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盗墓与考古【六】 因为有你温暖了四……

【其实说起来还是挺遗憾的, 这可是完整的帝后尸骨诶,而且听说万历皇帝生前腿脚有问题, 恐怕是个不良于行的皇帝, 他一直不上朝与此事也是有些关系的,他的尸骨本该提供更多病理上的或者是医药方面的研究的。

毕竟在考古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具完整的骨架,而不是一滩泥, 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结果最后连一点骨头渣子都没能剩下,确实是一大悲剧。】

原本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晕厥的朱翊钧很快便醒了过来,结果一清醒就听到天幕在如此嗟叹,差点又晕过去。

一点骨头渣子都没剩下?

所以说是真的把他的尸骨烧化了?

还有,天幕你遗憾的, 竟然只是没有对他的尸骨进行研究,论证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个残废?

你们到底对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有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其他朝代的有自己思考的皇帝也纷纷陷入了深思。

他们原本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简单的朝代更迭, 可……

无论是哪朝皇帝当政,恐怕都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子民如此对待前朝皇帝的遗骨吧?

不然,谁知道之后自己会不会也惨遭如此厄运。

再加上天幕方才曾说, 现代人的尸骨惯例便是火化成灰。

哪个生前享受过至高权力的皇帝会甘愿放弃死后荣华?

这绝不可能。

莫非……

后世已再无帝王?

否则无法解释天幕为何可以如此轻飘飘地点评他们,并无差别地对所有皇帝开炮, 显然是没有任何的掣肘。

可没有帝王,那又是怎样的时代呢?

他们想象不出来。

此外, 什么叫在考古的时候得到一具完整的骨架便已不算易事了?

化为泥?

开玩笑,他们可是真龙天子, 怎么可能化为一滩烂泥呢。

【不过在那个高举“砸烂一切旧文化”的时代, 在一个群情激昂的时代, 万历皇帝作为旧文化的领头代表,会落得如此下场,并不算意外。

只能说, 万历皇帝自己上赶着卷进了时代的狂潮之中。】

朱翊钧:???

什么叫他上赶着卷进你们的时代狂潮?

是你们执意要闯进他的地宫,焚烧他的尸骨,还扔了他的棺木,毁了他的龙袍。

他什么也未曾剩下。

没想到自己荣华一生,至高无上,死后会遭如此羞辱。

他气急败坏,怒喝道:“朕要重新修陵。”

定陵,太晦气了。

这次一定要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定陵之事轰轰烈烈,大家各地积极响应,将目光放向了自己辖区所在的汉陵、唐陵,甚至清陵,也想要加入这样的大军。

可考古学家已然看到了定陵这样惨痛的教训,赶紧上报制止此等风气。

从此中国考古学界多了一条独特的规定“不主动发掘帝陵”。

其他皇帝之陵寝得以保全。

让我们一起高呼一声:“感谢万历。感恩定陵,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已经知道这个万历是什么下场的各位皇帝听说后代人将目光放向了什么汉陵、唐陵,虎躯一震。

他们可不想化作山间的一缕清风啊。

听到后半句,总算是放下心来。

天幕说得对啊。

虽然这万历是个败家子,还有可能是导致王朝没落的罪魁祸首,但这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就此宣布,就算是败家皇帝,他也是败家皇帝里最让大家有好感的一个!

可真是救了他们一命呢。

朱翊钧:……

所以倒霉受伤的,只有他一个是吗?

难道这世间还真有报应不成?

他摇了摇头,将自己突如其来冒上心头的想法抛诸脑后。

他可是天子,区区一个臣子,也妄图报应到他的头上吗?

这世间暴君多了去了,他自忖自己也不算是最差的那一批,为何他的定陵如此倒霉,他的尸骨如此冤枉。

【只能说,还好挖掘的是定陵。想想当时定下的对象如果真是明长陵或者更有甚者,万一当时牵头的是个唐史专家呢?

无论是挖昭陵还是乾陵,都是我无法想象的可怕后果。

如果一定要付出试错成本才能推动制度发展的话,那只能说,还好是定陵,这是一个我们勉强能够交得起的学费。】

朱翊钧:???

你们礼貌吗?

什么叫还好是定陵?

他的定陵不比任何一个帝陵差好不好!

简直要被这大逆不道的天幕气死了。

他要毁了这天幕!

这下全天下都知道当政的不是什么好皇帝,结果还让人掘坟辱尸了。

他颜面何存?

