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宗黄巾军被汉军重重围困、生死存亡之际,南阳黄巾军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宛城之战已经结束十余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恢复着。
汉水沿岸各城的防务已经稳固,辉字营驻防在朝阳、邓县,先字营驻防在山都、筑阳,彭字营被调到了阴县、穰县,任字营则在武当县。
训导部的官员在新占领地区奔忙了十余日,也招募到了大量的新兵,迅速地补齐了各营的缺额。
这些新兵大多都是穷苦出身的青壮,经过一番宣传,早已受够了压迫的他们并不排斥黄巾军。
民部的官员也进驻到了新占领地区,上任伊始便收缴了那些南渡的富家大族留下的钱粮,随后又处理了一大批心怀侥幸留下来但以前却干了不少恶事、坏事的高门大户。
当然,还是效仿在长社时的做法——为民申冤,惩不义而没其家产,以充军资!
医部也是尽心尽力,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之下,已经有不少黄巾军的伤员和病号归了队,而汉军的伤员和病号陆续也有不少已经康复。
汉军的伤员和病号康复之后依旧被关押在宛城外面的营寨里,依旧由女军看押,每日里也不会短了他们的一日三餐。
不过,他们每天都得接受督军司的教育,用李汗青对钟繇说的话来说就叫“思想改造”。
为此,李汗青有时还会亲自上阵。
不过,他不会向钟繇他们那样讲什么大道理,就是当着所有俘虏的面随便挑几个俘虏拉拉家常,比如家里还有什么人呐,家里有几亩田地几间房啊,当地的官吏是不是清廉公正呐……
个把时辰的家常拉下来,往往比钟繇他们讲的那些大道理还管用。
很快,钟繇他们也把这招学了去。
不过,他们依旧还是会把控诉汉庭的腐朽、官吏的贪婪、高门大族的不仁当作重点,听得李汗青暗自都有些感慨:我只是想跟俘虏们拉近关系而已,怎么被他们一搞就搞成诉苦大会了?
不过,效果还是很显着的,几天下来便有俘虏主动要求加入黄巾军,要一道为天下致太平!
李汗青看在眼里虽然大为欣喜,却没有急于求成,先让钟繇他们带着那些要求加入黄巾军的俘虏去城中以及附近的乡村干一些义务劳动,让他们亲自去看一看,看看南阳黄巾军治下的百姓到底生活得如何。
直到七月十四这天,李汗青才将那些主动要求加入黄巾军的俘虏集中到了校场上。
台下乌泱泱的已有千余人,虽然只占了万余俘虏的一成,已经让李汗青欣慰不已了。
待俘虏们列好了队,李汗青径直走到了点将台上,神色肃然地扫过一众要求投诚的俘虏,缓缓地开了口,“你们在这里已经待了半个来月,想来也该明白我们南阳黄巾军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了。”
说着,他声音一扬,“此刻,我李汗青站在这里,就想再说一遍:一旦加入了我军,你们就不会再有退路,此刻,若有人反悔了,请你自行离开,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敢为难你们……我会给你们半炷香的时间来做这个决定!”
李汗青话音刚落,下面便有不少人叫了起来:
“大帅,不用等半炷香,俺都决定好了,就跟着大帅干了!”
“对对……想想俺以前过的那都是什么日子?俺就跟着大帅干了,为天下致太平,为了有朝一日也让俺的妻儿能过上宛城百姓这样的好日子!”
“就是,就是……俺们就这么一条烂命,与其卖给昏君和那些不把俺们当人看的贪官老爷,还不如卖给大帅……”
李汗青没有制止台下那嘈杂的声音,只是静静站在点将台上,静静地听着,静静地等待着。
见李汗青迟迟没有表态,台下那嘈杂的声音持续了一阵之后便慢慢地消失了。
不多时,偌大个校场已是一片死寂,唯有时间在悄然流逝。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功夫,依旧没有一个人主动离开。
李汗青这才一扫台下众俘虏,神色肃然,“好!既然你们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从这一刻起,你们就是南阳黄巾军的将士了,就是我李汗青的兄弟了……”
说着,李汗青顿了顿,“此刻,我便为你们营赐一个‘义’字,从这一刻起,你们便是南阳黄巾军义字营的将士了!”
说着,他声音一扬,“本帅之所赐你们营一个‘义’字,就是希望你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遇上了怎样的诱惑、无论遭遇了怎样的困境都能记住你们今日的选择!”
