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五章 朝争那点事

贾蔷一想也是,如果按照贾赦的算计,迎春是要被从贾家除名的,那就不再是贾家人,但从血缘上还是黛玉的表姐。

“嘿嘿!人家是出嫁从夫,二爷我是婚后从妻,这跟谁讲道理去。”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结果惹恼了林妹妹,被追杀的贾蔷,只好跑去糟蹋尤氏去了。

半个月后,礼部尚书亲自上表,请皇帝册立太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朝会上,双方支持者各自为自己投靠的主子争夺,贾蔷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

北静郡王看了他好几次,见他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眼珠子一转,开口道:“宁国公有何见解,不妨说出来大家听听,大吴三十多年没册封勋贵了,宁国公可是头一个啊,不该为君父分忧吗?”

这话让满朝人为之一静,水溶亲自上阵,第一个就找上风头正劲的贾蔷,的确让大家充满期待。

一直似睡非睡的贾蔷,睁开眼惊讶的指着自己的鼻子到:“北静郡王是问我?”

水溶点头含笑道:“然也!宁国公难道没有可说的吗?”

贾蔷一副诧异的样子,看了看群臣后认真说道:“贾家是开国勋贵,祖宗留下遗训,贾家子孙不得参与皇子之间争斗,勋贵就要有勋贵的样子,与国同休不是让你来捣乱的,记住一点就行,那就是无条件忠于皇上,皇上说谁是太子,那谁就是太子,其他的不许掺和。”

许多人差点当场喷血,这要不是在金銮殿,恐怕一个个都骂开了。

这是埋汰谁呢,就你不捣乱,其他人都在捣乱啊。

搞的你贾家没参与过一样,当年义忠亲王时贾家就开始参与了,后面贾赦、贾珍,不都是大皇子的党羽吗。

水溶都想当场怼他,可一想不行啊,他说的是祖宗遗训没说错啊。

不仅是宁国府,四王八公哪一家祖宗没有这样的遗训,还不是子孙为了保住富贵,不想拿命去拼,只好选择这条路了。

“好了,宁国公恪守规矩,忠君护国,就不要问他了。”

首辅叶闲一副颤巍巍的模样,出言阻止有人再问贾蔷,看向群臣再次说道:“两位皇子各有所长……”

他这才刚开口呢,临安伯出列奏道:“臣弹劾宁国公贾蔷出言不逊,我朝皇子一向仁厚,何曾争斗过,此言有污蔑皇子之嫌,请陛下治其罪。”

“我勒个去!”

本来叶闲出来重新闭上眼的贾蔷,这下又睁开眼了,看了看这位王子腾新晋的亲家无奈的摇头。

“那个临什么伯爵,你说的是人话吗?本公爵刚才说的是祖宗遗训,祖宗遗训你到底懂不懂什么意思?”

临安伯气的脸都红了,这家伙太埋汰人了,竟然把自己的爵位都不说清楚。

登时开口怒道:“祖宗遗训这样说也是大不敬!”

贾蔷忽然笑了,嘿嘿说道:“这样啊,那你先把四王给弹劾了,再来弹劾我这国公爷啊!哦对了,我记得王家祖训也是这样说的,要不你把王子腾也弹劾了?”

临安伯是太宗时期册封的勋贵,不算他们这批真正的开国勋贵,还真不知道这些开国勋贵,当年互相提携,连祖训都说的一模一样。

要知道当年八大公爵和北静郡王,那可是跟太祖皇帝磕头的结拜兄弟,跟随他们的心腹、好友,一个个封爵,自然齐心协力。

这下临安伯傻眼了,望向北静郡王,见他脸色都成猪肝色了,心知贾蔷没骗他,这下他结巴了。

“这这……老夫没听他们说……那个那个就听见你刚才说了。”

贾蔷哈哈笑起来,玩味说道:“那也对哟,那要不这样吧,你继续用这理由弹劾我,然后我借你这理由弹劾全体开国勋贵,你看行不行?”

临安伯这回快要哭了,这一军被将的,他根本不敢弹劾了,贾蔷是真干得出这事的,到时候惹众怒的是他,而不是贾蔷了。

“好了,临安伯不是开国勋贵,不知道实情,宁国公就不要咄咄逼人了,还是请叶阁老继续吧。”

水溶无奈,只好出来打圆场,好在贾蔷知道今天很重要,皇帝正等着通过册立太子的事,他自然不会捣蛋。

“叶阁老请吧,捣蛋的人闭嘴了,您继续。”

损人的话还是要说一句的,说完贾蔷就继续闭上眼神游天外去了。

叶闲看一眼临安伯,继续开口道:“册立太子乃国之大事,然两位皇子既然一样出色,那这事就是陛下的家事了,臣认为陛下自己决断就好,只要太子在这两位皇子之中,就不算独断专行。”

“胡说!天子无家事,叶首辅汝欲何为?”

朝堂上顿时争吵声四起,讲道理叶闲这话的确是不妥的,可人家知道皇帝的心思,又不想直接提出人选,这话就是最好的了。

而且他这话也能圆的过去,都说了两位皇子一样出色,只要在这两位中选择,又不是说让皇帝随意立太子。

随着争吵声越发的激烈,贾蔷终于睁开眼了,咳了一声道:“陛下早点决定吧,这像个菜市场,您说谁就是谁,说要反对,臣去京营调几千兵马进城,揍一顿就是。”

“贾蔷汝放肆!汝欲何为?”

“皇上,宁国公贾蔷有不臣之心啊,他都不在京营了,还能从那调兵马,谁给他的权利?皇上要提防啊!”

……

搅屎棍一样的贾蔷,愣是一开口就把大家争吵的话题带偏了,让那些二皇子的支持者喘息一口气,重新组织语言,等候再次战斗。

嘉正帝心知肚明,一直不说话听着那些人弹劾贾蔷,好半天了才开口说:“都安静,宁国公有权调动京营三千人,这是朕和内阁半年前决定的,并未公之于众,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有存档。”

“啊!”

这下群臣傻眼了,皇帝既然当朝说出这话,那一定是真的,他们这是白费口舌,弹劾了一个荒唐的罪名。

这事是因为当初制造水泥,贾蔷要到处去寻找矿山,给他三千兵马的调动权是为了方便他做事,并且能够保密。

可事情办完了,皇帝并没有撤销这权利,没那必要不是,贾蔷很快就南下了,撤销与否根本无所谓。  16048/9341567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