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12章 你也说青苗,我也说青苗

赵煦使个眼色,梁从政尖声喊叫:“肃静,官家在上,不可喧哗!”

争吵声戛然,大殿内顿时静下来。

“看来诸卿都吵累了,那就先歇一歇。”

赵煦缓缓开口,“朕曾细读青苗法条例,其立法之意,均从利民富国出发。平心而论,青苗,良法也。然,为何青苗法在实行过程中会弊端丛生?吏治也!良法需良吏,才不会改变立法的初衷。”

“诸卿议事,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这种极端思维和态度本正是问题所在。我们要做的是静下心来论政,对症下药,加以改良,将青苗法完善为良法······而不是相互攻讦,制造矛盾和纷乱。”

赵煦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但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打众人心头,隐隐透出诸多不满。

赵煦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一圈,道:“朕以为,青苗法的诸多弊端,全与官府有关,若官府不参与在内,弊端自然烟消云散······”

话音刚落,四周响起一阵轻微的哗然。

官府不参与?

如此放贷不就失控了,天下岂不是要变成高利贷的乐园?

官家这是疯了吗?

章惇站了出来,神色凝重反驳道:“官家,臣不敢苟同,官府参与青苗法虽有弊病,矛盾还在掌控之内,倘若官府若不参与,青苗法将偏离初衷很远,继而会演变成一项祸国殃民的政策。”

章惇率先提出质疑,随即殿内响起一片疑惑声,语气中满是担忧。

“官家,您这是······三思啊!”

“官家,我们不能讳疾忌医,此非万全之策。”

“臣恳请官家收回成命!”

“······”

众臣的疑惑丝毫没影响到赵煦,他挥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阐述自己的见解。

“青苗法是以全国各地的常平仓、广惠仓里的粮食为本钱,然一旦某地有大灾,仓内却空无储备粮,不能及时救济,将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危险······这是青苗法最大的隐患······”

“朕的改良之策在于,不动用常平仓、广惠仓的储备粮。如此,百姓既能享受到青苗法带来的好处,又能避免先前罗列的青苗法可能带来的危害······”

这番话一出,众人皆惊。

这样的策略真的可行吗?

国库没钱,一切都是空谈,除非朝廷能变出钱来。

“官家,国库空虚,朝廷已是捉襟见肘······”

户部尚书轻声嘟囔一句提醒,赵煦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道:“你紧张个啥,又不用朝廷讨腰包。”

额?

不动用朝廷财政就能实施青苗法,世上哪有不投本钱的买卖?

不等众臣张口,赵煦直接释疑:“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转变一下思路。朝廷颁布一道诏书,招募商家在全国各地建立钱庄,这些钱庄以朝廷名义向百姓放贷,百姓可凭自己的财产作抵押,或找人替他们担保,从钱庄借贷青苗钱,立下字据,利息限为二分,钱庄一分,朝廷一分······”

话语戛然,留给众臣消化。

“妙啊,恩归于朝廷,利朝廷亦享一半,怨却归于商人……”

“如此,朝廷不动常平仓、广惠仓中的粮,也不用去征收执行,却坐享一分利······商家有利润可赚,自然乐于参与,同时百姓不受强征之苦。此事三方皆有利,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官家高瞻远瞩。”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无政绩压力,由债主变成了监督者,当钱庄和百姓发生纠纷时,可以从中调节或裁决,百姓也不至于上告无门······”

“钱庄纵有奸邪之事,百姓会归咎于商家,自然不会抨击朝廷。”

“保住了常平仓和广惠仓,相当于保住救济大灾的命脉,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如此,青苗法的害没了,而青苗法的利仍存,好一招借鸡生蛋······”

“······”

众臣惊喜议论,赵煦面带微笑,心中略有点得意。

瞧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就是后世烂大街的银行么。

这只是个开始,再过若干年,大街上就会出现大宋人民银行、大宋农业银行、大宋建设银行······

章惇皱眉道:“官家,官府不主事,谁来主事?”

赵煦朗然道:“自然是钱庄。”

“官家,若是商人不和朝廷合作怎么办?强制么?”

“就是啊,他们努力半天,才得一分利息,朝廷啥事不管,却坐收一分利息,这帮商人可奸得很······”

面对质疑,赵煦微微一笑道:“天下熙攘,利来利往,商人趋利避害,自然会权衡得失。可朕一点都不担心钱庄不和朝廷合作,但凡有点眼光的商人都会竞争这样的机会。因为和朝廷合作就是抱大腿,以后朝廷会出台相应政策,照顾和弥补他们的损失······”

议论又开始,旧党也开始讨论改良青苗法的可行性。

“官家,如果钱庄悄悄提高利息怎么办?”

“这很简单,朝廷专门成立一个提举司,监督这些钱庄,还专门处理钱庄与百姓之间产生的纠纷。当然,为防提举司故意刁难钱庄,从中获利,朝廷制定《提举青苗法规章》,限制提举司的权利,让他们只能依法问事,超出职权范围,便无权过问,但可以禀报地方官,用大宋律法来处置,然后将卷宗报送朝廷······”

大臣但有提出疑问,赵煦都一一回答,解决办法让他们击掌叫绝,对皇帝的高瞻远瞩敬佩不已。

“官家,为什么官府主事青苗法就有弊病,钱庄主事就没有这种弊病了?”

有人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青苗法是经济政策,是关乎民生大事,因此需要平等交易为基础······换句话说,青苗法其实是一种生意,凡是做生意,都是有赚有亏,天底下没有只赚不亏的生意,但官府介入,就打破平等交易的基础,也违背了生意的本质······因为官府只想盈利,从未想过赔本,也不会去想亏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