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已经在“新田”集结完毕,会向各个国家发出召唤,征召他们的军队一同南下吗?这个根本就是不用多想的事情,一定会要求列国一起出兵南下。
只不过,当前楚国只是将大军集结在“郢”附近,将近三十万大军并未向某处开拔。
“要是楚军最终没有北上,那可就有乐子了。”高固说道。
田湣想了想,说道:“楚国现在的情况很不妙,他们完全是被逼必须跟晋国交战,不出兵北上的可能性极低。”
情况确实是那个样子。
楚国先对晋国避战,结果被晋军杀到本土。
能够看出一点,楚国君臣事先绝对没有料到晋军会入侵己方的本土,以至于后面公子罢闹出笑话。
由于公子罢率领的大军不战而溃,直接给楚国起到了雪上加霜的负面效果,搞到天下列国认为楚国无力抗衡晋国,才有楚国重新集结大军的动作。
如果楚国只是报复吴国,压根不用集结那样的大军,出动五万就够吴国受的了。
高固也知道楚军不北上的可能性很低,心理泛酸才讲那样的话而已。
“楚国的用兵规模一直很大,逼迫晋国进行扩编。现在,楚国和晋国的用兵规模越来越大,其余国家……,根本不可能和他们同列了。”高固说完叹息了一声。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包括齐国在内,天下的所有国家已经跟晋国和楚国不是同一档次,怎么可能不会让高固黯然伤神。
田湣不是在补刀,讲出事实:“在‘新田’郊外的大军之中,披甲之士的数量,目测超过三万。”
三万披甲之士?这是一支很恐怖的力量!
只有真正历经过冷兵器战争的人,才能知道披甲与不披甲的差距到底会有多大。
身上有靠谱的甲胄,心态上会更放得开,一切只因为很难被一击毙命。
没有穿甲胄?与有穿甲胄的人打,首先自己心里先犯虚,打起来要专门找到可以有效攻击的部位,实在是过于束手束脚了。
心理状态存在差距,别说是决生死,有打过架的人都知道没打先犯虚会是什么状况。
到了军队的层次,超过了一定的人数规模,一方有甲,另一方白板,只要不是着甲一方心态崩掉,没有穿甲一方获胜的可能性只能说超低。
说到底,心态最为重要。
屡屡可见装备精良的部队也能战败,无非就是心态上面出现出现了重大的问题。
“晋国如日中天,老夫委实想不出有战败的可能。老夫都知道,楚国君臣能不知道?老夫才怀疑楚军不会北上。”高固现在更倾向于楚军不要北上送人头,利用‘方城’打防御战才是最佳的选择。
问题出在高固无法左右楚国庙堂的决策,认为楚国北上送人头会害了中原列国。
为什么?
因为晋国一旦失去楚国这个威胁,势必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剥削列国,尤其是变本加厉地来针对齐国。
田湣有些不敢和高固继续聊下去了。
有些话吧,不同的人去说,影响力与下场会不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身板小就不要乱掺和什么大事,免得出事了扛不住。
高固一个人自言自语了好久,直至阅兵结束才停止叨叨念。
一众权贵回城,自然是前往宫城参加宴会。
“晋国当然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鲁卿不这么认为吗?”华元之前与季孙行父聊到一半,到宴会现场坐下继续聊。
季孙行父赶紧四周张望一圈,发现没有人刻意注意这边才松了口气。
哪怕是心里厌恶晋国,以前没有人会公开说出来,现在就更不会了。
鲁国对晋国的态度比较复杂。
首先,鲁国当老大的时间比齐国或晋国都要久,一度甚至可以代替周王室做天下的主。
然后,鲁国挺感激晋国一直压制齐国,免去了齐国向西扩张。
当了很久老大的鲁国,天晓得他们怎么会越来越弱,到现如今成了一个偏弱的中等国家。
其实也不奇怪,周公旦创造了“儒”这个群体,鲁国内部当然是儒者众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大批儒者变得只会夸夸其谈,实事却是一件都干不成。
时间来到当下,鲁国在军事和经济上都不行,能说会道的人也不将口才用在正确的地方,相反很多大嘴巴总是给鲁国惹祸。
季孙行父也一名儒者,他刚才就因为大嘴巴,讲了楚国集结三十万大军,会让晋国衡量要不要南下。
宋国很担心集结了大军的楚国会不会入侵,华元听到季孙行父说那样的话自然会着急。
当老大期间的鲁国……,或者说从周公旦开始,好多代的鲁君都会针对宋国,近些年来两国的关系才恢复正常。
季孙行父压低声音说道:“我只是在猜测,宋卿何必这么激动。”
要是两人在殿上吵起来,晋国一方肯定需要处理,到时候询问什么情况,让华元是说还是不说?
