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山里到处都是钱啊

十月一日国庆节,三舅兰忠民结婚的大喜日子。

乡下一般都是在寒冬腊月办喜事,到那时候人们都有了空闲,而且置办喜酒的饭菜也不怕坏,剩下来之后还能吃上好几天。

但是因为二舅兰四清的正式工作已经批下来,工作证拿到手了,姥爷兰春林大喜,迫不及待地要回村子里去广而告之,索性把三舅兰忠民的结婚日期提前到了十月一日。

八一第二次来到了姥姥家里。

大舅一家搬到了姥姥江桂兰屋子的北炕去住,把东屋倒出来做了新房。

新房里布置的很简单,只是贴上了大红喜字,炕上糊了花纸,放上了一对儿新做的被褥。毕竟三舅兰忠民结婚之后也只是在这里住上三天,然后就搬回镇子上去。

姥姥江桂兰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里外穿了一新,喜气洋洋地忙乎着,热情地招呼着来道贺的村人。

三道沟子的人家并不多,住的还很分散,平时没多大交往,只是见面说说话而已。但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也会主动上门来帮忙,再上一份平常的礼金,然后带着家人来坐席。

八一靠在大门口记礼单的人的桌子边,看着上面写着五毛、一块的礼金,忍不住暗暗咋舌,就上了这么一点礼钱便拖家带口地来坐席,三舅兰忠民办的这场婚礼还不得赔钱啊。

酒席掌勺的是特意从部队请假过来的寇大舅,八一一直认为部队里的饭菜就跟那猪食差不多,一定很难吃的。因为上辈子看的《炊事班的故事》里,那炊事班的士兵全都用铁锹炒菜,给人的感觉就像在搅拌猪食一样。

八一却没有想到寇大舅做了一手好大锅菜,小锅炒更是令人叫绝。就是蒸出来的馒头都比外面卖的暄软好吃,尤其是包的饺子个个如精致的小元宝,鼓鼓的小肚子特别诱人,大小基本一致,排排站如整齐的士兵。

大姐庆文革顿时来了兴致,围在寇大舅身边学起包饺子来。她很有灵性,没多久便学得很像样子了。

三道沟子坐席的人早就闻着香气吞口水了,八碟八碗一上桌,谁都顾不上互相寒暄了,只是闷头大吃,没一会儿便碗光盆光。

原想着帮忙的人最后能得到点剩菜端回家里吃上几天,今天看来是没戏了。

人逢喜事就是大气,姥爷兰春林大手一挥,现让寇大舅又做了几道大菜分给了来捞忙的人,把捞忙的人高兴的什么似的。

家里远道来的亲戚有点多,寇大舅一家子七八口人,寇大姨家里十多口子人,再加上八一家里七口人,小姨家里五口人,还有一些从挥发河村里来的和兰春林关系处的好的人。挥发河村里人吃过午饭就往家里赶了,寇大姨好不容易来一趟,要住上两三天,姥姥家里根本住不开,连小姨一家子都被姥姥撵回家去了,要不是老妈兰花做一手好菜,能给寇大舅打下手,也被姥姥撵走了。

八一姐妹没有走,只好出去找宿住了。

她们姐妹四个被安排到了三舅妈的娘家老谢家,谢家离兰家大约有半里路。天还没有黑,家里闹哄哄的,姐妹几个便提前跑了过去。

八一走进院子,便看到谢家院子里搭的架子上放着一个个笸箩,里面有红通通的五味子、半干的黄芪、暗褐色的红景天、还有一些黄玻璃树皮。

乖乖,这黄玻璃皮可是好东西啊!

上辈子曾经听二姐庆文林说起过,她在师范学校有个同学,在上学期间专门到林场去扒这黄菠萝树皮卖,一斤能卖十多块钱,赚了五六千块钱,在学校里可是风光的很。

要知道那可是在八十年代中期,还没多少万元户呢,一个学生就有了那么多的钱,实在是令人羡慕。

不过好像是听说后来国家出具法令,禁止随便剥取黄玻璃树皮了,如果被抓到是要判刑的。

貌似这树皮不应该在这个时节剥吧?不然的话到了冬天不得冻死啊。

谢老太太看到八一站在晾晒黄玻璃树皮的笸箩前发呆,走上前笑着问道:“小丫头看什么呢,你认识这是什么?”

“树皮啊。姥姥,剥了皮之后大树不就死了吗?”八一扭头问道。

谢老太太笑了:“这个是俺们放了一棵自家种的黄菠萝树,把皮扒下来了。”

八一问道:“为什么要放树?那多可惜啊。”

“黄玻璃木做出来的家具可好看了,这不是你三舅母结婚,给她做陪嫁的家具嘛,就放了一棵树,夏天时就放倒了,才把皮拔下来。听人家说这树皮是药材,我把它再晾一晾,等有空拿出去看看能不能卖钱。”

八一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难怪自己今天看到那个炕琴上的花纹那么漂亮,原来是用黄玻璃木打的。

哎——

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这里收点药材,拿去县城的药材公司去卖呢?

嗯嗯,明天去姥姥家里和老爸商量一下。

······

翌日。

庆连山听了八一的话,摸着下巴思考起来:“是啊,你那年收人参时我就应该想到这一点的,完全可以收购一些药材拿去药材公司卖嘛。”

“要是有私人收购那价格应该更高一点儿的。”八一眨巴着大眼睛对他说。“你看我那年拿到旅大去卖的人参就挣了不少钱。”

庆连山抱着八一小声说道。“到时候我去找孙建国,那小子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省城都有熟人,应该能联系上,这个可不能随便找人,被人告了可会犯大错的。”

“咱们不会以药材公司的名义收嘛,顺便再收些单卖。”八一搂着庆连山的脖子狡黠地说道我再给姨奶写封信,问问她能不能给联系一下。爸爸,你说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