很高,很多时候还不够用。

毕竟,大明国内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南北之战的时候,内部市场被封锁。已经何夕刚刚开始工业化的时候,怕冲击到国内生产关系,于是,这才主销海外的。

而今不一样了。

国内几乎没有什么阻力了。北京方面生产多少钢铁在国内都消耗完毕了。

毕竟,铁价便宜了,很多原本是用木头做的东西,而今已经用铁做。这消费铁,不知道多少。不管多少铁都会被吃掉,更不要说铁路的修建,蒸汽机,已经各种机械修建,用铁量,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海外市场,南洋等地,从昔日的小甜甜,变成了今日的牛夫人了。

铁铉就感觉到了。

所以他才有了这个提议。

而且广州本地也是有基础的,齐德当年打下基础,而且有煤有铁。

有这个条件的。

只是铁厂的军事意图,政治意义太过重要了。不可能在大明新占领区,也不可能在琼州府,琼州府毕竟是一个岛,在很多人看来不安全。

最后就落户雷州半岛了。

有这样的支持,张明带着几十万大军,水陆并进。

攻打占城。占城连安南都打不过,更不要说与大明朝廷对阵了。一连败了两场,然后就被大明水师抄了后路。

占城之所以能对抗安南那么久,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安南的特殊地形。

后世的越南是一个哑铃状的国家,两头大,中间小。

而中间小的地带,就是占城得已以对抗安南的要害所在。因为地势的原因,占城只需守几座城池,或者雄关,就能让安南退兵。

安南与占城之间的战争,自然动用过水师,不仅仅安南动用过,占城也动用过,甚至占城水师辉煌的时候,直接到到海防。

但是他们的水师都没有大规模敌后登陆的可能。

只是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大明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

如此一来,占城王被围在一座孤城之中。不得已投降了大明。只是他哭哭啼啼的,说大明朝廷无罪而伐。他要向南京告御状。

弄得上上下下很是尴尬。

毕竟大明是要脸的。

大明朝廷是可以不对占城要脸,但是问题是大明的藩国之中,可不仅仅是占城,是有大量朱姓藩国,将来也会有很多异姓藩国的。

这与历史上不一样。

历史上,不管是明清,他们对海外所谓的藩国其实并不在意。因为没有利益。但是现在,却是有利益,大明皇帝必须对藩国的利益进行保护。

而今,打占城很容易,也符合所有朱姓藩国利益,不给与任何说明,所有藩王也会承认这

个的。

但会开一个不好头。

张明攻打占城自然不会没有找借口的。即便他不找,何夕也会找的,不会做到走失一个士卒的笑话。而是说他支持了胡家父子篡夺大权。支持乱臣贼子。

所以要加以惩戒。

但是这个借口明显不够。

不管占城王是为了什么,但是这些年来对大明可是恭敬之极。总是要给一个交代的。

张明也想过杀了一了百了。但是他有这个想法,但是他身边的参谋之中也是有明白人的。杀人容易。但是将来张明或许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背黑锅。

黑锅不是不能背。要看什么时候。

张明的靠山是何夕。何夕要退下的趋势很明显。何夕在的时候,张明不用担心任何事情,但是将来何夕不在那个位置上了。他该怎么办?

于是,张明想来想去,将占城王恭恭敬敬的送到了南京。

不知道,占城王是真的信奉君臣礼仪,还是有刘婵乐不思蜀的本事。总之,他一到京师,就向朱雄英告状。

这看似很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戏码。

但也弄得上上下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朱雄英派人给占城王的女儿说了一门亲事,不是别人。就是唐王,也就是未来要封到占城的王爷。而占城王一脉,都到了京师。在南京定居,改姓占。将来成为中国贵族中的一员,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而唐王去了占城,也可以直接接管老国王留下来的影响力。也方便他掌控占城本地。

也算是核算的买卖。

只是如此一来,何夕也给前线一个警告,那就是不要再搞这样的事情,不管他们想什么办法,总是要有一个说过去的理由。

大明朝廷要光鲜亮丽,不可无罪而伐,而你们想继续打,朝廷支持,但不能再弄的如此粗糙了。

这样一来,也算是给前线很多将来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