华元不是想给鲁国挖坑,知道场合有些不合适,冷哼一声不再纠缠。
当下,对鲁国不爽的国家挺多。
主要是鲁国总不能正视自己的衰弱,非常喜欢多管闲事。
另一个最遭人恨的地方在于,鲁人通常嘴巴不把门,该说和不该说的话都能从嘴巴里讲出来。
与此同时,别看鲁国把自己包装得伟大、光明、正义,其实就属鲁国最喜欢欺负小国。
鲁国比晋国、楚国、齐国、宋国、郑国更喜欢欺负是史书有记载的事情,原因是鲁国无力吞并,受害者不亡,可不就有出声的渠道了嘛。
讲事实,不是看在周公旦的面子上,还不知道多少国家早就想狠揍鲁国一顿了。
楼令忙完了手头的工作,趁宴会还没有开始,派人邀请高固到某处偏室。
“齐卿。”楼令见高固来了站起来,比了一个请坐的手势。
“晋卿。”高固看到楼令尽管没有到门口迎接,自己进门还是站起来,内心里有生出一股荣幸感。
人到了一定的地位,愿意给一些人礼遇,无疑就是天大的面子。
楼令是晋国八卿之一,以事实而论不是权柄最大,人脉却是晋国所有卿大夫里面的最广。
当前正是齐国最害怕晋国的时候,高固比其它时候更加在意晋国卿大夫的态度。
“请齐卿过来,想来齐卿知道是什么事情吧?”楼令问道。
高固很主动地说道:“听成吧?完全没有问题。晋卿有什么要求,尽可以道来。”
楼氏负责与齐国邦交,邀请齐国今年出兵,自然是由楼令与齐国接触。
楼令在这边与高固谈完,后面还要派人去“临淄”谒见齐君环再说一遍,才算是走完整个正式的流程。
代表晋国的楼令,他会要求齐国出动三个军团(每个满编为人),刚才高固已经代表齐国答应了下来。
没办法,高固不敢不答应,只能答应了。
正事已经谈完,高固见楼令没有送客的意思,纳闷还有其它什么事情。
楼令尽管很忙,还是跟高固闲聊了一段时间,见到高固不主动提起,只能说道:“前两年,贵国找我提过关于莱国的事情?”
高固听得神情一愣。
齐国一直想要吞并莱国,到现如今已经准备和谋划了将近四十年。
前几年的时候,齐国以为时机到了,尝试收买晋国的卿大夫,得到攻打莱国的允许。
当时,高固和国书都对楼令进行过试探。
有胆子试探,自然是因为晋国看上去在苦撑,搞得齐国都快忍不住想直接对莱国动手了。
近两年局势的变化太大,晋国连续击败楚国,使得晋国进入如日中天的巅峰状态。
晋国不需要拿出太多的力量去跟楚国较量,齐国自然不敢对莱国动手了。
毕竟,晋国一直在防着齐国,怎么会允许齐国吞并莱国呢?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齐国君臣一直在庆幸当时有忍住,没有再试探晋国,要不然恐怕是要大祸临头。
“晋卿……”高固实在搞不懂楼令提这件事情是什么意思,说道:“是有那回事。”
楼令一本正经地问道:“莱国还在继续袭扰你们的边境吗?”
霸主国过问一众小弟面临的状况本就是天经地义,只是晋国的卿大夫过问齐国内政,一直很被齐国君臣所抗拒。
高固下意识要回避话题,看到楼令那一脸的正经,想到了什么吞咽一下口水,小心翼翼地说道:“仍是时不时侵扰我国边境。”
“东夷之人,心智丧失,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楼令相信高固能听懂自己讲这句话的意思。
高固当然听懂了,只是内心里非常的迟疑。
“什么意思,是在钓鱼,还是动用私军数量太大,想要从齐国谋求好处?”高固很难不这样想,拿定的主意是绝对不上当。
再强调一次,晋国当前处在极为强盛的阶段。
因为晋国过于强大,必然使得所有国家小心翼翼。
一直被晋国提防的齐国尤其要谨小慎微,要是被晋国钓鱼执法,到时候哭都没有地方哭。
高固没有接话,再闲聊了一小会,主动告辞离开了。
“倒是挺谨慎的。”楼令只是起身送到偏室门口,一点没有远送的意思。
楼令这一次是真的要放纵齐国攻打莱国,等齐国正式动手再做点文章。
届时,楼令要看看其余卿大夫的态度,要是其余的卿大夫无动于衷,接下来楼令会有更多的私心;若是其余的卿大夫反应很大,自然会让楼令联合所有卿大夫阻止齐国吞并莱国,再好好的敲诈齐国一顿。
“急不来……,做更多就要适得其反了。”楼令也知道齐国现在会草木皆兵,不敢轻易有什么动作。
晋国在“新田”集结大军,消息会传到楚国君臣的耳朵里面吗?
