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鼓

郭文莺看得甚是好笑,不过他那样子倒是勾起了她很多,仿佛又回到了西北的战场,两人嘻嘻哈哈的,想着各种方式怎么打仗,时而又想着怎么去偷会儿懒。那会儿日子虽苦,似乎也颇多欢乐。

让路唯新给她拿了一身他的军服穿上,又换了身盔甲,刚换完了,那边鼓声已经响起来了。这是点兵鼓,讲究的是鼓响传令,鼓停令止,如果鼓声停了,还有兵丁没到场,那是要挨军棍的。

她从营帐里出来,让张明长帮着看着点封玉儿。

封玉儿不依,非得要跟她,却被郭文莺给喝止了。她身边要是带着个小娃娃出现在校场,那还如何立威啊?

封玉儿撅着嘴,被张明长拽着也不肯走,那张小脸,气鼓鼓的,都快哭出来了。

张明长在一旁劝道:“玉儿啊,你看咱们在旁边看着多好,你娘亲是去点兵,你在旁边跟着肯定不行,而且你也看不清楚,咱们在一旁看着,更能看清你娘亲英武的风姿啊。”

封玉儿这才破涕为笑了,被他拉着蹦蹦跳跳的走了。

张明长叹了口气,你说他好歹也做过一个吏部侍郎,现在居然沦落到当嬷嬷,看孩子的地步,也是郁闷了。

郭文莺从营帐出来的时候,鼓声还没停,等走到校场,鼓声正好停了。她打眼往前一看,不由皱了皱眉,三通鼓响,这人数才到了一多半,就可见平时他们的军纪有多散漫了。

那些路唯新从京城带来的人,虽是在京里闲散了几年有些娇养了,但还不至于不听号令,致军令于不顾。至于这些滇地原有的驻军,就未免太不把他们当回事。

路唯新这个将军就来了几天,能不能镇住且还不用说,但就这不把军令当回事的态度就让人讨厌。

她脸色一沉,高喝一声,“各队的伍长何在?出列——”

传令官手中挥舞着小旗跑起来,嘴里大叫着:“伍长出列——伍长出列——”

各队伍里的伍长陆陆续续的出来,在前面站成了十几排。军营里五人为一伍,一伍之长也就是伍长,是最底层的小官。

郭文莺在前面众士兵脸上扫了一眼,随后又高喝:“什长何在?”

传令官又跑去传令。

随后她又叫了“伯长”、“校尉”、“都尉”、“牙门将”。

在军营编制中十人为什,什设什长,军中统率百人的卒长为伯长,校尉相当于百夫长,都尉是次于将军的武官,至于牙门将是次于有名号的将军,高于无名号的偏将,无定员。一般下辖2000-5000人。

被她这一点名,几乎所有的有点官品和官位的人都被点出来了,按官职,牙门将站在最前面,还有几个有将军职衔的也都出列了。

路唯新作为皇上亲封的平西将军,一直站在郭文莺身边,此时见她这样,不由道:“文莺,你这要干什么啊?”

郭文莺摆摆手,“你且不用管,你看看这都是什么军纪,今日不立立威,便也不能让这些人怕了。”

路唯新有些担忧,低声道:“你悠着点。”她说起来也毕竟不是正统的受过皇封的将军,万一做过火了,这些人反将起来,到时候如何收拾残局?

郭文莺并不答话,她这辈子既没怕过事,也没怕过人,如果连这帮王八羔子都收拾不了,那以后也不用说自己久经战场了。

等一队人都站定了,郭文莺才开口道:“伍长从现在开始清点自己那一伍的队伍,都有谁没到的,缺了几人报给你前面的什长,然后以此类推,校尉、都尉、牙门将、将军都依次报上来。”

传令官传令下去,那些伍长们着急毛慌的开始统计,他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不过隐隐觉得事情可能不大好。可是在这个关头也没多少胆子大敢作假的,那什长还在前面瞪着眼睛盯着呢,自己面前的队伍缺了几个人那是一清二楚的。

过了好一会儿才统计完,伍长报给什长,什长又报给伯长,伯长报给校尉,校尉报给都尉。以此类推,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才统计完了。

郭文莺早就叫人把校场外的地方守住了,在鼓声停了之后进场的人一概挡在外面,不许他们归队。那些人都站在场外的地方,有的面露焦急,有的撇着拉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还有的干脆是老子天下第一,那副屌样,让人瞧了就想痛揍一顿。

等人数都报完了,除了一两个都尉、校尉手下的兵丁是全的,其余的大部分都缺人。

郭文莺冷眼在每个人脸上一扫,那股凛然的寒气,让人看着头皮都发麻。

她冷冷道:“你们身为武将,有监管不严之责,理应责罚,从现在开始,自己手下缺多少人就打多少军棍吧。”

她话音一落,那些校尉和都尉等官员差点没昏死过去,有的少点的还好说,多点的几乎缺了上千人,这一千军棍打下去,人都打成肉泥了吧?

杜旌德几人一看这样,忙过来劝道:“大人,您看能不能通融一点,这事出有因,第一次点将情有可原,这一回就算了,且等下一次让他们注意一些就是了。”

郭文莺睃他,“杜将军这是什么意思?第一次就算了,那第一次上战场就把脑袋给掉了,那要不要算了?这有一必然有二,这次不严惩,下次还会再犯。”她说着,看杜旌德脸色有些难看,便又道:“不过既然杜将军给求情了,那就换一种惩罚方式。”

她抬头望远处的列队的士兵看了一眼,朗声道:“从现在开始,牙门将以下包括牙门将,各自按报上来的数字领板子,这些板子无论你怎么分配,打够了数就是了。不过六品以上将官,一个人至少要打五十板。”

她话音刚落,又是一阵鼓噪之声,有人道:“不知道大人又是什么人?凭什么对咱们指手画脚?”

郭文莺早料到有人会质疑她的身份,她从怀里掏出一块金牌,高声道:“你们都瞪大你们的狗眼看好了,这是御赐的金牌,代表无上的权威。上面这‘如朕亲临’四个字,你们不会看不清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