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发微信说:碰到小李家的儿子,告诉她他们家买了房子。问我给小李打电话没有?
既然说起,就趁热打铁打一个。“你家重把房子买了?
“嗯,我们一起诉,没几天就解决了。你不跟我们一起告。”
“退你房钱了?”
“退了,我们买房时,还跟他签了个合同,如果房子有事,他得赔很大一笔钱。法院给找的律师,律师一找他,他就忙了。连忙找了一个人,和我们商量解决。”
“你们给法院现金还是转账?”
“他把钱打到我卡上,我又去信用社转到法院账号。”
这个电话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没退钱他们是不可能先留房的。看来四家已经基本解决,就这两家缺钱等着。
挂了电话,决定再找婆婆一次;即便起不了大用,也能起个传话的作用。其码让她知道,亲戚赔付了那哥俩的房款。
一听就知道和小区的老人们相跟着在市场买东西,吵吵闹闹的。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迟早给退呀,我只能远远地打探,不能催得紧。”
“人家起诉他就连退带赔,别人的退了,就不退我的。”
“什么时候我也不会告,我不得罪。”
“跟您有啥关系?”
“割我的肉呢,我能不疼?”
“您儿子是我伺候,您疼啥?我不是筹不够钱,找您干啥?”
“就剩两家了,人家会给处理呀。”
“没手续的房子我不要,我要的是房本。”
“我只能给你远远打探,别的做不了。”
这电话打的,房子白花钱你心疼,你儿子生病你心疼;可你就是不敢得罪,问都不能问。
不告是我不想把事情做绝,我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决定在我,说的就像由你说了算。
这就是这家人一贯的做法:正忙不帮,就想当家做主。
我只想要个明确的答复,然后决定继续准备银行贷款,还是不用愁钱也能像那哥俩一样解决?
亲戚亲戚不给,中间人中间人弄不清楚,只是自己想当然。
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因为房子迟迟得不到解决,你儿子能病得这么严重?还好意思说割你的肉。不知内情的人,又把你标榜成伟大的母亲。如果真的损失的是你自己的钱财,你早就坐卧不安了。
房子是我省吃俭用攒的钱买的,病人是我24小时陪侍。减少的是我家的收入。你想买提箱牛奶,不买没人会找你要;和你有半毛钱关系?说的就像你有多难过。
遇到这样的家人,真是无可奈何。无论发生多大的事,都不会乱了方寸,都能镇定自若地把自己的小九九盘算好。宁愿因为个人的小利失去儿子的大利,不得不佩服。
老大纯粹遗传了母亲精明的基因,可以说青出于蓝胜于蓝。人家是为了自己的大利不惜损失你的利益,甚至兄弟的身体与生命。
应该下个月就能见分晓。不管房子的结果如何,一个老公的病,这一家已经损失巨大。最大的受害者,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