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华国文化:高山流水十面埋伏

“这首曲子在我华国由来已久,是一首古名曲。”

李安缓缓开口介绍道:

“在公元前我华国有一国家名为楚国,楚国有一读书人名叫伯牙。伯牙天资聪慧琴艺精湛,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捕捉到了乐曲的神韵,并创造出了《高山流水》这一曲子,并被人尊称为‘琴仙’。”

“伯牙的曲艺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但可悲的是,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知音。”

“后来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因为遇到大风,他在我华国的汉阳江口停留。大风平静后,伯牙坐在船头抬头仰望明月,琴兴大发,抚琴而弹。”

“曲子弹完之后,旁边的草丛里跳出了一名樵夫,这位樵夫对伯牙的琴艺赞赏不已。”

“伯牙问樵夫:你会听琴,你能识的琴的优劣吗?”

“樵夫回答:这个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木材的要求必须是高三丈三尺,然后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然后再把这段树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找一个良辰时候凿成乐器。最初,这个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后,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弹奏的正是《高山流水》的曲子,他弹奏的感情极其丰富,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边听边说道:‘这个曲子前段峨峨就像泰山一样、后段洋洋就像江河一样’。”

“伯牙听后非常开心,推开琴站了起来,对樵夫行礼询问了樵夫的姓名,并感叹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遂与樵夫结为兄弟,并约定次年佳节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佳节伯牙来到,却不想樵夫已经不在。伯牙在樵夫的坟前抚琴痛苦,再次弹了一首《高山流水》后,用刀割断了琴弦,并扬天长叹:知己已经不在,我弹琴为谁?”

“叹完,伯牙把琴砸在了祭台上,琴破弦绝。”

“后世,人们因这首曲子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并形成了好几个成语。其中最为知名的成语有‘伯牙绝弦’、‘知音难觅’等。”

李安花费了足足三分钟,给大家讲了关于伯牙知音的故事。

既然是传播华国文化,那曲子的意义便也要讲出来。

反正舞台给每个国家乐团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只要在一个小时内就不算违规。

包括米国和意利达,也给观众们讲了不少故事。

当讲完这个故事后,体育场的众观客,以及世界上喜欢音乐的数亿人也纷纷有了代入感,一个个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荧屏,看着舞台上那位端坐于古筝前方的寸头青年。

体育场贵宾席上,穿着大裤头仿佛身在自己家中一样的克朗特兴趣十足,眼神中闪烁着好玩的意味。

“伯牙绝弦,知音难觅么?呵呵,我倒是想听听,这曲子用所谓的古筝弹奏,有没有那种高山的感觉,流水的感觉。”

……

舞台上,李安继续说道。

“虽然这首《高山流水》伯牙是用古琴弹奏的,但经过后世人研究,发现用古筝更能弹奏出它的韵味来。而我今天要演奏的,便是用古筝弹奏这首《高山流水》。”

故事讲完,李安开始演奏了。

他的十指有节奏的在琴弦上舞动跳跃,顿时,古筝传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

有人很懂音乐,也有人不懂音乐。

但这不重要。

因为好的曲子必须要能够感染到人的情绪,触碰到人的感觉。

而当李安刚刚开始触碰琴弦之时,这首曲子的水平已经展现了出来。

无论是现场的听众们,还是位于世界各个地方的电视机前的听众们,听到这首曲子后,他们只感觉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放松感。

仿佛身处大山之中,又仿佛置身于潺潺流水之旁。

心境无比的开阔,轻松且自然。

渐渐的,渐渐的。

这些听众们一个又一个闭上了眼睛,开始沉浸在曲子之中,静心聆听并感受古筝所带来的声音。

几分钟后,这首曲子弹奏完毕了。

当声音戛然而止时,听众们仍然沉浸在曲子的韵味之中。

当听了这首曲子之后,他们只觉得心情变缓了,身体仿佛都轻飘了起来。

紧接着,无数细微的议论声在整个体育场上响了起来。

“这首曲子叫做高山流水吗?我听完之后,仿佛确实来到了一片大自然之中,心情宁静。”

“这真的是一首好曲子啊,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过。”

“这就是华国的曲子吗?这就是华国的民族乐器古筝吗?感觉音色非常的清晰。”

“真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美妙的声音?我感觉它和《致爱丽丝的梦中婚礼》比恐怕都差不到哪去了。”

“确实,这首曲子的声音旋律非常的奇妙。”

“以前我认为钢琴弹奏出来的声音是最美妙的,现在发现华国的这个叫古筝的东西好像也很厉害。”

“是的,我确实在音乐里看到了高山,看到了流水!”

“舞台上这个乐手很有料啊,弹奏的声音也很美妙。”

“不是吧,你还不知道?舞台上那个寸头青年是李安,纳尔卡钢琴大赛的冠军,这次音乐盛典上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他编曲的,而且还是他用小提琴拉的。”

所有人都议论着。

显然,这首《高山流水》是成功的,成功在音乐盛典的展示舞台上惊艳到了所有人。

不仅是这些普通人,哪怕是贵宾席上的克朗特、特里斯特等人,在听完李安演奏的曲子后也纷纷被惊艳到了。

“y god!,这是在开什么玩笑,他要用他手里那个类似小提琴一样的东西,来弹奏出刚才给我们讲的故事吗?”

“我也感觉他完全是在开玩笑,这怎么可能呐。”

“单从这个故事上来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演奏难度应该是极大极大的。”

“如果是一个大型乐团应该还没问题,可只有他一个人用一个类似小提琴的那个叫琵琶的东西,真的能弹奏出来吗?”

“就算是用钢琴,用小提琴恐怕也演奏不出来吧。用那个叫琵琶的东西,真的可以吗?”

体育场的数万人,整个世界上正在观看展示的数千万数亿人,全部都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感叹。

因为李安讲的故事太宏大太热血了,那么宏大的故事,在所有人看来如果用音乐来演奏,那肯定是无比复杂的。

大型乐团可以,但单人独奏?也太难了吧。

整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死死的盯着电视荧屏,盯着画面里舞台中那个寸头的青年。

这时候,寸头青年怀中抱着琵琶,左手按弦,右手五指便已开始在琵琶弹拨了起来。

音乐声起,瞬时之间,琵琶已传出了无比急促的,雄伟的声音!

###

###

最近几天耳朵特别疼!而且耳鸣很严重!头特别晕,从床上起来后感觉天旋地转。后来我去诊所看医生,医生说我有可能是耳膜穿孔!

后来我到区第一人民医院做内视镜,最后诊断说耳朵里边长了个大包。

叫做: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

无语啊。

这几天头晕的很,状态也不咋老好,我慢慢调整……希望读者大大谅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