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岁安2 二更

云州战场,主将在里头说话,外头的人正结束了一场战争,在那里歇息。

如今重要的谈话,岁安如今作为校尉,并不能进帐篷里面,她只是在外面静静的坐着,用纱布把自己手上的伤口一点一点包起来,然后看着不远处发呆。

不远处,几个同品级的同僚看着她,眼睛里面没了往日对这位一来就是“公主”的公主轻视,反而带着恭敬。

这位大秦国如今唯一的公主,刚被送来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她能坚持这般久。

在他们看来,一国公主,都是娇滴滴的,不在宫里面享受荣华富贵,跑来这边境吃什么苦?

但是当她坚持下来,且年年刻苦训练,不断往上升时,还是免不了被人说闲话。

一个女子,就算是能将坚持下来,将来到战场上,难道还能像那般只训练厉害就行?

再说了,难道她还真的要做将军啊。

一个女人……

多少人羡慕她公主的身份,但也有无数人轻视她。

可无论多少人在背后说闲话,岁安公主面无表情的在军营里面行走,做什么都能做好,而且比之同龄人厉害了一大截,有时候那个眼神看过来,就有人知道,她是天生的将军。

慢慢的,有人开始臣伏于她,这些人很有可能被看做拍马逢迎之辈,被人指指点点。

于是,就算是有人真心钦佩公主,也会怕被指摘,所以避而远之。当然,最主要的是堂堂一国公主到边疆做小兵,与其说帝王对她的锻炼,还不如说是被发配。

这种谣言听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岁安倒是无所谓。她一心一意的训练,就等着这场战争。

当号角吹起的时候,岁安觉得自己的血液开始涌动,对方的人在她眼里跟白菜似的。很久之前,她就知道自己跟常人不一样。阿爹跟阿娘说,这种不一样,也不是什么大事。

因为她虽然这点跟常人不一样,但是她可以跟平常人学一样的东西。什么是仁义,什么是大道,什么是人之常情,什么是奸贼之计,她都要去学。

学会了,就知道这事情是可以做的,这个人是可以结交的——其实到她这个位置,她的身份,她只要大概知道这些事情就可以了。

阿爹说,你就站在这里,自有人上前来巴结你,自有人去为你做事情,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她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奋战沙场。她来了,她也做到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别人厌恶的鲜血,在她这里是别样的红。

只是死自己身边的人就不好了。

正在想,一个兵突然走了过来,站在了岁安的面前。

那是个小兵,并不算大,看起来比岁安还少几岁。见了她看过来,大概是被吓着了,往后面退了几步。

“什么事。”

她面无表情的问,若是有熟悉齐殿卿的人在场,就会发现岁安这般的神情看起来极为像他。

那小兵就被吓了一跳,然后还是鼓足了勇气走近一步,“公主,你刚刚救了我。”

岁安不感兴趣的哦了一声。

那小兵就又道了一句,“公主,不管怎么样,还是多谢你救了我。我,我这条命就是你的。”

对方如此重视,岁安想了想,想起了齐殿卿的话,道:“你是大秦的战士,我是大秦的公主,我阿爹说,我该护卫这江山和百姓。既然如此,你就不用道谢。”

阿爹说过,适当的时候,可以表示下自己对于江山和百姓的爱护,是一件好事。

果然她说完,小兵一阵感动,又想到公主的爹就是他们的皇帝,便更加感激了。

然后这句话,又被他传给了其他人。当主将得知这话的时候,想了想,以为岁安终于要给自己造势,便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多给她帮扶一把。”

他想了想,让人出去传话。

当晚,就有人说起了这些年陛下做下的事情。

起先是摊丁入亩。

“以前是生几个娃,就要交几个人的人头税,如今摊丁入亩推行,咱们没田的就不要交税了。”

“那交税的人是谁?”

“那些富户!那些官老爷!”

