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

第二百五十一章善后

孟瑛给朱祁镇捷报,是两份的,第一份就是外面哄传的斩首十万。而在大事之上,孟瑛可不敢骗朱祁镇。在密奏之中,详详细细的说得一清二楚,说什么鞑子俘虏图谋不轨。

朱祁镇脚趾头想,就是有问题,鬼才图谋不轨的。

虽然朱祁镇从政治上来想,杀俘这一件事情,其实未必没有好处。

可以说这一刀下去,瓦刺内部的求和力量立即衰落下去了。

朱祁镇对瓦刺从来不怕瓦刺与朝廷打,就怕瓦刺与朝廷议和。

虽然朱祁镇清理了一遍朝廷,但是在文官体系之中主和的力量依旧很大。

当然了,如果细细说来,他们也未必是主和。

只是他们从来觉得瓦刺臣服,维持九边风平浪静,就行了。而对瓦刺来说,只要不伤及他们的根本,低个头认个错称个臣,从来是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两方一拍即合。

朱祁镇就会很被动。

但是孟瑛一口气杀了这么多鞑子,其实鞑子下层,杀多少,瓦刺与蒙古各部上层都不会在意的,因为鞑子下层几乎是奴隶而已。

鞑子的贵人们才不会去管下面的人死活的。

但是孟瑛可没有特别区别的。

所杀的人之中草原之中各大家族都有,不管是孛儿只斤,还是绰罗斯。草原征战这些贵族一旦投降,一般不被杀,会让部落赎回。

即便投降明朝,明朝一般是根据他们在草原上的省份。给予官职。

在正统初,杨士奇就做过一件事情,就是清理京城鞑官,就是因为投降的鞑官太多了,以至于北京安置不下来,杨士奇特别将他们安置在山东,河南屯田。甚至专门写一封反驳鞑子不能耕种的荒谬说法。

而今明朝做出这样的事情,整个草原大抵都是义愤填膺的,除非他们再打一场大败仗,否则不会轻易求和的。

这正合朱祁镇的计划。

但是朱祁镇毕竟不是古代人,他并非心软,他笔下也够绝过很多的人。该杀人的时候,朱祁镇也不眨一下眼睛,比如说王振。

但是这毕竟不是几个,或者几十个人,而是几万人。

一口气杀几万人,朱祁镇心中忍不住颤抖。

不管朱祁镇怎么做心理建设,说他们都是在宣大大肆杀戮的的刽子手,说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说朝廷实在养不起几万鞑子了。

但是朱祁镇心底之中,依旧一个声音顽

强的回荡:“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杀人的,杀人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是,只有建设,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诚然,他们在宣大地区犯下了滔天罪孽,那也应该明正典刑。非刑杀人已经不值得提倡了,更不要说一口气杀几万人。”

“这决计不是大明的荣耀所在,而是耻辱。”

只是太现代的观念,总就是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朱祁镇必须用这个时代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以他的了解,定然有很多人弹劾孟瑛。但更多是弹劾孟瑛擅杀,嗜杀,这些清流,其实并不关心那些鞑子的生命,其实他们只是在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训斥别人的快感。

或许有人担心朝廷的信用,如果想杀,就直接杀了,降而杀之,朝廷的信用放在什么地方。

这一点,朱祁镇也是承认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不管孟瑛做什么事情,朱祁镇都要给他兜着。

倒不是朱祁镇多爱护孟瑛,而是从权衡利弊来看,孟瑛新得大胜,正是风头正盛的时候,此刻打压他,天下人不会说孟瑛犯错,而是说陛下亏待功臣。

这样一来,朝廷将来用大将的时候,该怎么用?

朱祁镇其实也愿意与每一名大将都善始善终。在他看来,诛杀功臣从来是非正常手段。最好用正常的符合朝廷章程的办法,解决掉问题。真闹到非要杀人的程度,那就是皇帝的失败了。

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说,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但是在很多时候,将功折罪这一件事情是存在的。

朱祁镇愿意不愿意都给兵部下了封口令,所有军报都必须承认,黑山之战,征虏大将军,总领宣大总兵官,保定侯孟瑛,斩首十万,决计没有杀俘一事。

诚然纸是包不住火的。但是皇帝从官府层面不予承认的话,只能变成公开的秘密而已。

随即朱祁镇与内阁商议奖赏名单。

下层将领军官都不用朱祁镇来问,周忱给朱祁镇一个奖赏抚恤方案,那就是将成国公与镇远侯两家的土地,有十几万亩之多,再加上北京附近的皇庄,一口凑足了近二十万亩的土地,折成金银,赏赐给将士,或者当做抚恤赏赐给阵亡将士的家人。

这也反应出北京附近土地兼并的情况。

成国公家族与镇远侯家族,再加上一部分皇庄,就有近二十万亩土地了,而这二十万亩土地更不在户部的账册之上。

有了这个方案,周忱也是东挪西凑,将他亲手打造的财政系统,弄成

一团乱麻,才算是堵上这个缺口了。

但是周忱也郑重向皇帝说明,朝廷财力物力已经用到了极限了,也就是为了朝廷运转,请陛下镇之以静。

也就是今后两到三年之间,什么也不要做,什么也做不了。

陛下只需在宫中修身养性就行了。

朱祁镇面对残酷的现实,特不得不承认这一件事情。不过,他并不准备什么也不做,他可以做一些不花钱的事情。

赏不逾时,总算是做到了。

剩下的重点,就是这些将领的封赏了。

毕竟如果对底层将士赏赐不及时很可能闹出事来,兵变啊,哗变啊,那可不是闹得玩的。而上层将领的赏赐,又直接影响到大明军方的政治结构。

这一点事情也是马虎不得的。

朱祁镇与很多人询问过。

最后决定大赏,进行一次大的封爵。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猫儿庄之战,大明高级将领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朱祁镇也想用新晋之辈代替靖难勋贵集团对军权的掌控。

所以这一次,就要广播恩惠。将正统勋贵推上历史舞台。从这一战之后,靖难勋贵并没有完全退出军方,仔细说来,孟瑛也算是靖难勋贵之一。

只是主导权力已经在悄无声息的转移了。

于是当孟瑛带领大军回到京师之后,内阁首辅与英国公郊迎,无数百姓夹道欢呼就不必细说。

在大朝会之上。

文武百官纷纷到齐,有一个算是一个即便常年不上朝的勋贵也都来了。毕竟知道这一次关系重大。

朱祁镇目光扫过群臣,固然看见一个空位。心中轻轻一叹。

这个空位却是定西伯蒋贵的。

这位老将军在这一场大战之中,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当他带领北京城最后一支精兵到了紫荆关的时候,瓦刺大军已经退兵了。

但是他却为大明耗尽了最后一滴血。

定西伯上了年纪,早几年就从西北退下来。就是因为身体不行了。在北京危机之时,朝廷能战之辈,要么死在猫儿庄,要么领兵在外,定西伯作为京师之中唯一打过仗的老将军,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当任不让的。

所以,他咬着牙硬撑,身体却早已撑不住了,在瓦刺退兵之后,就病倒了。随即缠绵病榻,撑住最后一口气。

他担心他死的不是时候,他死不要紧,一旦他死了,城中没有可领兵的名将,会让瓦刺轻视京师。

这才一直撑着不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