可惜朱翊钧注定只能是无能狂怒。

天幕是投屏,没有实体。

朱棣深以为然。

没错没错,毕竟当时他们的目标真的是长陵啊,差点他和自己心爱的皇后的尸骨就要遭受这样的待遇,这可真是飞来横祸。

这子孙虽不顶用,但也勉强能接受吧。

你祖宗我原谅你亡国的一半责任了。

【但我们虽然不发掘帝陵本陵的地宫,对周围还是可以好好勘测一番的嘛,也能收获不少呢。

譬如,在据说还要持续上百年的秦始皇陵的周遭陪葬坑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者发现了刻有“丽山园”铭文的铜钟以及“丽山”字样的陶器,我们可以确定,秦始皇陵借山名为陵墓之名,是真的叫丽山。

我们也慢慢可以推知整个秦始皇陵的大体构造。】

始皇帝很困惑。

他的陵墓建都没建这么多年,你们怎么发掘个陪葬坑要发掘上百年啊?

这都是什么效率。

算了,他很安心。

那至少上百年内你们应该是没空觊觎他的地宫了。

想想被效率高的那个皇帝,他觉得现在慢一点也挺不错的。

【自秦汉沿袭下来的陵旁建寝殿的制度也为我们考古提供了很多的工作量,如今对历代陵园的调查和考古已经成为了目前帝陵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说,我们大汉金猪同志不仅给自己的茂陵建了寝殿,他甚至还没忘建一堆娱乐场所,什么白鹤馆啦,什么驱驰走马之馆等等,我们都已找到它们曾经的位置,证实了这一点。

五十三年,确实足够汉武帝干很多事嘛。】

刘彻:……

你们自己都说了,他们事死如事生。

他给自己建点休闲娱乐之所很奇怪吗?

难道灵魂就不需要娱乐设施了吗?他不信。

其他人不建是他们傻,太死板。

总之他本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也不承认。

【总而言之,自从定陵之后,我国的田野考古只有两个姿势,一个是抢救性发掘,另一个则是保护性发掘。

抢救性发掘,主要就是针对像如今基建时一铲车下去铲出个古墓啊古城之类的情况,对此进行临时性的紧急挖掘,抢救文物。

而保护性发掘呢,则是针对仍旧有之的盗墓现象或其他人为情况,导致墓中的文物受到了一些伤害,对此进行保护性发掘。】

朱翊钧表示,天幕说得很一本正经,可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靠他的定陵换来的,他就悲从中来。

你们后世之人简直没有心。

他就这么被人遗忘了是吗?

哦,不,没有遗忘,还记得感谢定陵的付出呢。

更生气了。

【但要不怎么说万历倒霉呢,其实但凡万历再撑上十几年,可能大家也没这功夫来挖定陵了。毕竟中国古都地底下比地上面热闹,一经破土动工,考古队就得跟救火队一样到处救火进行抢救性发掘。

光是连进行抢救性发掘都来不及。】

朱翊钧:……

这个事情他自己能控制吗?

如果可以的话,别说再撑十几年,他就是撑上几百年也绝对不会让你们这群人进他的地宫!

【讲个笑话,西安小挖出小墓,大挖出大墓,还有可能大墓叠小墓。西安基建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都仰赖地下的祖宗们拖后腿。

但如果你建了栋楼,竟然什么都没挖出来,那说明这里风水肯定不好。】

西安?

这个地名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倒是没听说过,但怎么听着跟长安有些相似呢。

毕竟长安也在帝国偏西的地方嘛。

而且这么多墓,想来古代也不应是个岌岌无名的城市吧。

【但是定陵的功劳却也不止于此,那个震惊世界的马王堆考古过程中,也吸收了很多定陵考古的经验,并最终成功避开了定陵的下场。

虽然也同处一样跌宕的时代,但正是有定陵的前车之鉴,马王堆才能获得截然不同的命运,虽然过程中仍旧曲折,犯了些许小错,但到底无伤大雅。】

马王堆?

是那个马殷父子的墓吧,瞧着像马鞍的那座高耸墓穴。

朱翊钧没想到,他在天幕心中比不得功盖无上的祖宗就算了,怎么连个岌岌无名,从来没当过枭雄的人的墓都比不过?

真是颜面尽失。

他没有要为马王堆趟路的意思。

【当然,作为西汉早期生活的百科全书,马王堆汉墓人家自己也争气,一鼓作气,出了个惊天动地的千年不腐女尸,从此数十年如一日的引发无数人的遐想,这不比帝王尸骨香?

自然格外重视。】

朱翊钧:???

其他朝皇帝:!!!

不腐?!

竟真能有千年不腐之人?

这是何玄妙的术法?

他们也想要啊。

刘彻先听到西汉心情一震,他确实也心动了,而且根据天幕所说,自己所处的年代,便应当就是西汉无疑。

不过已经被天幕教育出条件反射,刘彻心底先留了几分怀疑。

毕竟天幕自己听起来是不信世上真有鬼神的,如此大大咧咧说出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再者说,如果真的有这样玄妙的术法,那此人怎么还是被挖出来了呢?

好像不腐地被挖出来,更不是什么好事。

但不管怎么说啦,哪怕人死之后当真没有另一个世界,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肉身不腐。

搬个坐垫来听听。

怎么个不腐法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