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落亭

文玉安喝的迷迷瞪瞪,沉沉的睡了一觉,再醒来时,听到文玉轩和苏正非正小声嘀咕文天佑的事情,一下子清醒了,“你们见过六叔了?”

两个人点头。

文玉安急道:“那有没有问、问小姑的事情?”

三人虽然年少,但在京城时,文天佑和苏冬青两个人感情如何还是看在眼中的,突然就和离,到现在也无法接受,只是苦于无法见到文天佑,心里的疑问就一直憋闷到现在。

两个人摇头,苏正非道:“当时来的人很多,太子也在,当着外人的面,不好说这些。”

文玉轩则道:“事情可能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玉安,你有没有觉得六叔和高英雄很像?”

文玉安被问的愣了一下,“高英雄一直遮掩面目,看不真切……不过两个人的身形倒是很像,难道……”

文玉轩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他,文玉安不由得瞪圆了眼睛。

不会吧……如果是真的,那他们岂不是跟六叔好久之前就见过了,而且,仔细想想,好像高英雄确实同小姑接触很多……

三个人正说着话,杨俊棋进来了,抖掉身上的雪,看着文玉安,道:“还以为你没醒,看来酒量见长。”

文玉安是最不能喝酒的,闻到酒味就晕头转向,听他这话,一脸无奈,“我就说那热水的味道有点奇怪……”

杨俊棋耸耸肩,“昨天睡觉冷了吗?”

“睡的人事不知,倒是没觉得冷。”文玉安说完嘴角垂下来,“俊棋,你真的不去找你们家人吗?”

杨俊棋缓缓道,“他们早就平安出城,我们已经联络过,现在已经安顿下来了。”

“那就好。”文玉轩和苏正非纷纷小心应和道。

俩人看杨俊棋的眼神有些复杂,前不久,在同蛮兵作战时,杨俊棋杀红了眼,那不要命的劲太吓人了,到现在想起那时浴血的杨俊棋,俩人都心悸不已。

慢吞吞的说完,文玉安像是突然想起来,问道:“俊棋,你听说过义军中的高英雄吗?”

杨俊棋点头,“知道,你上次不是说了,在蛮兵手里救过你们。”

“不是。”文玉安有些着急了,“我是说,他和我六叔有点像,你觉得呢?”

杨俊棋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道:“这事你们去问文将军吧,我不方便多说。”

这话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三个人登时明白过来,果然不是他们瞎猜,这里面有事!!

还没等多问,有人进门,是太子身边的人,对文玉安说太子殿下有请。

文玉安迷茫的眨眨眼,不知道为什么太子会找自己。

虽然不清楚,但文玉安还是跟着那人走了。

这时雪更大了,大片的雪花落在文玉安的唇上,化开,一片冰凉。

文玉安打了个哆嗦,紧紧身上的衣服。

他很喜欢雪,干净漂亮,踩上去软绵绵的,但却有点怕冷,曾经的冬天就是他的噩梦,险些活活冻死,后来被苏冬青捡回家,仔细的养着,那些陈年病痛慢慢没了,但对那刺骨的寒冷的恐惧,还深深的刻在骨子里。

太子临时住所跟义军其他人一样,破破烂烂,炸破的房顶随便补了补,门还是明显有些歪的。

跟着侍卫进了门,太子正站在窗前,文玉安正要上前见礼,李贤走过来,明朗的眸子看着他,“是玉安吧,醒酒了?”

没想到自己酒醉后的窘态被太子看到,文玉安脸一红,“清醒了。玉安喝不得酒,几滴就晕了,让殿下您见笑了。”

太像了,眼前这张脸实在是太像了……

而且舅舅也沾不得酒,一碰既醉,这是巧合吗?!

李贤心里汹涌澎湃,又担心会吓到眼前的人,刻意放缓了声音和语调,“不用拘谨,昨天看到你们三个,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人,所以今天找你来说说话。”

文玉安懵懂的点头。

李贤道,“从前在京城时,听人提起过你,说是聪颖,相貌出众,倒是没想到这么小的年纪还有侠肝义胆,你们这些读书人懂得天下道理,打蛮子时又身先士卒,真是我大周之幸。”

文玉安被夸的脸一红,抿嘴道:“我们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想保护家里人,保护小姑,不想让那么多人受害……”

眼前的孩子好看的过分,又乖巧老实,让人不由得心发软。

太子微微一笑,“本心之善,更是难能可贵。看你和苏姑娘那么亲近,我才知道你并非文家之人,可是家中遭了什么变故?”

“回太子殿下,玉安是被小姑捡到的,从小没见过爹娘,家中只有一个爷爷……”文玉安眨眨眼,眸子上蒙上了一层悲伤,“爷爷身体不好,拉扯我长大后便离世了,要不是小姑,我怕是早就冻死在街头了。”

见他这幅神情,李贤手动了动,还是没忍住,放在他的头上,揉了揉发顶,温声道:“让你想起那些伤心事了,是我不对。”

“没有,爷爷说我受过伤,以前的事情记的不太清了。”文玉安小幅度的摇头。

李贤的手顿了一下,“玉安,你原本的名字是什么?”

“应该是落亭。”文玉安小声道:“爷爷告诉我,什么都可以忘,只有这个名字,一定不能忘……可是我之前都不记得了,打蛮子的时候,做了很多很多噩梦,有些事情也不知道是过去的,还是做梦……”

听到这两个字,李贤脸色一变,眸子中闪过无数复杂的情绪。

落亭………

此间落亭为谁香,花开满坡琉璃梦。

这是舅舅几岁时第一次做诗,为自己的亲姐姐,也就是太子的亲娘,先皇后。

李贤至今还记得,母亲同他说这个时候的满脸荡漾的笑和亲昵,还有一个姐姐为才华横溢的弟弟而感觉到的无比骄傲。

后来名满大周的国舅爷写下了无数华美的诗句,但姐弟两个心里,那两句稚嫩而又青涩的诗,一直铭记在心。

舅舅的诗集中并没有收录这两句诗,所以,眼前的这个孩子,也并不仅仅是和舅舅长的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