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小惊喜

朝廷的科举,设置了诸多条条框框,尤其是身份限制,格外严厉。

商人家的蠢儿子想参加科举?

做梦!

犯官之后想参加科举?

继续白日梦!

小小武将家的儿子想要参加科举,先去书院读几年书再来吧。

不是书院出来的正统学子,都不爱搭理你。

同样是科举,差别之大,天下人都看得分明。

孰优孰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游侠儿,走南闯北,属于消息灵通的一群人。

他们第一次来三郡,却并不陌生。

因为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听过很多很多关于三郡的传闻,尤其是关于燕云歌的传闻。

当郡守府张榜招募士兵,欢迎天下游侠儿从军,待遇升迁一视同仁。

或许有人会怀疑,但是大部分游侠儿那一瞬间,心头都是微微一动。

很确定,是心动的感觉。

他们会怀疑天下所有人对待游侠儿是两副面孔,唯独不想去怀疑燕云歌。

三郡地盘,这些年零零总总各项措施,无一不在证明燕云歌她是个信人。

她从来都是说到做到。

无论有多少困难,终究她会兑现承诺。

心动,却还不肯行动。

还是在观望,在迟疑。

燕云歌会遵守承诺,军队里面的人会遵守规矩吗?

别上面大喊口号,下面依旧我行我素!

直到……

刘十站了出来,现身说法!

燕云歌和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刘十在游侠儿群体里面很有名。

不是一般有名,而是大大有名。

他离开游侠群体数年,但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话。

正所谓哥不在江湖,江湖都是哥的传说。

燕云歌私下问刘十,“你在游侠儿当中,到底有多大名声,多高身份?”

刘十想了想,“应该能排进前五吧!”

“为何本夫人之前不曾听说过你的名号?”

按理这么有名,市井江湖总有一些传闻。

刘十直言相告,“属下游走江湖的时候,用的是十哥这个称号。”

一说十哥,燕云歌了然一笑。

因为,很多年前她就听闻过游侠儿十哥的传闻,是个牛逼人物。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虽然有些夸张,却也能侧面反映出他的本事。

有刘十做榜样,游侠儿们再无疑虑,纷纷报名应征当兵。

平阳郡的动静,甚至吸引了游荡在外的游侠儿。

从军好啊!

如此,方能显我辈才华。

难得有个机会,不可错过。

游侠儿是一个单个个体独立的群体,又是一个喜欢盲从的群体。

只要有人带头做什么事,之后就会有一群人一窝蜂的涌上来。

这波招募新兵,除开游侠儿,还有很多良家子。

多是家中兄弟太多,田亩有限,吃饭都吃不饱,干脆出来当兵吃粮,也算是一条出路。

这些年,三郡搞识字班,大开民智。

老一辈还是老观念。

新一代年轻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想法和老一辈相比更为开明。

当兵,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当兵,是人生的新起点。

谁说当兵就没有出路?

良家子,游侠儿,这是两个泾渭分明的群体。

将来,他们将在一起当兵吃粮,成为袍泽,成为可信赖的同伴。

……

就连燕云歌本人都没想到,这一波募兵,竟然如此顺利。

原本以为能有三五千人顶天了。

万万没想到,三郡加起来,竟然募兵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这真是意外惊喜。

游侠儿就有数千,大头还是良家子。

这个结果,别说燕云歌没想到,三郡官吏个个目瞪口呆。

消息传到外面,都说燕云歌作假,天下绝无此事。

哪有良家子主动应征入伍,荒谬!

朝廷征兵,都得靠律法,强制性执行,才能有兵源。

为何独独三郡能特立独行,处处和别处不一样。

一定是作假。

一定是为了打击对手,编造出来的谎言!

外界的看法不重要。

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一次募兵,会发生质的改变。

多方搜集资料,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多年努力付出,今朝终于有了回报。”

是的!

多年付出,才能还来今日成果。

大力推广识字班,全免费。

识字班制度,基本上已经覆盖到平阳郡每个村。

两郡地盘,基本上也覆盖到了乡镇。今年就能覆盖到村落!

识字班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识字,对小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收入。

同样的店小二,识字比不识字多拿三分之一的工钱,这就是差距。

但是对于官府来说,最大的作用是开启了民智,给年轻一代人灌入了新的观念,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一点点地改变,数年积累,口耳相传,最终到达了量变。

十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扭转了想法,不再视当兵为畏途,就是希望!

