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双方较量

由于牧家毫不犹豫地拒绝,秦国终于按捺不住,于秋收后毅然派出了王翦作为主将,将王贲任命为副将,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讨伐牧家之路。

早在二十年前,牧家就预见到了今日之局面,并明智地将都城迁至沈阳,以避其锋芒。

如今,面对秦国大军压境 牧家直接面临挑战的三座城市分别是毫、津和山海城。毫、津两地以坚守防御为主,而山海城则是牧家水军的重要基地。

这场激烈的战斗在毫、津两地持续了整整两年之久,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然而,就在秦国逐渐放松警惕之际 牧家出人意料地发动奇袭。

他们派遣了五十艘战舰以及五百余艘商船,成功搭载了近五万名精锐骑兵,悄无声息地在秦国后方登陆。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犹如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战争的天平,迫使秦国不得不撤军,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这次的战争,牧家其实伤亡不大,那是因为牧家的武器整整领先了秦国一代。

牧家士兵的防御,主要是一层铁甲和一层棉甲,总共是双层甲,防御力十分的强悍。

而且使用的兵器都是铁制兵器,秦国使用的基本都是青铜器,双方的武器差距整整差了一代。

……

“李大人,我们已经赶了一天的路了,前面正好有一个村庄,我们来歇歇脚吧!”一名护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身后的马车喊道。

李斯撩起车帘看了一眼,确实如护卫所言,前方不远处便是一个村庄。

他揉了揉太阳穴,略显疲惫地回应道:“好,大家也累了一天了,都到前面的庄子歇歇脚吧。”

众人继续前行,又走了十几分钟,终于来到了庄子的门口。

李斯等人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驿站。“哈哈,看来咱们的运气还真不错,今晚可以在此好好休息一番了。”李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满意地说道。

他们走进驿站,发现这里与秦国的驿站大不相同。

这个驿站更像是一座酒楼,不仅提供住宿,还有许多人在里面吃吃喝喝。

李斯环顾四周,看到不少普通百姓也在这里歇息,心中不禁感叹此地的繁华与热闹。

此时,一名店小二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着李斯一行人。

李斯点了些酒菜,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他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这里的人们似乎都很放松自在,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感到拘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斯觉得自己的疲惫感减轻了许多。

他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行程,以及如何完成这次重要的任务。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是一群商人在争论什么,引得旁人纷纷侧目。

“你们来看看这报纸上写道国家准备要跟秦国和谈呢!看着就让人生气啊!你们说说看,我们牧家的实力这么强大。

为什么还要选择和秦国和谈呢?明明有能力直接反击秦国啊!”一个商人情绪激昂地大声说道。

“是啊!这次与秦国交战时,我们国家只动用了将近十分之一的力量而已。

而且那五万被征召回去的预备役士兵, 也不过是在做些琐碎杂务罢了。

真搞不懂家族掌权者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其他人纷纷附和,表示气愤。

“哦?你怎么知道我们国家只用了十分之一的实力呢?”驿站的掌柜好奇地问道。

“嘿,这你们就有所不知啦!我们几个刚从前线撤退回来,当时被召集过去的预备役人员,像我这样的,都只是负责搬运物品、处理杂事而已。

而且,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军区仓库。你们根本无法想象,那里存放的物资足以装备起整整十万名士兵!

可我告诉你们,我所在的那个仓库仅仅是众多仓库中的一个,还有十几个类似规模的仓库存在呢!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咱们国家真正的实力有多么雄厚!”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身着书生装扮的年轻人们开口说道:“你们有所不知啊,之所以会这样,那完全是因为家族里一直流传着一条祖训。

这条祖训明确规定,当其他中原国家对牧家发动攻击时,我们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策略,绝对不能主动发起进攻。”

听到这里,李斯脸上露出了十分疑惑的神情,他不解地追问道:“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只听那些年轻人继续解释道:“这你们就不了解了吧,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牧天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强大,它最终都难逃灭亡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家族才立下了这样的规矩,禁止族人进驻中原地区。

即便我们牧家真的入驻了中原,那么这个国家的寿命恐怕也只有短短两三百年罢了。”

李斯心中涌起汹涌澎湃的浪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冲击着。

他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牧家如此强大却未进驻中原的原因。

原来,牧天早已洞察世事,看穿了这一切的真相和背后的玄机。

牧家的实力深不可测,但他们并未急于扩张势力范围,而是选择隐居幕后。

李斯意识到,牧家一定有着深远的考量和智慧,他超越了常人的眼界和洞察力。

这种远见卓识让李斯深感敬佩,同时也让他对牧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或许,牧天知道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明白过早介入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他宁愿保持低调,等待时机成熟,再以更稳健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实力。

这样的决策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而牧家显然具备了这样的品质。

李斯开始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作为一个旁观者,他见证了牧家的智慧和隐忍。

现在,他决定要向牧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小六子,好酒好肉上都上上来。”伴随着这句话,只见店外突然涌进了二十几个身穿破旧衣裳、浑身脏兮兮的客人。

他们的脸上透露出疲惫和饥饿,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劳作。

“村长,你们今天的建渠工作已经做完了啊?”店小二小六子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

“是啊,终于完成了!”村长豪爽地笑了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大家都累坏了,饿得前胸贴后背,赶快把酒肉端上来吧,我们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小六子不敢怠慢,连忙转身跑进厨房,不一会儿便端出了几大盆热气腾腾的酒菜。香气四溢,引得众人垂涎欲滴。

村长率先举起酒杯,大声说道:“兄弟们,今天咱们辛苦啦!这条水渠建成后,村里的庄稼来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来,干一杯!”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痛饮。一时间,酒桌上欢声笑语,气氛热烈非凡。

他们谈论着建渠的艰辛与趣事,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这些朴实的农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虽然劳累,但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喜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