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

第二百二十八章列车为城

大军休息了一日,继续跟随瓦刺的踪迹向西而去。

在阳和卫东,与瓦刺主力相遇。

此刻的瓦刺大军正在围攻阳和卫。

阳和卫与天成卫,都是大同东北方向的卫所。将这两个卫所拔了,其他一些小堡,就不足为惧了。

除却大同西南方向的云川卫之外,大同附近的藩篱尽丧。

瓦刺未必一定会强攻大同,但摆出强攻的姿态,一点都不难。

而且比起天成卫城,阳和卫城这些城池之外,大同城却是朝廷必须保全的。也是孟瑛心中的底线。

无他,以瓦刺能力,不攻破大同,他们是在宣大站不住脚的,但是一旦攻破大同城,说不得,瓦刺大军今年冬天就不走了。

所以瓦刺大军对大同的进攻,是可虚可实的,如果真没有人来管大同,说不得也先真要碰一碰大同的城防。

但是而今孟瑛来了,也先自然有别的心思。

而孟瑛开始一路逼近也先大军,但是却是以攻为守,名为进攻,实际上却是防守。

当然了,双方的布置都会根据对方的变化而变化。

就好像此刻,也先派人送了一封书信,与一身女人衣服,给孟瑛。

书信之中写了什么,孟瑛根本就没有看,径直撕了,至于女人衣服,直接扔进火盆之中,瓦刺的使者,见都没有见一面,依旧按着自己的节奏来。

大军将外围瓦刺大军,看做无物,一步步的向阳和城而去。

但是双方外围交锋却一日比一日密集。

大量瓦刺骑兵毫不犹豫压上,而明军骑兵也猬集在一群,夹杂在大队步队之中,不敢再单独出战了。

保定侯孟瑛这一出征,一古脑将整个驰道系统给征召了。

因为虽然明军步卒之中多有战车,但是总体来说,明军有骑兵的掩护,战车作用不大,只能做为运输工具居多。

但是而今明军骑兵优势不能发挥出来,故而保定侯孟瑛为了防护需要,对战场的需求很多,但是一时间哪里有那么多战车。

唯独驰道系统这几年发展不错,奔驰在北京到宣府,从宣府到大同,从北京到大同这三条线上的马车从来不少,而且为了增加容量,驰道的马车都是双马。载重量很大,所以大军可以吃三个月的粮食,就装载马车之上,供应大军粮食。

如果没有大量马车的存在,孟瑛也不敢这样大大咧咧的行军。远远的看去,明军士卒除却一下精锐甲士,部属在关键地方之外,都没有步行的,大多都在马车之上。

而一两两马车上,固定着长矛,火铳,弓箭,一辆马车上有五六个士卒,似乎马车成为明军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甚至有一系马车上还有炮,虽然不大,但是几十步之内散弹,还是能一打一大片的。

一队队马车之间,并非严丝合缝,有一道道缺口,有的缺口有甲士封堵。这些甲士都身披重甲,长枪大刀,而甲士之前,自然是火铳兵。

这些缺口之间,也是错开的。也就是想要进去,马队必须转好几个弯才行。

这就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临阵神机营在前。

所谓神机营,固然是指三大营之中的神机营,也是指每一支部队之中的火器兵。

而这样的阵势,固然有孟瑛的功劳,更是有大明鼎鼎的神机营为班底,也打造不出来。

毕竟,马车上各式各样的火器火铳火炮,也只有神机营有这样的存活,也只有神机营有如此多的数量操作人员了。

孟瑛不过是将神机营搬打了车上。

一队队马车就好像是移动的城墙,如果瓦刺想冲到中间,虽少要冲破三道马车车队。而瓦刺骑兵只要敢进入马车车队的缺口之处,且不说伤亡如何,明军骑兵就敢反身做战。在两侧的火力夹击之下,又被马车夹逼的狭长通道之中,数量优势发挥出来,又被数面围攻,根本没有胜算。

但是孟瑛如此布置,并非没有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马。

虽然孟瑛一口气将驰道系统,哪至于其他方面的驮马,都带过来了。孟瑛全军的马匹加上数万骑兵的战马,超过了十万匹已上。

这些驮马,却不是战马。

虽然孟瑛做了很多准备,比如将马耳朵给刺聋,给马带上眼罩,但是依然不能完全保证,在战斗的时候,不会因为这些驮马的问题,弄出什么乱子来。

所以,一旦遇见瓦刺大队骑兵出现,明军第一个命令,就是停车,将驮马安置好,不允许乱动,如果非要乱动的话,就地处决了,吃一顿马肉。

不过,瓦刺军队面对这个局面,也早就有所准备了。

他们的准备不是别的,是火。

大队瓦刺骑兵在距离战车几十步外的距离呼啸而过,一根根火箭射向马车,还有就是瓦刺士卒用长索吊着一块沾了火油,或者是包裹着易燃物的石头,点燃之后,抡远甩开,然后松手,这个火球就越过几十步的空间砸在马车之上,或者是砸在马车之下。

不管是落在马车之上,还是落在马车之下,都足够给明军造成威胁。

不管是为了运输也好,还是为压仓,不让马车被轻易的推倒,外围的马车都是重载,上面多是粮食。

只是明军多用火器,军中火药的数量也是相当之多的。

不管粮食还是火药都是易燃物,即便没有砸在马车之上,如果落在马身上了,局面也没有好到什么地方去。

这些驮马不是战马,没有多复杂情况的忍受能力,一旦被火烧到了,即便是战马也很保持理智听命令。

毕竟马儿即便再聪明,也是畜生。很难抗拒本能反应的。

更不要说,瓦刺骑兵很聪明的选择在上风口进攻,只要点燃一辆马车,马车火焰就会向里面烧去。

虽然马车之间有间距,但是如果一阵狂风,说不得就能造成火烧连营的效果。

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最对射之中,反而是瓦刺骑兵吃亏比较多。

比较明军火器之犀利,远一点或许感受不到,但是阵前几十步,正在射程范围之内,更不要说,明军之中,火铳并不盛行。

即便是朱祁镇打造了不少火铳,神机营上下也都不喜欢。

并不是质量不好,比较少府出品,不仅仅朱祁镇盯着,刘定之一手负责,质量上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神机营觉得火铳威力太小了。

明军想来喜欢用炮,那种能扛着走的小炮。还有能一打一片的火箭,如一窝蜂,白虎齐奔一般。

这种作战思路,就是从这样与游牧民族对射的时候,得出的经验。在西方火铳追求射得更远,明军更喜欢打得更广的小炮。就是在这种场合之中,火炮能发挥出必火铳更强大的威力了。

当然了,明军后来有这样的趋势,也是因为明军武器装备质量越来越差劲。

火铳质量要比如虎蹲炮要差更多,毕竟火铳需要更精细一点,但是虎蹲炮这样的小炮,铸造要求比火铳低多了。

在质量上火铳更容易炸膛,但是火炮却不用了,毕竟火铳做太重,人都举不起来了,而这种小炮是放在地面上的,重量并不是那么敏感。

所以,朱祁镇命少府打出来的精良火铳,根本没有用。

双方对射了两个时辰,更有伤亡。明军看上去凄惨多了,好几辆马车起火,有好几匹驮马受惊,不过被立即杀了,没有造成更大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