讲实话,由于当代对情报收集不是太重视的因素,不好进行太笃定的判断。
如果楚国君臣得知晋国已经集结大军,他们会不会北上?关于这个,还是同样不好进行判断。
在之前,楼令可以奉劝不要过早集结大军,免得惊吓到楚国,可是并未进行劝止。
楼令真的劝导的话,很大可能性会让郤锜听进去。
其实就是楼令介于打不打都可以的状态。
楚国要是头铁北上,说明楚国君臣已经做好了跟晋军交战的心理准备,那自然是两军展开交战了。
换作楚国君臣心虚不敢挥军北上?等于楚国承认不配再当晋国的对手,自此楚国与晋国的争霸正式落幕。
有没有开战,对楼令来讲都没有差别,对晋国倒是区别很大。
根据晋国各个家族的尿性,外部没有了敌人,内部就会搞事情。
不对外进行扩张?楼令随大流搞内部兼并便是,只不过楼令真不想看到这一幕成真。
要是执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楼令同样会加入进去,并且绝对比谁都要积极
“对于当代的所有人来讲,历史已经站到了十字路口,无论接下来晋国选择哪一条路,无疑都会影响到天下人。”楼令有这个清醒的认知。
要说对于晋国集结大军,感到最为需要严正对待的还有哪一个国家,一定是郑国无疑。
此前,郑国君臣得知楚国在“郢”周围集结将近三十万大军,听到消息的瞬间差点就尿了。
先不管三十万都是什么成份,那可是三十万的大军!
郑国全国才多少人?他们被晋国占去北部一片地盘之后,全国人口减少了将近八万,之前约是有九十万的总人口。
不管是现如今的八十万左右人口,还是此前的九十万人口,楚国一下子集结三十万大军,对郑国君臣就是最大的惊吓。
天下局势到了当前的状态,郑国继续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来回晃荡,跟在找死差不多,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必须选一边站稳。
楚国没有集结出三十万大军的话,郑国君臣很容易选,选占据优势的晋国便是。
等楚国集结出三十万大军,郑国君臣又要面临选择,并且选了之后不好再反悔。
这一次,晋国在“新田”郊外的阅兵,没有郑国的代表在场。
要是有郑国代表见证“新田”的这一次阅兵,他们会很好选,直接选拥有三万以上披甲之士的晋国就可以了。
因为没有郑国的代表参与,再由于楚国集结了三十万的大军,接下来郑国君臣怎么选,完全看有没有见证晋国阅兵的他国之人告知郑国君臣。
将大军集结起来的晋国君臣,进入到商讨什么时候出兵的阶段。
“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尽早做决断最好。”中行偃表达出想法。
士匄接话,说道:“既然集结大军是为了跟楚国交战,不如提前南下?”
随后,两人有那么点一唱一和的意思,跟唱戏区别不大。
楼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反应过来,心想:“这么看,荀氏和范氏结盟了啊。”
不是荀氏和范氏宣布结盟,他们当前可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只不过,荀氏和范氏的联动太明显,没有公开结盟之后的公理论常压着,互相之间一定是达成了战略同盟。
有没有正式公布结盟的区别是什么?就是有没有正式公开结盟,互相之间要不要承受背叛之后失去信誉的代价。
没有宣布结盟,背叛就是坑人。
宣布正式结盟再背叛,失信于天下人,有黑历史以后,很难再取信他人,再寻求结盟必然使得对方深思与忌惮。
“我竟然被排除在外?”楼令觉得荀氏和范氏在找死。
并非楼令被排除在外,怀恨在心才发出诅咒。
天晓得中行偃和士匄在想什么,明明四个卿位家族正处在平和的阶段,互相之间并没有互相针对。保持这样的局面不好吗?非要搞隐性的联合,不等于逼郤氏或楼氏采取一些动作嘛。
只是站在荀氏或范氏的立场一想,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郤氏本就强得过份,楼氏世子娶了郤氏宗主的闺女,双方瞬间变得更加亲密,哪可能不让荀氏和范氏产生紧张感。
很直接的效应就是,荀氏和范氏可能在暗地里结盟,亦或是两个家族产生默契,互相正在迅速靠拢,寻求更大的安全感。
互换立场去进行思考,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事情,是不是立刻就能够找到原因了?
