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全本免费阅读
姜南出摊已有好几日,每日所得参差不齐,但都有两百文左右。
紫苏饮最近卖得不错,每日都能卖出几十文。
晨起,日光朗朗,鸟雀群鸣,姜南和周氏各自向着自己卖东西的地方去。
姜南今日出摊很顺利,刚把摊子摆好,就有人光顾。
临近午时,天空巨变,黑云滚滚,只一瞬间,豆大的雨滴哗哗就落下来。
“小安,赶紧去铺子檐下躲雨。”
姜南手上动作麻利地收拾着摊子,一旁摆摊的大叔也帮着姜南把摊子推到商铺立起来的遮蓬下。
“这雨怎么说来就来。”
有人帮忙,摊子收得快,姜南只背部衣衫湿了。
她掏出手帕擦擦脸上的水。
幸好她当时定做四方桌的时候,要求在上面做了小篷布,不然这浸水的油都不能用了。
雨势愈发的大,风渐起,姜南只觉得背心一阵微凉。
姜南收拾好摊子上的东西,她去拐角铺子,花几十文买了蓑衣。
两人到家,身上都湿了个透。
“小南,小安,你们终于回来了。”
周氏拿了干帕子,她担心地给沈安擦着脸。
大雨落起来的时候,她还在山上,有密林挡着,她想着多摘点紫苏叶,紫苏饮在码头卖得好,没人能做出来,就算他们跟着做,也都没这么好喝,涩苦涩苦的。
这还是沈虎告诉她的呢。
周氏看着湿透的两人,紧忙道:“我热了水,小南,赶紧去把湿衣衫换下来。”
姜南舀起温热的水,冲刷而下,被湿衣衫包裹的冷气被冲散。
姜南收拾好出门,沈安坐在屋檐下,拿着干帕子绞头发。
“阿娘,下这么大雨,你还去山上了?”
“没,我去的时候还没落下来,我想着还能摘些桑叶和紫苏叶。”
姜南在屋里看见了周氏的湿衣服,她劝说:“太大雨了,不急这一时,若是染了寒雨气,病了身子可不好。”
周氏身子本就不算好,近些日子攒了银子,才有余力给她买药。
“好,娘记住了。”
“你孙婶方才拿了条鱼过来,说是你虎子哥在河里捞到的,可大。”
姜南站起身,跟在周氏后头,看到水桶里蜷游着的鱼。
确实是比上次送来的大。
周氏给两人煮了姜糖水。
姜南把今日出摊赚的银子,在一家人面前数了数,加上码头卖的,一共有三百多文。
姜南算了算家中的存银,大概有一贯多不到两贯钱。
她心中甚是高兴。
喝在嘴里的姜糖水,甜滋滋,带着点辣。
她知道今晚的鱼怎么做了。
因着下雨,三水村背后的大山被水汽氤氲,白雾之中透着水亮的绿,穿林打叶声,声声入耳。
“阿娘,小安,晚上我做清蒸鱼。”
“嫂子,清蒸鱼腥。”
沈安想起自己吃过的清蒸鱼,一股子腥味,不好吃。
“嫂子做菜,你还不放心。”
周氏在一旁洗紫苏叶,望着姜南和沈安嬉笑,不禁发笑,她手里动作没停。
喝完姜糖水的姜南起身,她开始处理鲤鱼。
姜南生猛得很,用刀背猛拍鱼头。
鱼尾疯狂摆动,不一会,刀刮鱼鳞的声音响起。
姜南冲洗破肚的鱼,又快速用刀在鱼身上划几下。
姜南切好姜葱,放一些桂皮,最后放盐,等待腌制。
大约一刻钟。
姜南开始调酱汁。
她在县上买的酱还有醋汁,再放一点香粉,盐,一份简单的酱汁就做好了。
沈安看着嫂子这次做菜,不像之前那样很多步骤。
他开始担心清蒸鱼的味道了。
趁腌鱼的时间,姜南拿出小砂锅,煮紫苏饮。
大雨还在继续,小院变得泥泞,黄泥水被落下的雨滴绽起。
“阿娘,等水煮出色,就能盛起来了。”
周氏闻言点头。
姜南拿出长木盘子,铺上葱姜,把腌制好的鱼放上去,鱼肚子里的葱姜先不拿出来,蒸好之后再取出。
起锅烧水。
姜南掂量着鱼,大概两斤多,蒸一刻钟就好,太长的话,鱼肉会变老。
大火蒸烧着。
鱼好之后,姜南烧了热油。
把鱼肚子里的葱姜取出来,淋入酱汁。
姜南切了葱丝点缀在鱼身,最后倒入热油。
热油把葱丝的香激发出来。
“好香啊。”
“嫂子好香。”
“是嫂子香,还是蒸鱼香。”
姜南把蒸鱼温在水里,开始蒸饭。
她还不忘逗弄沈安。
饭菜上桌,外面的天映着黑。
“阿娘,小安,赶紧尝尝这鱼。”
周氏和沈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