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内阁人事

第二章内阁人事

文华殿之中。

朱祁镇面对自己的内阁的成员。

首辅韩雍不用说了。

次辅却是成国公朱仪。

这里面却有一段故事。

郭登在三年前就病逝了。

朱祁镇当时想让方瑾进入内阁之中。只是被韩雍挡了。韩雍以方瑾不是公爵将方瑾挡驾了。

他提名的却是在滕国公,徐国公,魏国公,黔国公,等数位国公之中挑选出来一位。

朱祁镇知道韩雍的意思。

韩雍并不是寻常文官。

而是领过兵打过仗的。

他当然无意把持朝廷军权。这是要犯忌讳的事情。他是有分寸的。但是他想将军事决策之权,收拢到内阁之中。

在此之前。

大多数军事决断,看似是皇帝与内阁商议的,其实就是皇帝与几个勋臣商议的,或张辅,或孟瑛,或杨洪,或郭登而已。

而这几个国公,都是传承下来的爵位,什么作战经验什么都没有。

其中滕国公,黔国公,魏国公这三家还好一点。

滕国公毕竟才二代爵位,当代滕国公在老滕国公孟瑛看来,自然是什么不成。但毕竟是打过仗的,而黔国公与魏国公都是新一代从武学出身的,而今黔国公挂了云南总兵官,镇守云南,与当今襄王联手,策划了几次对南疆的军事行动,能力还是有的

但是却没有把持一国军政大权的能力。

如此,这样不称职的国公,在军事上发言权,就没有那么强硬了。这样一来,这权力就要在韩雍手中了。

韩雍在临阵指挥上,虽然比不上很多大将,但是庙堂之算,不觉得比谁差了。

而韩雍所做所为,看似是他自己的举动,其实是杨荣当初的想法一脉相承。在韩雍想来,武将为国家爪牙,也仅仅是爪牙而已。

自然要被文官驱使才对。这种军事上,百官之首,却插不上话来,却是不正常的。

朱祁镇对韩雍这样做,心中其实是恼怒。

只是朱祁镇对韩雍却只能退让。

不是,朱祁镇没有办法处置韩雍,而是韩雍抓住了朱祁镇的软肋。

什么软肋?

就是变法。

韩雍在推行新法之上,可以说不遗余力。朱祁镇拿下韩雍容易,但是找一个能替代的人就难了。

朱祁镇更加担心,他拿下韩雍这个举措,会给外人错误的联想,为变法增加更多的波折。

朱祁镇对韩雍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投鼠忌器。

而韩雍拒绝方瑾的原因也

是有道理的。

勋臣进入内阁,都是以勋臣之首的身份的,而方瑾仅仅是一个威远侯的身份,不可能成为勋臣之首,不能压住所有勋臣,那么方瑾入内阁就不大妥当。

朱祁镇就提出了王越。

那个时候王越虽然在西域镇守,但是西域战事并非没有王越就不行了。

而王越因为西域平叛,被封为威国公。

以王越之能,自然能坐稳这个位置。

只是韩雍却说西域战事虽安实危,瓦刺豺狼也。不可信。而今西域有名将镇守,自然无事,但是王越回京,西域局面会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

朱祁镇虽然觉得韩雍有危言耸听之感。

但是,朱祁镇也觉得不无道理。

经过石亨之死后,一系列战事。朱祁镇不保证瓦刺的心思如何了。

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只看强弱,绝无信用可言。

该朝贡,就朝贡,该贸易,就贸易。但是看有利可乘,也是决计不吝啬打上一仗的。

西域的战事,其实从来没有结束,只是双方处于不稳定的相持状态。下个月,传来西域与瓦刺打上一场会战。

朱祁镇也不会太奇怪的。

不过,王越虽然不行。

但是朱祁镇依然有人选的,那就是现在的成国公朱仪。

朱仪死守伊犁三年,天下闻名。

再加上他从军以来的功劳,虽然不足以封国公,但是朱祁镇特别加恩,封朱仪国公。这其实也是对很多勋贵子弟的安抚。

毕竟,武学教育虽然培养出很多寒门的将领,这些将领之前,不过是寻常百姓而已,通过武学体系一步步的在军中成长起来,其中的代表就是王越。

但是武学派系之中势力最大的,还是勋贵集团。

在勋贵之中,又能细分为看开国,靖难,正统,这就不用说了,如果以当权不当权来分,又能分为掌握实权的勋贵,与那些已经在军中失去影响力的勋贵。

经过大规模军事改革之中,卫所之中调整的调整,清洗的清洗,裁撤的裁撤。勋贵对卫所的特殊影响力,就保持不住了。

之前的卫所指挥使是世袭的,他们与勋贵的关系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自然是能保持,而今卫所大部分都开始是流官了。

他们哪里管这个卫所与谋个勋贵有什么渊源?

这一部人通过武学一拳一脚从军中打拼出来,也是有相当一部分的。

而朱仪更是他们的偶像。

成国公如何被夺爵,最惨的时候,被从御赐的府邸之中赶了出来。而朱仪又是如此一步步的夺回自己

祖传的爵位。

自然赢得军中不少人的拥护。

而且朱仪,毕竟是当初的少国公,大起大落之下,最为锻炼人。

朱仪或许打仗不大行,但是在政治上却是足够敏锐。朱祁镇既然推了朱仪出来作为代言人,朱仪即便不为勋贵的利益,仅仅为了朱祁镇的招呼,也不会让韩雍给压下去的。

韩雍想将勋贵压下去的想法,就被朱祁镇连消代打的打发了。

这不过,是朱祁镇与韩雍一君一臣之间,寻常过手而已。

在外人看来,韩雍所奏,朱祁镇无不准奏,甚至有人传言说,正统以来历代首辅,圣宠之盛,不过是周文穆,与当今韩首辅而已。

其实,风平浪静下面的静水流深,也唯有当世人知道。

其余的内阁成员,变化也不少,老臣王永和致仕了。

在历史上这位老臣乃是土木堡殉难的大臣之一,而今已经年过七十,有处理最艰巨的工部事务,在刘定之突然死亡之后,他就有了退意。

王永和致仕之后,代替他的是项忠。

这是韩雍的想法。

不过作为内阁首辅,在内阁之中安插人手,是天然的权力。朱祁镇不会拒绝的。

只是朱祁镇不会让韩雍一个人安插人手的。

朱祁镇也安插了人手,就是商辂。

商辂也礼部尚书上位,代替的是内阁大学士陈文。

在刘定之突然亡故的时候,陈文其实是能与韩雍争夺内阁首辅之位的人,只是陈文虽然有很多小伎俩,但是与韩雍相比,却是差了一点。

最少韩雍的胆魄是陈文没有的。

韩雍能在很多事情上逼着朱祁镇妥协,朱祁镇恼怒之余,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韩雍有宰相气。

真正的宰相就是礼绝百僚,协理阴阳。没有一点霸气,怎么能镇得住场子。

陈文在韩雍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只是,有些事情只要争了,就要承担后果。

韩雍上位之后,自然反过来打压内阁之中的反对者,说的不是别人,就是陈文。陈文被逼到墙角,只能以老病致仕了。

至于真老病,还是假老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有一个退出内阁的是李实。

这李实不是没有能力,几次出使任务,完成都很好,无奈内阁之中都是神仙打家,李实一辈子都在礼部任职,这种清贵的衙门之中,怎么能培养出来悍将?

李实在内阁之中被边缘化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李实很快就明白,他再待下去,就挡人道,就很自己的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告老还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