“这些税收,又被陛下用来给咱们老百姓,比如说发洪水啦,就要给银子,咱们这打仗,不也要给银子吗?这些银子,就是从富户那里来的。”

一个人说,就有两个人说,说到最后,大家都感激皇帝的恩德。来打仗的,大多数都是穷人,这些士兵们之前都在军营,也没听说太仔细的国政,摊丁入亩的国政这么多年,但有些人确实是第一次知道。

岁安听见他们说的时候,还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能不知道呢?这都多少年了。

然后就听见他们道:“听闻陛下之所以将公主送过来,就是要她以后坐阵军中,让朝中那些贪官不能摊咱们的银子。”

“你想啊,公主这么厉害——可别说她不厉害了,这场战,你没看见她杀人的气势,咱们哪个比得过她啊。”

“反正,我是听说了,以前陛下听闻朝中贪官多有贪污咱们的军饷,咱们在外面拼死打仗,但是他们呢?还贪咱们的钱,将军进京讨银子,反而被讥讽。”

“所以,就派了公主来,陛下就是公主的爹,太子是公主的哥,公主在大秦就是横着走的,那还有什么贪官敢跟公主作对?”

“就是就是,这些年,咱们的军饷发的及时,我听说就是因为有了公主。隔壁青州的军饷就没有咱们发的及时。”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开始把岁安给捧了起来。

岁安从那边过,他们看过来的眼神都不同了。

她面无表情的走过,心里倒是想:人的态度,怎么能这般转的快。

从前他们看她,就不是这般的。

战争还在打,但是大秦准备了多年,一点儿都没有退。这场大战,一直打了半年,这才慢慢的停息。

对方未进大秦寸土,大秦都要打到它老家了。于是马上换了个皇帝,开始谈赔偿事宜。

此时,岁安十八岁,已经升为了将军。

那日傍晚,她坐在帐篷里面,背后站着一个小兵。

小兵就是她救下来的那个,主将可能是觉得他比较衷心,所以就派他跟在了她的身边。

岁安对他也很满意。主要是能懂她的眼神,能懂她的意思,而且这人上战场不怂,杀起人来厉害,岁安对这种人很满意,便一直提拔他。

这兵营里面这个将军那个将军的很多,她这个将军因为还占了个公主的身份,便格外的重要些,京都来的官员,只要来了,都会来见见她。

并且,给她带来京都的信件。

今日也一般,京都的人来了,先去见了主将,按照规矩,待会就要来她这里送信。

岁安知道这场战争打下来,阿娘肯定着急的很,日日要烧香拜佛掉眼泪,阿爹虽然担心,但是会强忍着,阿兄和小弟会哄着阿娘高兴。

她叹息了一口气,等这边事情定了,有将军带着大金的人回京都,她也想跟着回去看看。

她想阿爹阿娘阿昭和阿黎了。

正在想,就见外面脚步声阵阵,一个响亮的声音出现在门口,大声的喊:“公主——公主——”

岁安觉得这声音有些熟悉,抬眸一看,就见一个穿着京都户部官服的人出现在门口。

“公主——我给你送粮食来了。”

是秦冠魁啊。怪不得熟悉。

在岁安收到的信里面,属秦冠魁最能写——阿娘都没有这人能说,从他在官场中的斗智斗勇,到他生病,吃饭,甚至嘴角冒了泡,长了痔疮,都要写在信里面。

所以,即便多年不见,岁安倒是对他很熟悉。

她笑了笑,道:“是你啊……你瘦了。”

秦冠魁嗷嗷的就扑过去了,道:“公主,公主啊,我可想你了。”

他握住公主的手,“公主,你想我吗?”

岁安被他这么一闹,就想起了以前两个人在宫里和园子里面的时光,倒是有些感慨,“你虽然瘦了,但是性子没有变啊。”

秦冠魁就偷偷瞪了一眼那个一直盯着公主和他手的公主亲卫,开口却可怜兮兮的:“公主,你不知道,京都那些官没几个好的,都不给粮食,我为了给你凑粮,可受了不少罪,自然是受了。”

这个岁安知晓,阿爹写了信来,说秦冠魁确实很有用。

她就道:“多谢你了。”

秦冠魁握住岁安的手不放,“公主,我好苦的。”

然后顺势招呼那眼珠子都要冒火的亲卫出门,“你出去吧,我跟公主说说话。”

他哼了一声,“公主肯定有许多话要私下跟我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