成千上万的人进入识字班,大浪淘沙一般的筛选,才有了这次募兵成功。

至于质变,道路还很长且艰难,还需继续努力。

纪先生连连感慨。

“老夫真没想到,小小一个识字班,还能有如此改变。看来这个识字班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惠及更多的人。”

“正该如此!”

免费识字班花钱不多,但数量多,一村一个识字班,累计起来一年也是一个庞大的开销。

对学员是免费,教书的夫子可不能免费,得按时给夫子们发放俸禄和补贴。

有的村落太偏僻,太闭塞。

夫子们吃苦受累教书,俸禄之外,补贴必不可少。

否则没人愿意到偏远地方教书育人。

各种开销加起来,一年下来,称得上是个天文数字。

如此庞大的开销,任何一个官府朝廷,都不愿意承担。

并非承担不起。

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还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

对于朝廷世家来说,没必要。

他们不需要开启民智。

唯有燕云歌需要。

花再多的钱,即便是天文数字,这件事也要办下去。

不就是钱嘛!

她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没了钱,再想办法赚就是了。

“老夫想到了如何尽快吸收同化沿海四郡,识字班也算是个利器。老夫得抓紧时间,培养更多合格的识字班先生。”

“此事就有劳先生。”

识字班教书先生要求不高。

很多识字班结业的学员,经过职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就能担任识字班教书先生。

当然,这样的水平,只能前往偏远乡村。

繁华城镇,读书人多,要求顺势拔高。

纪先生脑子里面已经有一连串的计划,用识字班归化人心。

至于沿海四郡的世家,则需要用利益交换,利益捆绑,将大家绑在一艘船上。

……

因为刘宝顺退兵一事,萧逸得喘息之机。

南魏朝廷就有些慌乱。

战事稍歇。

南军退后三里,似乎是在等建州朝廷的军令。

侍卫营这边也趁机休整,补充兵源,将伤兵运往后方。

南魏朝廷,人心思动。

都在担心,刘宝顺退兵,萧逸没有牵制,会分出兵力援助侍卫营。

届时,这仗还怎么打?

还没讨论出一个结果,紧接着,北魏那边又有新消息传来。

刘章没死,刘宝顺重整旗鼓,再次兴兵。

萧逸被牵制在沿海四郡,动弹不得。

也就意味着,侍卫营得不到援助。

“天助我大魏!”

“此乃天意!南军应该一鼓作气,拿下燕云歌的侍卫营。没了侍卫营,她就是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虑。届时三郡都是朝廷的囊中之物。”

皇帝萧成文沉默不语。

仗怎么打,先不讨论。

眼下要紧的事情,是北魏皇帝刘章派人送来密信,试图联合南魏,一起夹击燕云歌。

只要他点头同意,刘章承诺会全力配合。

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

刘章能安好心?

早朝结束,皇帝萧成文开小朝会,召政事堂几位大佬人物一起议政。

在此之前,他已经派人给凌长治去信,走水路。

希望信件能及时送到凌长治的手中。

当着几位大佬人物,皇帝萧成文拿出北魏皇帝刘章的密信,逐一传阅。

几位臣子看完,表情各不相同。

有紧蹙眉头,有满腹诱惑,有面带喜色,也有面无表情之人。

“诸位爱卿都看过了信件,可有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陛下,此乃天助啊!老臣认为可以合作!”

“臣反对!燕云歌说起来,终归是大魏的臣子。他刘章算个什么东西,那是窃国之贼,是大魏的罪人。堂堂正统大魏江山,岂能和窃国之贼合作,荒谬!万万不可!”

“迂腐之见。眼下有机会收回三郡,甚至有机会染指沿海四郡,就因为刘章的身份,放弃天赐良机,实在是不妥。”

“敢情刘章还是个大好人,不求名不求利为朝廷打算?他真要如此高风亮节,怎么又做了窃国之贼?别忘了大魏的半壁江山就在他刘章手里攥着。他要真有诚意,主动退位,将北地归还朝廷。”

“明知不可能的事情,还要提出来,分明是成心为难人,也是成心要翻脸。眼下朝廷正和燕云歌开战,同刘章翻脸有何好处?”

“那你说说,刘章主动帮忙拖住萧逸的兵马,图的又是什么?”

“自然是为了报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