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登州军事学校

按林浩文的设定,周平是驱逐舰机电部门的副机电长,本来是石油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选择了参军入伍,放弃本专业,阴差阳错当了海军,最后上了舰,分在机电部门,当上了副机电长。

“小周啊!”洪宽点了下头,“他是学石油的不假,不过他毕业得有七八年了,专业早就荒废了吧?”

“荒废了也比别人强,毕竟人家系统学过。”林浩文说道,“再说简易的采油炼油设备,咱们国家宋朝就有了,只需要用现代技术做一定程度的改装,也不要多复杂的成果,暂时能用就行了。”

“行,希望咱们能早日重新造出汽车,我就不用坐马车了。”

“光有车可不够,没有公路汽车也走不了!”林浩文笑着说,“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得一件一件地做,不能急。”

接着,林浩文话锋一转,问洪宽“听说军工厂建厂房的时候遇到点儿问题?”

登州军工厂,是林浩文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军工厂,未来将为东海义军研发和制造各种武器装备。

军工厂现在还处在初创阶段,刚刚选好地址,厂房也是刚刚开工建造,目前这件事由洪宽全权负责。

“哦,征召的施工队里既有张广义军又有清朝降兵,还有普通百姓,闹了点矛盾,问题不大,已经解决了,不会耽误施工进度。”洪宽回答。

林浩文点了点头。

说着,二人的马车出发了。

袁刚和担任警戒任务的陆战队员们也立即行动起来,上了另外一辆马车,连同洪宽的警卫一起,一前一后将林、洪二人的马车保护在中间。

同时,两架无人机也跟着起飞了,在天空中全程监控马车行进的道路,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太阳探出了头,雾气正在一点一点地消散。

“舰长,咱是不是得快点了?仪式九点整开始,现在都快八点半了。”洪宽看了一眼手表。

他的手表是机械的,不用电,在这个暂时没有电能的时代也不影响使用。

“来得及!”颠簸的马车上,林浩文依然淡定地望着马车外的蓬莱城。

马车的速度远没有汽车快,路上又晃荡了近半个小时,林浩文和洪宽才最终抵达目的地,蓬莱县城东郊的一处军营。

这里原本驻扎着一支清军,其实他们原来也是明朝驻登州的守军,后来大明朝垮了,他们先投降了大顺,后来李自成兵败,又投降了清朝。

现在,蓬莱县城被东海义军的“天兵”攻破了,这支军队立即反正,再次投降东海义军。

不到一年,这支军队连续换了四个主子。

后来,林浩文下令,将这支部队打散,混编到其他部队,在这支部队的驻地建立一所军事学校。

学校的全称是“东海义军登州军事学校”,不过嘛,它不是一般的军事院校。

这所学校既不培养军官,也不培养专业的军事人才,它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改造归附东海义军的各路义军以及在作战中俘获的战俘。

换句话说,这是一所思想改造学校。

改造思想,丢弃旧式的、封建的思想,知道为谁而战,是打造铁军的第一步。

所以也就有了这所登州军事学校,林浩文亲自担任学校的代理校长,洪宽任副校长。

当然,代理的意思就是暂时。或者说,学校的框架搭建完毕正常运行后,林浩文就会退出学校的管理,一切交给洪宽。

毕竟对于林浩文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之前已经统计了,从东海义军攻占蓬莱开始,张广那边收编的农民军有近三千,被俘和投降的清军有小两万,加起来两万多人。

这两万多人将分期分批地进入这所登州军事学校学习改造。

今天正是登州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的日子。

九点整,林浩文和洪宽走进了登州军事学校的大门。

军事学校的前身是临时军营,相当简陋,正经的建筑物只有几座破楼,其余都是帐篷,各种设施也都很破旧。

不过比起设施的破旧,更麻烦的是人。

第一批进入军事学校的“学员”有五千多人,现在全都集合在原来军营的校场上。

这些人的眼神中完全看不到光,站得也七扭八歪,还有很多人衣冠不整,整个队伍没有任何精气神,犹如行尸走肉。

“一帮歪瓜裂枣,这哪是军队啊,跟被抽走了脊梁骨似的!”洪宽摇了摇头。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林浩文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