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投票

裴潜的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诸侯使者们的赞同。

原本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但若能把天子请到自己的地盘那以后还不是想怎么封赏就怎么封赏。

更关键的是这些使者都觉着裴潜分析的对,曹操和袁绍这两个最强的诸侯暂时无法抽身来管洛阳里的事情。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荆州赞同前将军的提议。”

蔡瑁第一站了起来,紧接着更多的诸侯使者也都表示赞同裴潜的这个办法。

一时间人声鼎沸,董承返回座位悄悄问韩暹和杨奉的意思。

“众人投票选择迁都地址,二位觉着这个办法如何?”

杨奉说:“袁绍和曹操实力最强,若不依他们之意,只怕将来会遭报复,但徐州供奉的物资……呵呵也不好否决他的这个主意。”

“是啊,哪边都不好得罪啊。”董承也是一脸为难。

“这会可不是当老好人的时候。”见二人犹犹豫豫,韩暹站了出来。

“叫我说就按裴潜的办法来,大不了待会投票时多偏向点邺城,到那时就算曹操怪罪也可推到裴潜身上,咱们几方都不得罪。”

“韩兄之计妙啊。”杨奉拍手叫好,心说怎么就忘了还可以暗箱操作。这众口铄金、指鹿为马的事情他们三个可没少干。

“这么说来,裴潜那一番的分析和提议却正好帮咱们找到了婉拒曹操的借口。”董承也一脸喜色。

三人私下里有过商量,都觉着迁都邺城最为合适。

只不过后来曹昂这么一闹,他们害怕曹操真的会发兵围了洛阳,才没敢当面支持袁熙。

董承又说:“如今之计需速速通知众臣,让他们待会投票时都偏向邺城。”

韩暹和杨奉点头答应,并起身隐入了众臣之中。

董承则重新走到裴潜跟前询问。

“前将军的提议非常稳妥,既然诸位使者们也都赞同,那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吧,只是不知该如何选出五座候选城池那?”

“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先筛选出呼声最高的五座城池作为候选,然后再通过投票选出最合适迁都的那一处。”

才一说完,大殿立刻变成了菜市场。

使者之间,大臣之间,使者跟大臣,纷纷密谈拉票。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裴潜暗自一乐,情况越乱他越好浑水摸鱼。

投票,只是他试探众人的一种手段,他不会参加,也不会让这场投票成功。

但天子最终是要去徐州的,只不过裴潜不能过早的暴露这个想法,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定下要暗中行事的计划。

明抢?肯定不行。

曹昂和袁熙的军营都驻扎在城门外,几家诸侯使者的兵营则安札在五十里外。

洛阳城内还有一千多守兵,在摸不清董承、杨奉等人的真实想法前冒然出兵只会引起公愤,到时候裴潜和船上的几百士卒只怕都回不了徐州。

同样这也是曹昂和袁熙都没敢轻举妄动的主要原因。

外围大势是种平衡状态,洛阳城内也是如此。

只不过外围的平衡是有漏洞的,裴潜很清楚曹操怎么可能会被那几路兵马威胁的不敢动弹。

至于曹操为何没亲自来洛阳,这就无从所知了。

所以裴潜要趁着曹操不在的空子,尽快取得天子和众臣的信赖,然后带着他们悄悄去孟津。

大约用了一炷香的时间,终于选出了五座候选都城。

邺城、许昌、襄阳、蓟城、宛城。

其实还有几个城池被选,可全都因为票数过低被淘汰。

只是五座候选城池里竟然没有一座是徐州的,这一点让众人再次感到意外。

就连刘备也有把天子请去汝南的想法,可裴潜是发起者却没有提议任何的徐州城池成为候选,难道他真的只管替朝廷着想并无一点私心?

很快就连袁熙和曹昂也都这么认为,于是众人把精力都放在了五座城池上,再也没人去怀疑裴潜的真实想法。

龙座前天子一脸失望,小声问裴潜。

“前将军为何不提一座徐州的城池?”

“陛下也看到了,诸侯与大臣之间都有联系,我人微言轻,就算提了徐州的某处只怕也无法入围啊!”

天子一脸的不乐意,虽然裴潜的办法有可能让许昌和邺城落选,但是其他三座候选都城也非天子心中所愿,他只想留在洛阳,或者去徐州。

看到天子的表情裴潜心中暗喜,试探性的问道:“难道陛下不愿迁都去这五个地方吗?”

“不喜欢。”

“那……陛下是否有心仪的去处?”

天子环视一圈小声的回道:“徐州啊,朕想跟将军去徐州。”

“明白了,在下答应会带陛下去徐州,但是这个秘密暂时不能告诉任何人。”

“放心,朕懂得。”天子高兴不已。

裴潜则微笑着点点头,心说之前的表现果然没有白费,如今已取得天子的信任,接下来该是探探众臣的想法了。

五座候选城池已选定,裴潜让人搬来一块木板。

众人知道正式投票马上就要开始了,只是不明白那块木板究竟有何作用。

“还请诸位大人和使者们入座。”说完裴潜就在木板上依次写下五座城池的名称,“既然要投票,就要本着三公的原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难道是让三公来投票吗?

太尉是袁绍,司空是曹操,司徒暂空,让袁绍和曹操投票选择迁都地点这不是又绕回去了吗。

众人都说不妥,裴潜笑着解释说。

“我说的三公可不是什么朝廷大员,乃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意思。”

“所谓公平是指在座的诸位都有投票选择权;所谓公正是指投票机制不可有暗箱操作;所谓公开则是指投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隐瞒。”

讲到这里裴潜拿起笔在写着“襄阳”二字下画了一道横。

“待会诸位依次上来,在认可的城池下边标注,然后根据选择数量淘汰一个标注最少的城池进入下轮,以此例推最终优胜的那座城池便为最佳迁都之址。”

此方法绝对“三公”,多轮选择末位淘汰,也容易理解,众人都觉着可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