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转过呼吸重症后,家属区是一个简易房,一进去就看到一个小孩子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在医院写作业,立马勾起了好奇心。旁边躺椅坐着的,不用猜就是孩子妈妈。当时眼前是一幅很温馨的画面:丈夫在里面救治,贤惠的妻子带着儿子在外面守候。
第二天小孩子还借我的凳子坐过,他妈妈还教着说了谢谢。对这个女人的印象挺好,其码认为是个关心丈夫的好媳妇。第三天后就一直没再出现,换成了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妻来陪床,好几天也没弄清他家状况。每进入新环境,总有人过来打探病人基本情况,这次也不例外,就像汇报似的简要向人们说了几句。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也回问了住在两边的家属,一个是妻子不明原因出不上气住进来的,至今没找到原因;另一个是哥哥陪护胰腺炎的弟弟。
好奇的那家,一个星期后才从母亲的嘴里了解到一些情况。这就是女人的特质,喜欢把家里不顺心的事一吐为快。其实从心理角度讲,这也是很好的解压方式。许多人选择说出来,而我喜欢用文字的形式表达。
住在里面的是老人的大儿子,查不出病因,就是昏迷不醒。大儿媳在网上加入一个什么公司,一心想着挣大钱,没想到被骗三十万。闯祸后,拍拍屁股带着孩子躲到了娘家所在的县城,在那里租房子住。大儿子因为这件事心里一直不痛快,又要忙着挣钱还妻子欠下的债。大儿媳不是好好过日子的女人,平时对丈夫也不咋关心,干上一天活儿,经常还得自己做饭。家里人早就有让离婚的打算,大儿子不愿意。媳妇给欠下一屁股债后,压力更大,经常借酒浇愁。谁不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一天喝酒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老公住进去十来天后,老人的儿子才稍微有了意识,作母亲的进去探视后,拍了录像;高兴地挨个让我们看,确实眼睛有了反应。老人的大儿媳好像挣钱走火入魔了,才被骗,又参与销售保健品。还把东西拿到医院,让婆婆代卖。不明来历的东西,谁敢吃?
为了筹钱给儿子看病,老人提出让媳妇向娘家借一借,被媳妇直接拒绝了。一天“水滴筹”的人进去宣传,老人好像填了资料,加入了这项筹款活动。老公两周后转入普通病房,她家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说起那两家都是老公生病,老婆不闻不问,靠父母出钱出力,而我家老公全靠我的事。有一个陪护父亲的家属分析:“那是你做的太好了,你自己全做了,他家里人还忙啥?就像这两家,媳妇面都不露,爹妈不忙谁管?”说归说,谁家的“经”只有当事人知道,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外人,是弄不明白的。毕竟我和那两个媳妇不属于同一类型,她们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难,遇事只考虑自己。而我是个注重家庭,责任感强的人,和她们不在一个层次。只是她们的老公遇到了把儿子的命架于自己之上的父母,而我老公遇到了爱惜自己的身体比儿子的命更多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