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统山河续10

全公主年纪轻轻的的就守寡,而孙峻风流倜傥,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全公主暗暗地开始喜欢他了,有了把他纳为男宠的想法。

每次孙峻来找全公主商议事情,全公主那充满欲火的眼神越来越强烈,态度非常的暧昧,久而久之,孙峻也不避讳。

一次孙峻又去找全公主议事,全公主因为寂寞,没有休息好,无精打采。

孙峻关心地问:“公主哪里不舒服吗?”

公主朝伺候的丫鬟们扬了扬右手,丫鬟都退下去了,公主娇嗔的说到:“你有日子没有来了吧,心里还有没有我,也不来看看我,是不是嫌我老啊?”

孙峻赶忙陪笑说:“公主体态婀娜,是全吴国最漂亮的美女呢。”

“真的?你这嘴巴就会哄女人,走近了说话。”公主一边说,一边慢慢起身站起来。

孙峻急忙走过去,看见公主把左手略微朝空中抬了下,就急忙用双手握住了公主的手,触碰到这柔软的肌肤,激发了他身体的本能,心跳加速,他把公主的手放在了自己的心口上,公主也感到了他身体的变化,公主的脸变得微红,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他,他一把揽住公主的腰,把公主紧紧的抱在怀里,公主的心跳加速,丰满的胸脯一起一伏的,孙峻急不可耐地抱起公主朝卧室走去。

孙峻与全公主两个人就这样勾搭成奸,暗通款曲。

孙峻的曾祖是孙静,孙静是孙坚的弟弟,孙权和孙峻的爷爷孙暠是堂兄弟,而全公主是孙权的大女儿,因此备份比孙峻高一辈。

全公主比较讨厌孙和的母亲,在全公主的劝说下,孙峻把南阳王孙和从长沙迁到新都居住,不久,又派使者赐死了孙和。

原因除了全公主不喜欢,再就是诸葛恪曾经私下打算拥立孙和为帝。

公元255年,孙仪(吴国宗室将领)曾经密谋诛杀孙峻,事情败露,孙仪自杀。

全公主因为当年朱公主不肯帮自己,竟然借这个机会除掉了自己的亲妹妹朱公主,污蔑朱公主和孙仪是同党,孙峻也不辨是非,讨好全公主,就杀了朱公主。

公元256年,孙峻病死,把朝政大权转交给自己的堂弟孙綝,孙綝开始专权。

孙亮经常想起朱公主的死,也已经知道朱公主为全公主所害,故意盘问全公主,想知道朱公主究竟是怎么死的。

全公主自己做了亏心事,还是很害怕皇帝过问的,心想,孙峻已经死了,又没有人对症,知道又怎么样,总不能把我也杀了吧。

于是,就推卸责任:“我自己并不了解实情,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向孙峻告发的。”

孙亮也很讨厌孙綝专权,想故意借此事打击孙綝一党,追究他们的责任。下了一份措词严厉的诏书,愤怒的苛责孙綝的亲信虎林都朱熊与外部都朱损没有尽到人臣的责任,当年朱公主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没有能为朱公主申辩,对于错误行为居然能容忍,而不加以改正。

孙亮就派左将军丁奉缉拿了朱熊、朱损兄弟,将他们斩首。

这样,孙亮与孙綝之间,也短兵相接,矛盾白热化了。

公元258年,由于孙綝把持朝政,吴帝孙亮过问朝政的时候,孙綝一伙故意给孙亮出难题,刁难他。

孙亮很愤怒,决定要摊牌了,他和全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丞等密谋诛杀孙綝。

故事到这里出现了两种说法,目前尚不能肯定是哪一种。

一种说法是,全尚某事不密,不小心被自己妻子知道了,而全尚的妻子是孙綝的堂姐,大概女人心不好推测,可怜自己弟弟,就向孙綝告密。

另一种说法是孙亮的妃子是孙綝的外甥女,不小心听到这个消息,就向孙綝告密了。

不管哪种说法,最终的结果是,孙綝连夜带兵缉拿了全尚,他弟弟孙恩杀了刘丞,还派兵包围了皇宫,同时派光禄勋孟宗去宗庙祭司并告慰先祖,罢黜孙亮皇帝位,立孙休为皇帝。

孙亮被罢黜后,被押送到会稽郡居住,孙鲁班被迁徙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郡,全尚被流放到零陵(今湖南永州)郡。

以上就是孙鲁班参与党争获罪的情况。

那么我们再回到诸葛诞在寿春的叛乱,魏军继续围城。

公元258年正月,诸葛诞的谋士蒋班、焦彝献计说:“城中兵力太多,而粮食太少,这样守下去是守不住的,应该主动出击和魏军决一死战。”

诸葛诞大怒:“我要守,你们要战,你们二人是要离心离德吗,再言战者斩。”

二人的计策没有得到诸葛诞的采用,皆感失望,仰天长叹地说:“诸葛诞必然会失败,离死不远了,我们不如早降,还可以免除一死。”

二人商议好后,在夜里偷偷出城降魏,得到司马昭的重用。

城里由于缺粮,很多士兵也偷偷出城降魏了。

众将士也认为这样等下去,没有出路,还会动摇军心,不如自救。

文钦对诸葛诞说:“蒋班认为我们不会出城突围,全端、全怿也降了魏,魏军这个时候可能也放松了警惕,我们就这个时候出城突围。”

诸葛诞和唐咨等将领也同意文钦的看法,就开始做突围的准备,他们定好了突围的方向,南城。

在一切都准备好后,诸葛诞下达了突围的命令,连续几天在南城向城外的魏军发起功势,而魏军在城外的高地上,占据有利地形,不断从上朝下发射石块,射出的箭、石块就像雨点那样洒在诸葛诞的阵地上,士兵死伤一片,鬼哭狼嚎,如此几天,没有丝毫进展,诸葛诞只好停止了突围,又回到城中。

城内的粮食也越来越少,很多原来跟随诸葛诞的魏国士兵为了活命,不想继续为诸葛诞效力,都偷偷出城投降了,人数达到了好几万。

文钦看到这种情况,就向诸葛诞建议:“不如让北方士兵出城投降,可以节省粮食,就让我和吴国士兵留下来坚守,吴国士兵的家在吴国,是不会去投降的。”

诸葛诞当然不会答应。

心想:你这是要架空我吗?我没有了兵,就没有了资本,就成了光杆司令,这怎么能行。

从此,两个人意见相左,经常争吵的很激烈,加上士兵守城信心不断受挫,士气低落,两个人慢慢的就开始互相埋怨,很多决定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渐渐地诸葛诞对文钦起了疑心,文钦也对诸葛诞失去了耐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