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仁厚好圣孙

朱济熺凭着记忆向奉先殿走去。

历史中的朱济熺因舍不得疼爱自己的皇爷爷,而不愿离开应天(南京)前往在太原就藩的父王朱棡身边。

引的朱元璋震怒,并对朱济熺父子猜疑。

太孙孱弱,嫡孙不愿离京,意欲何为。

东宫,帝国储君之居所。

妇人听过宫女的禀报,屏退左右,不悦道:“还真是福大命大,居然活了过来,好在,皇上已经下旨,责令晋王召世子归国。”

殿中的俊朗青年,露出不解之色。

“母妃,晋世子素来与儿臣交好,何至于此,再说他也威胁不到儿臣。”

青年正是大明的太孙,朱元璋选定的大明皇位的下一任继承人,朱允炆。

吕氏看着还未成熟起来的朱允炆,多了几分担忧之色。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哪有手足情义可言,你二叔、三叔、四叔、五叔,均为塞王,

是你皇爷爷嫡子,手握十数万兵甲,你登上帝位,他们联合起来,你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朱允炆回道:“想来皇爷爷自有考量。”

吕氏摇摇头,知道自己的儿子此刻还很稚嫩。

至尊之位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相辅相成。

朱元璋对昔日起家的老兄弟们没有一丝纵容,轻易挥下屠刀。

但对有血脉相连的儿孙们无比信任,相信他们会替自己守护好大明。

吕氏眼中闪现出几丝狠辣之色,“若你父亲在,你的几位叔叔自不会成为威胁,

但如今你皇爷爷诛尽淮西勋贵,宫中有流言,说你皇爷爷此举是为你清除威胁,其中就有你几位叔叔与几位嫡世子的亲族,

这笔债,他们只会记在你的身上。”

“那母妃,我们这般,会不会惹得皇爷爷生气。”

“这些事由母妃来做,允炆,你只管做好你的忠孝仁厚好圣孙,陪着你皇爷爷便是。”

吕氏自信,凭二十年的宫廷经验,和太子正妃的身份,

如今又是皇太孙的母妃,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孩儿明白了,母妃。”

朱允炆起身告退。

朱允炆明白,这个时候,他该去皇爷爷身边陪着。

好让皇爷爷知道,将来对自己皇位威胁最大是叔叔们儿,而不是士林勋贵。

“允炆。”

朱允炆停步,回首看向吕氏。

“记住母妃的话。”

“孩儿谨记。”

吕氏望着朱允炆的背影,思绪回到十几年前。

若不是自己设计害死常氏和嫡长子朱雄英,又何来自己太子妃的身份,

又何来允炆你的太孙之位。

儒家思想,讲究正统,嫡,大于一切。

朱标在,

嫡长子一脉,无人可撼动。

可惜,朱标这位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薨的太早了。

朱元璋的其他嫡子嫡孙,自然成为吕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其他诸王,如湘王朱柏,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

都出身于洪武之后,在朝中无任何根基,构不成威胁。

即使再有才能,不过庶出。

封建礼法,大于一切。

庶就是庶,嫡就是嫡。

即使有能力夺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庶王敢起兵,天下诸王皆反。

“臣朱济熺,叩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伸出苍老的手掌,想扶起跪倒在殿中的朱济熺。

可听到臣字,年迈的身躯顿住。

“这孩子是在埋怨咱啊!”

“咱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社稷百姓,伤了这孩子的心。”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

身为龙孙,怎可不懂亲情重,江山更重的道理。

问:“济熺,你这是要向咱替永平侯、颖国公两族求情嘛?”

“皇爷爷!”

咚!

朱济熺眼含热泪,叩首。

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一声皇爷爷,拉近爷孙二人的感情。

“孙儿想,但是不能。”

“不能,还是不敢?”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盯着朱济熺问道。

“孙儿伤心,难过,只因颖国公傅友德是孙儿岳丈,永平侯谢成是孙儿外公。

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傅友德、谢成违法在先,皇爷爷依律处置,皇爷爷无错。

孙儿知道,皇爷爷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为了江山社稷。”

朱元璋眼中露出些许精光,没有白疼这孙儿,招手道:“来,到咱身边来,给咱说说为啥不能。”

朱济熺起身,上前,坐于榻角一侧。

朱元璋威严的脸上闪过一丝欣喜。

都道皇帝万万年,可有哪个皇帝活过百年。

皇帝也是人,也会老,也有感情,也需要亲情。

朱元璋是皇帝,平日里又对儿孙严苛。

故儿孙们在朱元璋面前都十分恭敬,哪敢同坐一榻。

朱济熺行礼道:“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洪武以来,皇亲国戚,朝廷勋贵,恣意妄为,吞并土地,各州县官员贪污成风。

经此数年,届时流民遍地,大明的江山,如此稳固。

如孙儿岳丈傅友德,已封公爵,世袭食禄三千石,良田千倾,有诸多特权加身。

可仍不满足,竟奏请皇爷爷索要怀远良田千亩,吞并百姓良田,让治下百姓无田可耕。

傅友德所为虽不致死,但大明初立,乱世需用重典,违法者当罪加一等。

北元还未扫除,若加内患,大明江山危已。

故皇爷爷无错,孙儿身为皇孙,不能求情。”

“好孙儿,好孙儿,济熺,你说到咱心里去了。”

朱元璋脸上露处慈祥和蔼的笑容。

看来这大孙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番苦心培养。

外人都说咱嗜杀,翻脸无情,可谁又懂得咱都是为了天下黎民,咱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

这倒不是朱济熺的虚妄之言。

明史清修,朱元璋绝不是后人史书中记载的那样。

怕人谋反,胡乱猜疑,诛杀元勋。

朱济熺知道,像朱元璋这样苦哈哈出身,

在没有士族,门阀的背景下。

单枪匹马,赤手空拳,从尸山血海中打下大明万里江山,

最见不得穷人受苦,受欺负。

对于官员的贪婪和贵族的骄纵不法,深恶痛绝。

明初,朝廷启用大批前元的官僚。

这些官僚在前元什么样,在大明依旧什么样。

蒙蔽圣听,结党营私,吞并良田,欺上瞒下。

跟随朱元璋打江山的兄弟们,大多出自不同的利益群体,

功成后,要爵要官,要良田,要矿产。

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如何忍的了。

最简单明了的处理方式,杀。

浙东集团,淮西集团,杀。

什么法不责众,杀。

一千人,杀。

一万人,照杀无误。

简单粗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洪武四大案中,

洪武九年的空印案,

洪武十二年的胡惟庸案,

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

皆是如此。

此三案中,朱元璋未曾杀过任何平民百姓,杀的都是贪官污吏,皇亲贵胄。

唯独洪武二十五年蓝玉一案,朱元璋为了太孙朱允炆。

挥起屠刀,诛杀了自己于洪武后期一手扶持起来,只臣服于常氏一脉的蓝玉一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