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水稻

不过,很快,他就再次亮起了眼睛。

“老爷,是这样的,那之后,安王亲自给两个村的人任命的新村长,他让这个村原本村长的儿子担任那个村的村长,同时让那个村村长的儿子担任这个村的村长,约定一年之后,哪个村长带领下的村子粮食产量多,就会放回其父亲。”

“妙啊!”

陈尚远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如此安排简直巧妙绝伦,甲村人担任乙村村长,乙村人担任甲村村长,同时还用彼此的父亲在安王府为质。

如此一来,甲为了救回自己的父亲,同时让甲村发展得更好,就不敢对乙村出坏主意,因为自己村子的命运掌握在乙村人手上。

同理,乙也一样。

慢慢地,在利益的驱使下,甲和乙就会达成合作关系。

只有双方共同发展,才能救回自己的父亲,同时大家才能发展得更好。

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便从根源上解决了双方的矛盾,而且是彻底解决。

这样的安排,这样的能力,岂能不让陈尚远惊叹。

随着自己安排的一桩桩事,都被完美解决。

陈尚远有些坐不住了。

他觉得,这凉州城内,也许看不到自己想要看到的。

既然如此,自己可以去乡下看看,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

田间小路。

王二搀扶着陈尚远,心疼道:“陛下,你何必受苦亲自下乡,这田间的路泥泞不堪,陛下龙体岂能受这样的苦啊,有什么事交给小人去办就行了。”

“哈哈,无妨,许多年没有下田间了。”陈尚远爽朗地笑了笑。

今天他亲自下乡,考察凉州乡下农民的生活状态。

“呦,陛下小心,慢着点。”

说话间,两人已经穿过了最为泥泞的路段,来到一个叫做和平村的地方。

这个村的名字,陈尚远非常喜欢。

“外乡人?”

有个老伯经过,笑着跟陈尚远打招呼。

陈尚远笑着回应道:“老伯你好,我们确实是外乡来的商人,途经此地。”

“你们是商人吗?”老人忽然来了兴趣。

“是啊,怎么了老伯?”

老伯在自己身上擦了擦手,然后握住陈尚远,王二本想拦下,却被陈尚远阻止了。

与民亲近,对一个皇帝而言,可是不多的机会。

“两位朋友,眼看到饭点了,不如去村里做客,刚好我有些事找你们帮忙。”

一个老百姓,竟然要求助外乡的商人,这让陈尚远十分好奇。

遂笑着说:“老伯,我们不饿,做客就免了,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老伯自我介绍道:“我是这个村的村长,你们叫我老赵就行,既然你们是商人,我想请你们帮个忙,将村里的粮食卖给县衙。”

“什么?卖粮食?还是给县衙?”

这可把陈尚远和王二两人搞懵了。

自古以来都是将粮食上缴给县衙,未曾听闻将粮食卖给县衙的。

这个村的人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或者是天生有缺陷?才会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再者,很多村种下来的粮食仅够温饱,连上缴都不够,哪有多余的去卖啊。

原以为村长只是跟他们开了个玩笑,没想到村长认真地说:“是啊,看你们一身泥泞就知道进村的时候费了些功夫吧,我们这个村路不好走,所以什么都缺,但唯独不缺粮食。”

唯独不缺粮食?好大的口气啊。

未等陈尚远开口问,村长指了指山坡上的一片绿色说:“你们是商人,对粮食了解得不多,可能看出此处稻田和寻常稻田有何不同?”

这可难住了陈尚远两人,他们对稻田几乎没什么认知,怎能看出不同呢?

于是只能装作仔细看了下,说:“只觉得这些稻子比寻常的高了些,并无其他不同。”

村长哈哈笑道:“你们仔细看稻田里面。”

“里面有什么不同,不就是旱地吗。”

等一等,旱地?

陈尚远忽然瞪大了眼睛。

即便他再怎么不懂农业,但基础常识还是有的。

水稻水稻,是要种在水田里的。

可此处的稻田,竟然是旱地?怎么可能!完全不合理啊!

大梁国旱地占大部分,若是真能将旱地种上水稻,那得产出多少粮食啊?

此刻陈尚远的心中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火热,大梁国年年为粮食的事发愁,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土地的原因,若那些旱地都能利用起来,他都不敢想会带来怎样的盛世。

见两人如受到惊吓般,村长哈哈笑道:“外乡人没见过世面啊,可知这里的稻田亩产量有多少吗?”

这个陈尚远心里还是有些数的,虽为亲眼见过,但平时批阅的奏折里倒是经常看到,一般来说,大梁的稻田亩产量在两石左右,最好的也不会超过三石。

于是他试探的问:“可有三石?”

大梁计量单位,一石为五十斤,三石就是一百五十斤了。

而在这个时代,亩产量能超过一百斤,就算非常好的了。

村长摸了摸胡子,脸上也露出了一抹自豪,笑道:“你呀,胆子还是小了,再猜。”

“莫非能达到四石?”

陈尚远惊呆了。

亩产四石,意味着这里的粮食产量是其他地方的一倍啊!

“哈哈,我就不跟你卖关子了。”

村长伸出两只手,手指头全部张开说:“十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十石可是整整五百斤,比正常粮食产量高五倍?

绝对是吹牛!

“村长,做人可不能胡言啊。”王二低声道。

“嘿,我这么大的年龄骗你们作甚,说有十石绝对有十石,你们不信就算。”

陈尚远倒是相信村长的话,心中嘀咕着没想到凉州竟然有如此沃土。

怪不得这么些年凉州发展得这么好呢,原来有这么好的地,能将水稻产量提高好几倍啊!

在他的认知中,觉得产量好的原因是土地的肥沃。

怪不得要将粮食卖给县衙呢,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水稻,按照亩产十石来算的话,足够养活一个小县城的人了,对一个村子而言,确实太多了。

站在陈尚远的角度,关心的自然不是卖粮的事,而是土地。

于是追问:“村长,你们这一片的土地都这么肥沃吗?”

“肥沃?跟土地有什么关系?”村长反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