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皇甫嵩的这个安排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完美,不但能够继续进击东郡、汝南两地的黄巾,而且还可以救援卢植,可谓是两全其美。但是,实际上,只要是兵分两路,这两个效果都能达到,问题就出在人员的分工上。
以皇甫嵩和卢植的交情来说,对于这种关系到卢植身家性命的事情,皇甫嵩理应是亲自率军救援卢植,两人一旦合兵,实力势必大增,这里不单指兵力。若是一对一,两人谁都不是张角的对手,但是一旦两人在一起,张角便不是两人的对手,广宗城必然难守。
但是,人都是自私的动物,虽然两人平日里关系很好,一旦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首先选择利益,而放弃友情,这个理论无论在什么朝代,还是无论对于什么人来说,都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能够真正做到不被名利缠身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卢植虽然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并不是说皇甫嵩也能做到。
若是皇甫嵩亲率大军救援卢植,两人联手虽然能够大败张角,但毕竟河北战区是卢植主要负责,功劳大半必然都是卢植的,而且皇甫嵩还会失去扫平东郡、汝南两地黄巾军而立下显赫战功的机会。
这样以来,对于皇甫嵩而言,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战功了,但是对于卢植和杨奉却都是会因为战功卓著,而得到皇上的大肆封赏的,这个结果当然不是皇甫嵩想要的,所以皇甫嵩是不愿意放弃东郡、汝南两地战功的。
杨奉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在心中暗叹,也不能怪皇甫嵩,如果换了朱儶或是自己,恐怕也会这样去安排。但,杨奉表面上还要装作十分欣喜的样子,道:“皇甫叔父如此安排真是两边兼顾,十分恰当,小侄万分钦佩。”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即使再聪明,也还是很好骗的,皇甫嵩和朱儶两人心中都是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一个是心中窃喜,一个是暗中叹息而已。在窃喜的同时,皇甫嵩心中也是暗叹一声,贤侄,这次只能对不住了,毕竟你还年轻,以后获取战功的机会还狠多。
分工已定,三人便开始心怀鬼胎地商议如何尽早结束此地战事,本来杨奉是不愿使用火攻的,但是由于事态紧急,而且杨奉发现皇甫嵩似乎也想到了火攻这个计策,所以为了不让长社之战的首功落在皇甫嵩的头上,杨奉最终还是率先向皇甫嵩提出了火攻的建议。
“呵呵,献之的计策与嵩所想简直是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呀。”压抑住内心的震惊,皇甫嵩故意装作很轻松的样子,“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献之虽然年少,却是屡屡奇谋不断,更兼一身高超的武艺,可称得上英雄二字。”
“皇甫叔父过奖了,小侄也是一时灵感所至,才想到这个计策的。”杨奉从皇甫嵩眼中一闪而逝的震惊,知道皇甫嵩的话言不由衷,当然也是要客套一番,“此计皇甫叔父和朱大人定然也是早就想到,小侄只是先行说出而已。”
“呵呵,哪里。”皇甫嵩一笑掩盖住心中的震惊,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了个话题,对杨奉道:“只是此计有一个问题,现在多是东南风,若是使用火攻,我军则也是难逃大火被烧的命运,所以嵩才迟迟没有提及此计。”
朱儶也是点点头,说了一句:“正是如此,这个波才似乎也是知道现在都是东南风,所以才敢如此大胆地将营寨选在草树密集的五羊坡。”看来,朱儶也是早就想到了使用火攻的计策,只是和皇甫嵩一样的担忧,才没有向皇甫嵩提出此计。
杨奉这下子再也不敢小瞧眼前的皇甫嵩和朱儶这两个汉末的名将了,虽然朱儶曾经被波才大败过。既然自己已经提出了这个计策,当然也不能就此承认自己虑事不周,只能硬着头皮道:“小侄来时正巧遇到当地一老农准备逃荒,得知此地在这个时节,也会偶然刮起西北风。”
皇甫嵩甚是奇怪,问道:“献之如何知道波才会将大军驻扎在我军东南方向的五羊坡呢?”
杨奉没料到皇甫嵩竟然会有如此一问,差点回答不上来,幸好杨奉反应够快,灵机一动找了一个借口搪塞了过去:“小侄曾听家师教诲,为将者无论到达何处,首先必须先行了解当地的天文、地理,如此一来,胜算则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