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怎会不是之于勤奋的嘉奖?吴主簿蹙紧眉头,首先反驳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勤劳苦,哪来丰收乐?且我等自小熟读圣贤之书,必知勤之一字是人生第一要义,亦是千古作圣的单方。”
来来点头,紧接着道:“吴主簿说的极是,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要从陋巷甘勤苦,始得成名满渠渠。”何史欢说完,转头瞅见吴主簿一脸热切的看着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又补充了一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景玮环视车内一周,不甘示弱,结合往日所学,墨守常规道:“历日经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功果自见。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勤之一字,不独农夫宜尽,士商贾皆当尽。”
见父亲仍旧一派悠闲,丁点不受反方言语影响,家年坐直了身子,认真想了想,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话一出,车内众人瞬间陷入沉默。
只因家年说的,便是当下众多百姓现状。
他们无力反驳,更无从辩驳。
刘二福深知一个人要突破自己的知识壁垒、打破认知局限、要跳脱常人惯性思维有多难。
每个人都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财,困在自己设限的舒适区,超出认知范围外的东西,人们会感到惊讶,感到匪夷所思、不可思议,甚至是恐惧,但更多的是怀疑,是荒谬,是荒诞无稽。
更有甚者,他们认为你疯了,你脑子不正常,是个口出狂言的怪物。
以至于很多时候,在深度剖析一个知识点时,刘二福不知应剖析多深为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诚如家年所言,粮仓粮满仓,农夫犹无粮,不过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罢了…结果自然也就不外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可我却认为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如果不把握天时、地利、人和及条件,尔等以为仅仅依靠辛勤努力,就能让家人吃饱穿暖,还是能发财……”
刘二福的一席肺腑之言,予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几位带来巨大心灵上的冲击,字字句句可谓是振聋发聩。
吴主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他发现,自己竟无法出言反驳刘二福的任一说辞。
“天下间最大的牢笼,莫过于人的思维与认知。”家安发自内心感慨道。
刘二福赞同的点头:“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用自己的思维、观念、习惯等去影响事情的结果。
而绝大多数人都思维固化、观念陈旧,缺乏创新和想象力。
我们唯有不断的思考、精进、学习,保持创新,保持开放的大脑与想象,摆脱思维限制,方能不断的提升自我认知。
只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才能洞察全局。
当我们把握了更为本质的底层逻辑,才能更好的理解财富的本质,自然财富也就随之而来。
然而现实却是仅仅依靠劳动积累的财富是有限的,不可能会无限制增加。普通百姓要从自己的圈层脱离出来,更是极其艰难。而往往越低的门槛往里挤的人越多,分到的财富自然也就越少,除非……”
话到这里戛然而止,这让正听得兴头上的众人充满了好奇。
“除非什么?”景玮目光紧紧的盯着刘二福,问出大家心里所想。
“除非这中间有大奸大恶之人,那他可能会掠夺到比别人多得多的财富……
可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当认知承载不了自己所获财富,失去也是天道所归。
我曾说过,即使将天下人的财富全部收拢过来重新按人头平均分配,等再过个三五年,你们会发现,七成以上的财富还是会回归到少数人手里……”
刘二福的话仿佛一个深水炸弹,深深炸进了每个人心里,混沌的脑海也跟着“轰”地一下炸开来,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突然深刻认识到,论认知,刘二福远超常人,远超自己……
家安往父亲的方向挪了挪屁股,确定紧挨父亲没有一丝缝隙后,仰头看着父亲问道:“大奸大恶之人掠夺了他人之财物,他人所获财物就会更少,活得更困苦了是吗?”
刘二福侧了侧身,伸出胳膊将家安拢到身前抱住,轻声道:“是的,可赚钱的本质就是将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你可以掠夺,也可以交易。
而财物、人脉关系等从来都是有定数的,所有规则的建立,也是对得利者的保护。
普通人要想赚大钱,唯有掠夺这一种方法。
可以抄袭、生搬硬套、超越,去掠夺他人的结果;也可以通过获悉的情报、人性的弱点去掠夺他人财富;还可以通过总结的经验教训,去掠夺他人的认知……”
家安倚靠在父亲怀里点点小脑袋,“所以,提升认知是获得财富的最佳方法,是吗爹爹?”
“是的,逻辑上来讲,认知、运气、努力三者都很重要。
运气是机会碰到了你在努力。
认知和努力,不用我再多说了吧…”想了想,刘二福接着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曾因他人之言,将自己困顿于“井蛙”的浅薄认知里,否定自己。
家安如今可知,不同阶层的人是很难做朋友的?
钱财家境不是最重要原因,重要的是认知,但不是认知高就赚钱、就家境好,而是因为想赚钱,想要家境变得更好,不得不认知高。
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能做什么更重要。
你要做的,是向上突破、向上打交道,多与比自己优秀之人去交集,这样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也更安全……”
家安往父亲怀里挤了挤,重重点头:“儿子知道了,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