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殊不知,冯氏心里丝毫没察觉到慕峰的情绪变化。

在她眼里,自己对渔儿一如既往地冷淡,并没什么不同。

如果非说有变,那变化之人怕是慕峰吧。

“就这样定了!明日一早,我就安排人送渔儿到书院去。你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就好好歇息吧。”

话毕,慕峰转身离开冯氏的院子,径直去了书房。

本是京城中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平阳侯慕峰独宠冯氏,未曾纳过妾,可如今,慕峰心中烦躁,毫不留情地离去,留下冯氏一人面对头痛与渔儿带来的烦恼。

冯氏心中怎能不恼不急?又怎能不把这些苦楚归咎到慕渔身上?

而此时,被冯氏怨怼的慕渔,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

次日清晨,慕峰让慕庭文受罚,又命慕渔上学堂的消息,迅速在侯府里传得沸沸扬扬。

老夫人刚睁开眼,刘嬷嬷就来搀她起身。

“老夫人,您说咱渔小姐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好事一桩接一桩的。”

老夫人眼神犀利地一转,随即摆了摆手。

“好事?好事坏事,向来如影随形。这世上有纯粹的好事吗?”

“昨天那渔丫头那档子事儿,北苑闹得沸反盈天,南苑那头也知道了吧?”

老夫人瞥了眼桌上准备好的早餐,端起了小米粥轻轻抿了一口。嗯,今天这粥,味道似乎淡了些。

“南苑?”刘嬷嬷愣了愣。

平阳侯的府里,实际上是分两苑的。

北苑住着慕峰夫妇,而南苑,则住着二老爷慕霖和他的二夫人。

这位二老爷并非老夫人的亲子,而是太老爷与侍妾所生的庶子。

约莫十年前,慕峰受伤不宜再上战场,侯府与军队的联系便随着他转任文官而日渐疏远。

老夫人实在舍不掉侯府当初在军里面的势力,就让这二老爷慕霖挑起了这份重担。

慕霖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男人,尽管比不上昔日英勇的慕峰,更无法企及已故太祖父的风采,但他这些年驻守边疆,好歹在军中攒了些许话语权。

只是,那平阳侯的爵位终究是落在慕峰名下,与慕霖关系不大。

慕霖与夫人章氏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慕平涛效仿慕武安,也前往文彦洞的书院求学,心心念念要在科举中拔得头筹。

幼子慕书翊与慕庭文年纪相仿,相继进入应天书院深造。

女儿慕珠云则与慕嘉和一同在家族的书院研读,事事都想争个高低。

老夫人通透明达,一眼便看穿南苑这些孩子的攀比之心,他们暗暗憋着一股气,想证明南苑并不逊色于北苑……

对此,她乐见其成。

人嘛,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不断进步,无论南苑北苑,都是平阳侯府血脉,谁能让侯府增光添彩,她都欢喜。

就连平日里不起眼的慕渔,她也开始正视起来。

然而,刘嬷嬷却不解,老夫人突然提南苑何意。

老夫人放下碗筷,拿蜀锦手帕拭唇,缓缓道:“珠云与嘉和多年来不分伯仲,现下北苑多了个渔儿,你猜她会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