说着,他声音一沉,“记住:今日,你们当着本帅的面选择了为天下致太平的大义!这份大义足以得到本帅的尊重,足以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台下众人不禁激动地高呼起开,“多谢大帅……”
李汗青却一抬双手,神色肃然地打断了他们,“如果有朝一日,有人背弃了这个义字,本帅饶不了他!同样的,如果有朝一日,你们发现我李汗青背弃了这个义字,一定也不要饶了我李汗青!”
说着,他转身一指肃立在一旁的波才和钟繇,“今日之言,有导部部长波才为证,有训导部督军司主事钟繇为证!”
此言一出,波才和钟繇尽皆色变,“大帅……”
台下众人也无不动容,“大帅……”
李汗青大手一挥,神色诚挚,“因为本帅许下的太平盛世,你们便能抛下故土、抛下父母妻儿以性命相托,所以,这个诺言是本帅欠你们的!”
说罢,他突然冲台下众人抱拳一礼,“本帅与你们共勉之!”
台下千余人纷纷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齐声高呼,“见过大帅……”
按照南阳黄巾的编制,义字营还缺额大半,但李汗青坚信,在这个雨季结束之前义字营定然能满员!
当然,和任字营一样,义字营屯长及以上的将领也说李汗青亲自任命的:校尉是周武,营司徒由钟繇兼任……韩忠也被调到义字营当了屯长,其余各级将领也多是从亲卫营调的。
这一次,周武欣然受命。
他一直记着李汗青那晚对他说过的话,“本帅希望你们都能独当一面。”
时至今日,他还清楚地记得李汗青说这话时流露出来的疲态。
大帅再悍勇无敌,也只是一个人,这偌大的担子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他也会累吧!
那时,他便打消了永远留在亲卫营虽李汗青冲锋陷阵的念头,他也想替李汗青多分担一些。
钟繇自然也不会推脱,他很清楚李汗青让他兼任义字营司徒的用意。
义字营成立了,很快,李汗青在义字营成立仪式上的一番话也传开了。
“今日,你们当着本帅的面选择了为天下致太平的大义!这份大义足以得到本帅的尊重,足以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如果有朝一日,你们发现我李汗青背弃了这个义字,一定也不要饶了我李汗青!”
夜色已暮,内城伤兵营里灯火通明。
典韦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听着同屋几个伤员议论着李汗青白天在义字营成立仪式上的那番话,神色变幻。
世人常说“忠义、忠义”,但他典韦向来以义为先!
他一直记得那个亦师亦友的刘放曾对他说过的那番话,“都道忠义忠义,却不知人心险恶,明主难遇!有人择主不慎,便效忠了暴戾之主,助纣为虐;有人择主不慎,便效忠了昏聩之主,反受其咎……我刘放此生便一心守着那义字过活!天下事,凡义之所至者,定然无咎!”
他典韦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对这番话深信不疑。
是以,在刘放被李良杀害之后,他只身闯入虎穴,为刘放报了仇雪了恨,守住了那个“义”字!
也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才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刘宠。
而他之所以会追随刘宠,并不是因为刘宠喝止了那些追兵,他典韦若想走,便是城中那些兵丁再加上刘宠带来的兵丁也留不住他。
他之所以会追随刘宠,只因刘宠在问明事情原委之后当众说了一句,“为友报仇而诛不仁,本就是义之所在,何罪之有?”
可是,追随刘宠来到宛城之后,他却在三五十个回合里便被李汗青一枪扫落了马下,而且,若不是李汗青出手相救,他当时只怕就丧生在马蹄之下了。
已经在伤兵营呆了半月有余,伤其实早就好了,但他一直没敢出去,因为他不知道出去之后该如何去面对李汗青。
一走了之?
这是不义!
投诚效忠?
效忠李汗青之后,再替他去打刘宠……这同样也是不义啊!
这些天,他一直在紧纠结,一直在彷徨……
直到此刻,听周围的伤员谈起李汗青对义字营说的那番话时,他渐渐想明白了。
突然,他猛地翻身坐起,也不理会周围几个伤员那诧异的眼神,翻身了下床,穿好鞋履便大步流星地朝门外去了。
他刚走到门外,迎面便走来了一个身穿白衣的清秀小姑娘。
见到他,那小姑娘微微一愣,便将俏目一瞪,“典韦,你不是说自己还未痊愈吗?”
典韦脚步一僵,大黑脸顿时一红,“那个……雀儿姑娘……装病……是俺典韦的不对!”
“哼……”
那小姑娘一扬眉,“亏你一身好武艺,还死皮赖脸地躲在伤兵营里?我要是你,早就去义字营报道了!”
小姑娘牙尖嘴利,典韦连忙讨饶,“俺正要去见你家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