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伯识不妨说说,那些诸侯可以识破袁绍之计?”
徐宣道:“其实主公心中早有答案,不知和宣所想是否一致。衮州曹操、豫章孙坚、北平公孙瓒,还有那个大耳朵的刘备也能识破,不知宣说的对不对。”杨奉含笑点了点头道:“伯识所言正和奉心中所想完全一致。”
郭嘉这时道:“主公,袁绍现在已经兵发司州,我们的计划也该开始实施了,不然还真可能让袁绍钻了个大空子呢。”
杨奉点点头道:“不错,此次换州之事定然会让袁本初抱着脚丫子嚎啕大哭三天。”
众人见杨奉说的有趣,都不禁大笑起来。
这次的换州之计乃是出自郭图的手笔,就在杨奉给袁绍回信后的第三天,杨奉的情报人员亦是已经得知了这个信息,并飞鸽给了杨奉,杨奉也不禁对郭图刮目相看起来。这次的换州之计绝对算是极为高明的计策,只不过遇到的却是手下有着郭嘉、徐宣这样超级谋士的杨奉,就注定了郭图这次计策的失败。
且说,袁绍在司州一路开进,所过之处的“黄巾军”无不望风而降,不到半月,袁绍就已经占领了司州的大半,正当袁绍志得意满的时候,忽然从冀州传来一个令袁绍跌破眼镜的消息,冀南百姓几乎一半不愿搬迁。
原来,袁绍出兵的时候,曾和留守在冀南的沮授有个约定,一旦袁绍占领了司州的过半地方,便会给沮授传信,让他开始进行百姓的搬迁工作。这样的话,当袁绍占领司州的时候,百姓也就般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杨奉也只能是吹胡子干瞪眼了。
没想到的是,袁绍大军出发没有几天,冀南百姓不知是被谁煽动的,都知道袁绍准备让冀南的百姓全部搬迁到司州那片不毛之地,这本来就使得刚刚稳定生活的老百姓很不乐意,也难怪,住的好好的,谁想没事搬家玩呀,俗话说的好:乡土难离。
正在这个时候,冀南又平空出了一个谣言,那就是冀南五郡将有镇北大将军领青州牧、冀州牧杨奉杨大人接掌,而且,另外一个消息是,杨大人一旦接掌冀南五郡,对于冀南五郡不愿搬迁的百姓,将给予免除一年税赋的好处。
这个消息能不让冀南百姓动心吗,本来就不愿搬家,再加上这一年的税赋,更何况他们久闻这个杨大人还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这下子冀南百姓真是炸了窝了。邺城百姓纷纷跑到沮授家门口,冀南各地百姓也纷纷拥到郡守、县令府门口,强烈要求不搬家。
沮授当然知道百姓是兵粮之根源,好说歹劝,又私自做主,拍拍胸脯给出了一个比杨奉的条件更加丰厚的条件,就是凡是愿意搬到司州的百姓三年之内的赋税是冀南的半数,这才勉强使得冀南百姓有一半愿意搬家。稍微喘口气的沮授不得不佩服杨奉的这一招对袁绍来说真是致命一击,看来夺取司州之后,若是拿不下豫州或雍州,袁绍就再也没有和杨奉抗衡的实力了。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差点吐血,破口大骂杨奉,想下令让沮授将冀南百姓强行迁到司州,但是被逢纪苦苦劝下:“主公,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主公真的将冀南百姓强行赶到司州,只怕民心全失,和董卓无疑呀。”
袁绍想想后果,终是没有下这个命令。
就这样,袁绍虽然得到了司州全境,却因此损失了冀南半数的百姓,差不多有一百多万。而杨奉却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冀南五郡,从而掌控了整个冀州,真正成为了镇北大将军领青州、冀州牧。
袁绍此人乃是睚眦必报之人,这次的换州计划让袁绍吃了一个哑巴亏,看似占据了司州全境,却损失了冀南一半以上的百姓,袁绍真是有苦说不出,而且经过这次的换州,袁绍根本没有了同杨奉相抗拒的实力,必须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所以对于这次的暗亏,袁绍也只能选择默忍了。
但是,袁绍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虽然目前不适宜和杨奉直接开战,但是袁绍却可以怂恿其他人对杨奉暗下黑手。袁绍首先想到的就是已经拥有了整个衮州的曹操,并且拉拢曹操成为自己的盟友也是袁绍一直的愿望。
献帝被董卓害死,李郭二人新立刘浩为帝,并不能让天下诸侯信服,袁绍便是其一。为了掌握政治的主动权,恢复以往成为关东联军盟主时候的荣耀,袁绍在许攸的劝说下,准备另立皇帝,然后再以奉旨讨逆为理由出兵雍州。
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立刘虞为皇帝可能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所以袁绍便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袁绍首先给曹操写信,希望曹操能够支持他。
没想到曹操回信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当初之所以起兵□□董卓,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是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是代表了天下人。如今皇帝虽然幼弱,更是李郭二人所立,也为奸臣所控制,但其却也是高祖之后,刘氏血脉,而且皇上又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如果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向北边迎立刘虞,我曹操却自愿尊奉西边的皇帝。”
接到曹操的回信,袁绍心中勃然大怒,没想到曹操有了实力之后竟然也敢对自己唱高调,并且不遵循自己的意思。冷静下来之后,袁绍又想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毕竟是一家人,袁术应该会支持自己,于是袁绍也给袁术写了一封这样的信,希望袁术能够支持自己。
袁术本来就暗中怀有当皇帝的野心,对于长安城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喜不已,岂能同意袁绍的想法,何况国家有一个像刘虞这样年长英明的皇帝对袁术是很不利的,于是袁术表面假托君臣大义,拒绝了袁绍的建议。
但袁绍仍然不死心,再次给袁术写信,说道:“如今西边名义上有一个年幼的皇帝,乃是李郭二贼为遮天下耳目所立,其是否为刘氏宗亲尚未可知。公卿等朝臣都在李郭二人掌握,性命旦夕不保,自然谄媚李郭二人,不敢反对,是以我等如何能相信他们!只要我兄弟二人派兵去守住关口要塞,自会把他们全都困死长安而不得出。我们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皇帝,就可期望过上太平日子,贤弟为什么迟疑不决?再说,咱们叔父全家被董卓所杀,贤弟难道不想想伍子胥是怎样为父兄报仇的,难道可以再向董卓老贼的部下所立的这样的皇帝称臣吗?”
袁绍袁术虽然是弟兄二人,但是袁术的心思袁绍又岂能猜得透,袁绍心中可是万万没有像袁术那样的大逆不道之心,更不会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早就心存了自己当皇帝的念头,所以也就注定了袁绍这次的孤立无援。
袁术对袁绍看似忠心的主张不屑一顾,回信说道:“皇帝职明睿智,有周成王姬诵那样的资质。贼臣董卓乘国家危乱之时,用暴力压服群臣,这是汉朝的一个小小厄运,你意说皇帝‘没有皇家血统’,这岂不是诬蔑吗!你还说‘叔父全家被杀,难道可以再向董卓老贼的部下所立的这样的皇帝称臣’,这事是董卓部下做的,岂是皇帝所为乎!我满腔赤诚,志在消灭铲灭李郭等乱贼,不知其他的事情!”得到袁术的又一次拒绝,袁绍仍旧不死心,竟然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虞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虞之清正忠心乎!”刘虞坚决拒绝。无奈之下,袁绍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在袁绍的多次逼压之下,刘虞甚至于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袁绍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