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腹稿

张拯有些难以置信,这样的话怎么会从李靖这个杀神口中说出来。

这不科学,不合情,更不合理。

如果不是因为自家老爹对自己微微摇了摇头,张拯很想反驳李靖一句:“你的存在,才是真的有伤天和。”

但张公瑾知道张拯的性子,连忙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这才将张拯心中几欲脱口而出的脏话给压了下去。

李靖此言一出,别说张拯难以置信,就连主位上的李世民都向李靖投去了诧异的目光。

众将心中更是惊奇,你李靖说这话,不怕挨雷劈吗?

但只是一瞬间,诸将便明白过来,李靖这话大有深意。

有伤天和四个字,听起来带有批判性。

但深究起来,李靖这老狐狸就是在打太极。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既不表态留,又没有说不留。

张拯不是想不到这一茬,只是心急之下被李靖的话给误导了,还以为他是不同意呢。

“陛下,臣倒是觉得此物不错,是个好东西。若是能够大规模装备军中,臣看谁还敢来捋我大唐的虎须。

只是不知此物造价几何,可有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还请张县男为老夫解答。”

李绩眼中露出精芒,没有去接李靖的话,而是站起身来将话头对准了张拯。

“朕也好奇得紧,这东西应该不便宜吧。”

李世民对李靖的话不置可否,顺手将手中的小陶罐递给诸将传阅,也接着李绩的话开口说道。

张拯站起身来,心想这才对嘛,哪有一样东西威力太大就将其束之高阁的道理。

若是大唐就这点心胸,那和野猪皮有什么区别,李二又有什么资格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陛下,此物的造价,大概在五文钱左右。”

“什么,五文钱,你确定?”

李绩惊呼一声,有些不敢相信,这般威力惊人的武器竟然只要五文钱的造价,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唐军的常规制式武器,就连一支箭矢的造价都不止五文钱。

“张小子,你认真的?”

李世民狐疑的瞪了张拯一眼。

张拯见大家都是一幅不相信的表情,一脸认真的说道:“臣当然是认真的,这东西是臣造出来的,难道臣还能少报价不成?”

张拯当然没有少报价,反而是多报价了。

以贞观年间铜钱的购买力来说,五文钱足以造出来两个这样装满火药的小陶罐了,还要加上人力成本。

而其中成本最高的无非是硫磺和用来装火药的小陶罐。

另外两样配料,木炭和销,大唐到处都是,根本就是白给。

当然,这是随手做一两个当炮仗放的情况下。

如果要大批量制作的话,那这些东西肯定就要专门的去找人收购,让人去采集这些东西,是需要付钱的。

但即便如此,一个的造价也不会超过三文钱。

至于为什么要多报,嗯,张拯就是故意的。

“好!好!好!如此利器,造价又是如此低廉,若是我大唐全军装备……”

李绩激动得连说三个好。

他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大唐的军队全都装备上这般利器。

不用说什么将军无用武之地的屁话,难道没有人使这东西会自己爆炸不成?

李绩话一出口,牛进达,柴绍等人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开口道:“陛下,微臣附议。”

“陛下,臣也认为这东西不错,应该大规模装备军队。”

张公瑾开口了,自家的孩子,当然要力挺。

而这个时候,这东西留不留已经没有人在意了。

除了李靖闭口不言之外,其他人都想着自己手下的军队能装备上这种新式武器。

李世民点点头:“诸位的意思朕懂了,但是这东西滋体事大,是交付由军器监,还是重新成立一个部门,还需要诸位多费思量。”

“当然是重新成立一个火器局,调遣天下匠人,埋头研发威力更大,爆发力更强的火器啊,陛下不会以为,这就是火器最大的威力了吧。”

听了半天的张拯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这事儿有什么好思量的,从保密,从研发,从经费,到独立性等各种角度来考量。

都应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交由军器监,他们懂火器吗?

“火器?”

“不错,微臣把这种新式武器叫做火器。”

既然搭话了,张拯索性放开了说,便朝着李世民一拱手,接着说道。

“陛下,火器这东西是微臣发现的,臣自认对这火器还算了解。

据臣的研究发现,这火器的威力还不止如此。

其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火药,也就是陶罐之中爆炸的核心。

若是能调集足够的人手,经过多次实验改良火药配方,或许还能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

但这就需要朝堂财政方面的配合,还有诸位长辈的大力支持了。

所以臣的意见是,此物不能交由军器监。”

听张拯的一通论调说完,所有人都看向了他,李世民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哦,如此说来,你心中已经有了腹稿?还有照你意思,火器现在有如此威能你还尤嫌不足?”

张拯点点头,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自己必须要拿出点真东西来了,不然怎么震住这帮土鳖。

“然也,陛下当知,远古之时的战争,我人族所用之器具不过木棒石块。

然三皇治世之时,有了成熟的冶金之法,于是铜器便成了人族主要的战争工具。

乃至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战车,弓矢,刀枪剑戟大行其道。

时代在发展,到了我大唐,青铜武器由于质地绵软从而逐渐被更加坚固的钢铁所打造的武器所取代。

而现在,微臣又研发出来威力更加惊人的火器,杀伤力比之刀剑如何乃是陛下亲眼所见。

而今火器刚刚现世,即便是微臣,也不敢保证火器的发展就到了尽头。

以陶罐为例,是否能换成铁罐,若是铁罐不行,能否往火药当中加入铁刺,或是加入钢珠。

万事开头难,但行者百里半九十,坚持则更难。

此物交由军器监,大唐不过能得一声音惊人的小陶罐。

若是单独成立一个部门,由专人钻研,则大唐可能得十种,二十种新式火器。望陛下三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