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公私合营

在四合院中,秦淮茹怀孕的消息就像一阵春风,吹暖了贾家每个人的心。

自从秦淮茹确诊怀孕后,贾张氏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仿佛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动力,变成了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埋头苦干。

这一回,她可是心甘情愿的,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闹什么幺蛾子。

她满心期待着孙子或孙女的降临,那股子热情,让整个贾家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贾东旭呢,每天上班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腰不疼了,腿也不酸了,整个人格外精神,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即将为人父的喜悦冲散了。

而在轧钢厂,情况也有了新的变化。

自从何大清被抓后,轧钢厂食堂的伙食那叫一个差,简直是一塌糊涂。

若不是食堂主任和娄半城有着亲戚关系,恐怕早就被厂里辞退,卷铺盖走人了。不过,年前的时候,娄半城为了改善食堂的状况,可是下了血本。

他花了高价从鸿宾楼挖来了一位川菜大师,这位大师就是刘大川。

刘大川在川菜界那可是赫赫有名,而且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何大清的好友,更是傻柱的师傅。

刘大川来到轧钢厂食堂是有条件的,他要求必须带着傻柱。

他心里清楚,如果自己走了,傻柱在鸿宾楼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估计也干不下去了。娄半城考虑了一下,觉得傻柱不过是个临时工,多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答应了。

就这样,命运像是开了个玩笑,兜兜转转之间,傻柱又神奇地回到了轧钢厂。

孙爱国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感慨万千:

“这傻柱可真是主角命啊!不管怎么折腾,到最后还是回到了轧钢厂,这命运的安排真是神奇得很呢!”

在轧钢厂的另一边,娄半城这段时间可是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

前些日子,在和几个朋友的聚会中,他听到了一个消息,国家准备推行公私合营政策,而且据说已经通过了审批。

这个消息就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心慌意乱。他不知道这对自己的轧钢厂意味着什么,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

今天,娄半城决定在厂里招待几位重要的领导,他们分别是冶金部的一位副部长和两位司长。

他希望能从这些领导口中打探出公私合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章程,不然他这心里实在是没底啊!

中午时分,几位领导准时来到了轧钢厂。

娄半城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仪式,随后便带着领导们到轧钢厂的车间转了转。

参观完车间后,一行人径直朝着食堂的包间走去。

包间里,大家纷纷入座。

不一会儿,一道道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就像流水般端了上来,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只等客人们品尝。

旁边的秘书见菜上得差不多了,便开始为大家倒酒。

娄半城站起身来,满脸笑容地致欢迎词,欢迎词结束后,今天的午宴正式开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娄半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开始了今天的谈话。

“刘部长,秦司长,钱司长,今天冒昧地请几位领导来视察,不知道这些菜合不合几位的口味啊?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一会儿就去批评他们。”

娄半城满脸堆笑地说道。

两位司长听了,只是笑而不语,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刘部长。

刘部长哈哈一笑,操着浓浓的四川口音说道:“

老娄啊!我们都认识这么多年了,你今天这是摆了个鸿门宴啊!看来我要是不掏点干货出来,是走不了喽!哈哈……”

“领导说笑了,我这也是没办法啊!这事儿不弄明白,我真是寝食难安啊!”

娄半城无奈地说道。

刘部长放下酒杯,缓缓说道:

“公私合营呢,就是要让资本主义的工商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这是大势所趋啊,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不过,国家不会让你们这些企业主吃亏的。既然是合营,到时候肯定是要扩大规模的,这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不过,到时候组织上会派人下来,参与企业的管理。”

说完这些,刘部长便停了下来,让娄半城有时间消化一下这些内容。

娄半城听完,心里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也就是说,合营之后,轧钢厂就属于国家了,然后国家会投资入股,扩大工厂的规模,而他自己以后就只能做一个股东,只能拿分红,不能再参与管理了。

虽然他心里明白这是时代的潮流,但还是觉得有些不痛快,特别是刘部长那句“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

“当然了,你也别有太大的思想负担,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不会一蹴而就。具体的情况呢,到时候由钱司长负责,你们双方要是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刘部长接着说道。

之后,几个人又交谈了一会儿,互相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娄半城心里有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这场午宴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双方约定,一个星期后,冶金部会派工作组下来,对轧钢厂进行资产清算。

送别了刘部长一行人后,娄半城独自站在厂门口,久久地凝视着“红星轧钢厂”那几个大字,一动不动,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些年来自己在轧钢厂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辉煌时刻,就像电影一样在他眼前闪过。

一个星期后,冶金部的工作组如约而至。

娄半城没有丝毫的刁难,直接安排厂里的下面人员,全力配合工作组的工作。

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过去了三个月,轧钢厂的资产清算工作终于完成,此时已经到了谈判的尾声。由于娄半城已经主动放弃了很多权益,所以这场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

最终,双方达成了决定:国家投资对轧钢厂进行扩建,将轧钢厂的规模从3000人提升到5000人。届时,国家将占股39.5%,而娄半城占股60.5%,工厂由国家派人接管,娄半城担任私方经理。

娄半城不愧是有魄力的人,他当即表示,要捐给国家11.5%的股份,自己只保留49%,以此表示自己完全放权,全力支持公私合营。

冶金部得知这个消息后,深受感动,立刻将此事上报中央。中央对娄半城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决定树立一个典型,授予娄半城“爱国商人”的称号。

接下来,冶金部按照计划派人接管了轧钢厂,娄半城也很有风度地把自己的人全部从厂里撤离出来,为新的管理团队腾出位置。

经过前后半年的时间,轧钢厂的公私合营终于顺利完成,从此,轧钢厂成为了首批国营单位,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历史上,公私合营有的早在建国时就完成了,晚的则在1956年完成。)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