楼令看到郤至对自己含有深意地笑了笑,回应了一个同样有深意的笑容。
“下军佐?”郤锜想知道楼令对于出兵的意见。
楼令立刻说道:“等郑国做出选择。”
关于对待郑国的态度,楼令一直是坚持不变。
在刚才,中行偃和士匄的态度是尽快出兵南下。
“楚国弄出来的声势很浩大,我们在楚国出兵北上之前抵达郑国,众诸侯得知会更加尊重。如果等楚国大军压境,届时郑国投降,对我们的名声有损。”中行偃这样说道。
楼令很奇怪地看着中行偃,说道:“我们很需要诸侯尊重吗?只需要让他们感到敬畏就可以吧。”
说得好像诸侯敢随意忤逆晋国似得?
现阶段的晋国,相反会很愿意看到某诸侯脑子发昏才对。
中行偃当然知道不需要诸侯尊重,只要他们听话。
并且晋国完全有那个实力,强压诸侯乖乖听话。
楼令又说道:“郑国一再降而复叛,不具备任何信任的必要,更没有让我们珍惜的价值。”
“我明确说吧?还是那个意见,必须要对郑国进行试探。要是郑国敢再次背叛,灭其国祚,占其土地,夺其人口,用来壮大晋国。”楼令说得很坚决。
士匄弱弱地说道:“多少还是要在乎诸侯的态度吧?”
楼令看着士匄,问道:“他们敢反抗?”
士匄“呃”的一声,看上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听我的。”楼令再次展现出明显的意图,说道:“不用去在乎诸侯会怎么看,有机会就吞掉郑国。只要我们变得越来越强,诸侯只会忍气吞声,再表现出对我们的更加巴结。”
一些至理名言没有被楼令说出来。
一个联盟哪怕看上去再强大,实际上一方势力就有一个想法,随时有发生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平时也少不了被掣肘。
自己强大了,有那一份实力,其他势力再不爽,他们害怕成为受害对象,只能进行极尽的讨好。
当然了,光行使霸道肯定不行。
只不过,轮到行使王道的时候,起码应该是看上去举世无敌的阶段。
等举目望去没有了吞并的价值,再玩“王霸道兼之”就行了。
这一套汉宣帝玩得极好,将有价值的土地皆尽占领,没有占领价值就收为小弟,玩起了当老大的游戏。
到了李唐时期,玩得其实就是汉宣帝的那一套主张,等没有对手之后,再玩一玩天朝上国的游戏。比较要命的事情是李隆基玩砸了。
楼令将霸道之术说得太血淋淋,搞得所有卿大夫听得极为震撼。
接受那种观念的人,脸上逐渐笑得狰狞。
听懂了却是无法接受的人,不免会将眉头皱得很深。
“就按照下军佐说得办。”郤锜一锤定音。
那一瞬间,中行偃和士匄对了一眼,能够看出对方的无奈。
看吧?
又是这样!
这让荀氏和范氏怎么可能不会感到害怕?
要是哪一天,郤氏有意对荀氏或范氏动手,或是楼氏劝郤氏对两个家族的其中一个或两家一块动手,是不是也会说干就干?
楼令在思考要不要私下找中行偃和士匄聊一聊。
以荀氏和范氏的实力,他们开始缺乏安全感,一些事情上面的反应会比较过激,实在是太容易闹出大事了。
“我要是现阶段去找他们,极可能会引起反效果。只能是他们主动找过来。”楼令心想。
在郤锜拍板之后,晋国不会提前出兵南下。
大军集结在“新田”附近,光晒太阳不是事。
楼氏率先跟附庸家族联动进行训练和操演,其他卿位家族有样学样,都城郊外每一天都变得很热闹。
在那些天里,晋君周有机会就上城墙观看,也许每一天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
“一众卿大夫,他们竟然没有提到由谁来递补卿位,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晋君周最近最为困惑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