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交换条件

第八十六章

交换条件

冯胜说道:“何驸马说哪里的话,我身为长辈,怎么会如此待你,你想让看什么东西,拿来便是。”

何夕将姚广孝的计划,具文以报。

冯胜打开一看,先是漫不经心。随即聚精会神,甚至几张计划,反复地看。沉思片刻,又好像想起什么将计划翻到某一页,细细地揣摩。

好一阵子,冯胜才将轻飘飘的几张纸放在桌面上,在冯胜看来,这几张纸重逾千金。

冯胜本来对何夕今日过来有一些失望的。

第一个失望,就是眼前的风暴。

冯胜不去管,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有今天的局面。冯胜是帅才。他不会去想某一个小问题是为什么发生的。他只找负责人。而今这一件事情就是。

冯胜不在乎海上赚钱还是赔钱。毕竟,冯家本来就是有家底的,又打了这么多时间的战,与陆仲亨这样的草根一跃成为勋贵的人家不一样,冯家有自己一套体系。如果冯家在乱世之中,能一举定天下,这套体系就是新的朝廷。虽然不能,但是家中各项事务都有人操持。就赚钱这一件事情,有专门人负责。又有冯家的地位在,做正当生意,也是很赚钱的。

冯胜在乎的是朱元璋的想法。

如果朱元璋觉得海上不赚钱的勋贵,会有怨言。这可就麻烦大了。

这是冯胜烦恼所在。

第二个失望,就是今日何夕说法。让他支持一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战事。这既对冯胜在军中的威望有损失,而且得不偿失。

只是他看了这个计划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看似简单的东西,背后有这么大的手笔。这才对何夕刮目相看,整个计划,让冯胜想起了自己的兄长,与自己兄长的谋略,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破开迷雾,直击核心。但是自己兄长的谋略更堂皇一些,而这个计划更阴诡一些。这是谋士个人风格所致的。

不管这个计划是何夕自己想到,还是有人给何夕献计,单单看何夕有这样的人辅佐,就不容小窥。

冯胜微微一笑,说道:“不错,这个计划,上奏朝廷,通过的可能性就不小,我想陛下一定会支持的。”

何夕说道:“天威莫测。我们也不能将什么想法都寄托在陛下身上,这不,我来请冯叔叔帮忙。”

冯胜沉思片刻,说道:“你既然说到这份上了,你的计划也相当不错,我帮你说话,也不是不行。”说到这里微微一顿。

何夕闻弦音而知雅意,立即说道:“只要冯叔叔开口。什么条件都行。”

冯胜淡淡地说道:“你知道周王是我女婿吗?”

何夕说道:“知道。”

身为朱家的女婿,各家的亲戚是要记明白的。

冯胜说道:“朝廷大政已经定下来的。他在开封待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想在南洋给他选一个好位置。你的南洋战略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先南洋选一个据点。并修建城池。你觉得令周王就藩于此如何?”

何夕心中暗骂:“老狐狸,这算盘打得。真精明。”

虽然说,这个据点,或者说城池还没有选择。但是何夕内心之中,其实已经有选择范围了。那就是马六甲海峡东端,能扼守马六甲海峡与南海的交通要道附近。

要起到的作用,就类似后世的新加坡。

之所以不定下新加坡,是因为城市的发展,是有很多原因形成的。如果细细研读新加坡的历史,就会发现,新加坡的发展,也是有很多偶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原因。

而新加坡真的是这一代最适合的中心城市选址的吗?

最少在何夕看来,新加坡缺少战略纵深。

何夕觉得未必。

当然了,新加坡所在之地,也列入备选之中。只是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如果没有新加坡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是大明在南洋经营的第一座城池,是未来的南洋第一城,发展前景不用多说了。周王封到这里,固然会苦一点,但是将来却事情前途远大。

其实,何夕并不知道。

对于冯胜来说,选择这个地方,固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更多是冯胜感到不安。

冯胜封宋国公,封地在商丘。而周王在开封。两家距离很近。毕竟是亲生女儿,来往就频繁一些。其实冯胜隐隐约约有些担心的。担心与藩王过从过密,将来会不会有事情。

但是太子宽厚。能够服众,他也就没有多想。毕竟总不能将女儿赶出门吧。

而是这婚事,还是朱元璋点头的。

历史上,冯胜之死,就是因为他与周王关系亲密。而且在徐达,李文忠等人不在了,冯胜的地位几乎是军中第一人了。再加上冯家军原本的根底,几个方面加在一起。

于是乎冯胜就成为朱元璋临走之前,必须消除的隐患。

冯胜其实也是有预感,只是他没有想到太子会死而已。

正是这种预感,让冯胜感受到这是一个好机会,给周王安排好了。既然早晚不在中原,早去抢一个好地方也是好的。而且冯胜眼睛毒得很,他觉得既然大明从这里进入南洋,那么周王将来,很可能成为南洋诸侯之伯长。

这也算是另类父母之爱女,为之计长远了。

何夕心中反复思量,他没有想到要封一个藩王过去。何夕说道:“国公也看过计划,其中艰难重重。周王千金之躯,如果有一个万一?”

冯胜淡淡地说道:“本朝惯例,藩王就藩之前,朝廷会营造好宫殿城池的。周王到底是陛下亲子,不会如靖江王那么不体面,等城池修建好了。周王再过去,在此之前。派一个长史过去就行了。”

“何大人,觉得行不行?”

何夕心中暗道:“我可以说不行吗?”何夕说道;“国公说了,哪有不行的?”

冯胜说道:“这么说,何大人答应了?”

何夕说道;“我只答应这一件事情上点头,也帮忙劝说陛下。但是事情如何?还要看天意?”

所谓之天意,上天之意,天子之意也。

冯胜说道;“不错。看天意。有何大人这一句话就够了。其实,何大人想开一点,这一件事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何夕说道;“这好从何来?”

冯胜说道:“周王也是有三护卫的。”

何夕一愣,顿时明白了冯胜的想法,心中更是暗骂:“冯胜老谋深算。简直将便宜都给占尽了。”不过,不得不承认,果然对经营南洋是有帮助的。

原本何夕准备筹集一两万精兵。人多了负担不起。

但是周王三护卫,一万五千人。按理是藩王发饷的。也就是何夕的计划之中,平白多了一万五千军队,而且不用承担成本,都由周王承担。

而这样做,对周王也是有好处的。

最大的好处是周王将来拥有一批适合南洋作战的军队,能让周王迅速在南洋站稳脚跟,甚至有扩张的本钱。再加上南洋驻军与周王军之间的胞泽之情,周王将来挖墙脚也容易多了。

毕竟,周王在海外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缺口。尤其是军事人才。而最适合周王军的人才,自然是南洋驻军了。岂不是一举多得。

何夕说道:“那就请国公转告周王,将来我家的海上生意,还需要周王好好照顾的。”

宋国公冯胜微微一笑,说道:“好说,好说,今后日子还长着的。”周王就藩,也能让冯家很多人手,送到南洋,一是留后路,二是为了解除朱元璋的猜忌。

也算是一举两得。

只是何夕没有想到,将来成为大明政治舞台上重要支柱,南海诸藩,或者说南洋勋贵集团,就在这一战后慢慢成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