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镇,中国水乡文化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
镇里有明清两代宅院三十多处,依河而建的桥梁四十九座。
若岚对旅游很是兴奋,特别是如梦似幻的水乡,她浑身洋溢着灿烂的光芒,到处发掘新奇的事物。
若岚拉着沙云走到桥边,对沙云说:“同理人自古在添丁、婚嫁、做寿时候都有走三桥的习俗,这就是这里最有名的三桥,我们上去吧。”
沙云搂着若岚的纤腰,说:“娘子,我们上桥吧。”
他们幸福地走在古镇的浪漫之桥上。小桥,流水,人家,吴侬软语的温婉,恋人如胶似漆的柔情蜜意,他们沉浸在金子般鎏金岁月里的眩晕里。
天气真好,当地的老人们晒着太阳享受着水乡的闲暇,似乎遗忘了时光的流逝。
意犹未尽,但太阳快下山了,他们来到陈去病故居,这里其实不在同里古镇的景区里面,这里的居民多于游客,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是的建筑是典型的枕河人家格局清代民居,走进去,中堂就陈列着陈去病的铸像,两侧是陈去病纪念馆,先生事迹展览珍贵图片和很多遗物、遗稿、遗著。
沙云感叹地说:“功业在国家、文章冠当世。”
若岚在欣赏墨梅图,她说:“先生的气节在画上体现得多么激昂,气概万千。”
沙云看着这些简介,念道:““尤嗜文章,于诗歌叙记迄碑铭论著咸有述作“,诗作的最多。他的诗大抵歌颂宋明民族英雄、革命烈士和游侠剑客,借以抒发革命怀抱,感慨生平。写革命壮游,如《将游东瀛赋以自策》、《图南一首赋别》、《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等,尤足表现其高歌慷慨、雄心勃勃的革命气派。芘录后一首: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鉴空。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云磨雨洗天如碧(烈日中忽遇阵雨),日炙风翻水泛红。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旁边一位老人,白发苍苍,但样子看起来精神矍铄,不知不觉他在沙云他们身旁站了很久,突然他开口对他们说话。
“年轻人,你们是来旅游的吗?”老人问。
若岚拉紧沙云的胳膊,回答:“是的,水乡旅游。”
沙云看看老人,感觉他的穿着与当地人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他看起来不像是做小买卖的,没有那种蝇头小利的精明劲儿;其二,他也不像当地居民,脸上藏不住心事;其三,他不是这里的工作的管理人员,没有穿制服。
于是,沙云试探地说:“哦,我们一方面来这里旅游,一方面我是来看望陈去病老先生的故居,想问一件事。”
老人的眼睛突然放光,他仔细打量着沙云,激动地说:“你是来问事情的?”
沙云点点头。
老人继续问:“你手上是否有一封信?你看过了吗?”
沙云从皮包里取出信,指着信封上面的名字,对老人说:“这,是我,我叫沙云。”
老人,二话不说,就对沙云做了个手势,叫他跟着自己往外走。
沙云跟了上去,若岚不解其意,只好跟着离开故居。
老人叫了两辆三轮车,让他们两人跟着他,从小巷子出去,拐了几个弯,三轮车停在一个藏馆门口。
老人下车付了车钱,指着这个旧馆,对沙云说:“这里,就是你要找的地方。”
沙云抬头一看,大学古物馆。
这就是信上所说的《通天秘籍》所藏的藏馆。
沙云并不着急进去寻找古书,他详细地问了老人。
沙云问:“老先生,您怎么知道我要来这里?”
老人解释道:“请原谅我一时着急,这里快下班了,馆长家里有事,明早就走,我才着急把你们带过来的。”
沙云回复道:“哦,好的,谢谢您为我们着想,我们边走边谈吧。”
老人说:“我是陈去病家族的,其实我们以前是亲戚,算是远亲吧,找了很久,才找到你父亲这一代,我找到你父亲后不久,你爷爷就去世了,这封信就是你爷爷留下的吧。”
沙云心想这些都对得起来,真实性就更加明显了,他回答:“嗯,是的。”
老人接着道出了一个更大的秘密,他说:“你的祖爷爷不姓陈,陈去病在年轻的时候收养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的父亲姓沙,是当时的一个巨贾,加入了南社,在并肩斗争过程中被迫害致死,你的祖爷爷被托孤给陈去病养大到十八岁,他就出去继续为着新中国理想奋斗,他也成为了烈士,后来几代人杳无音信。”
沙云自言自语道:“原来,原来我的祖辈这么伟大,已经是富商地位了,但舍小家为家国大义而牺牲。”
老人说:“沙氏留给陈去病一本古书,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秘籍,造就了他富甲一方,但是文字晦涩难懂,一般人根本看不懂,非沙氏族人,也被禁止外传。因是文物,陈去病一直把古书藏于本馆,他卸任馆长到时候嘱咐信任馆长一定要延续将古书保管的工作做好,并且暗中寻找沙氏第五代传人,领他来此亲自翻阅,不负沙氏临终嘱咐。我也曾任这里的馆长,所以我找你们找了很久,找到你父亲后,才得知你爷爷手里的信,让你爸爸寄给了你。”
沙云和若岚对古书的神秘更加好奇了,他们跟着老人进了馆内一间小间里。这里的馆长正在耐心等候他们的到来。
他精神矍铄,大概有五十来岁,鹰眼一样的目光瞅人,强势,目光逼人,给人感觉很压抑。身材高大,穿着并不适合自己身高的长袍,准确地说,长袍象戏服。见到沙云,馆长用暗示的眼光看了老人一眼,让他不要多话,然后会意地对沙云说:“来,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沙云说:“我叫沙云,但刚才这位老先生告诉我了一些我从来不知道的事。”
馆长说:“好,这就是这本古书,你祖辈留下来的《通天秘籍》,你看看,你能看得懂吗。”
馆长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本老旧的古书,上面依稀可辨几个大字:通天秘籍。古书内页保存还算好,能看清上面的字迹,还有手工画的图画,沙云小心翼翼地翻了翻,很薄。馆里的灯光又昏暗,在这里研究秘籍可能欠火候,他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征求馆长意见。
沙云问馆长:“老馆长,我能拿回去吗?”
馆长摇了摇手,说:“这是登记在册的,你写一个收条。”
馆长在文件名上写上“通天秘籍”几个字,然后沙云在馆长递过来的签收单上写了收书文字。
馆长拿回收条的时候,沙云拿出手机,说:“请稍等,我凡是签过字的文件都要拍一个照片。”
馆长同意了。
其实,这秘籍里的文字和图案都的确非常少,目录倒是完整,但内容只有前三章显示文字而且是大篆体,后面都是图。反正来都来了,身世也知道了,他就一定得按老祖宗的祖训,把第五代的任务给做了,至于任务是什么,他还真不能揣测,《通天秘籍》要告诉他什么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