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集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全本免费阅读

壬二、明利根通后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五页。我们前面讲到佛法的真理,有两种的差别:一种是二谛的真理,一种是三谛的真理。

二谛的真理就是说,把生命切成两块:有相的世俗谛跟无相的空性。二谛的思想就是引导所有的众生远离有为法,而入无为的空性。因为你只有两个选择,空性肯定比有为法更好。因为有为法很多的苦恼,很多的不确定性,空性是恒常的寂静、安乐。所以,安立了二谛,你就别无选择了,你只能够放弃有相,入无相的空性,这是一种概念。

到了大乘佛法,把生命分成三块,叫三谛。它认为,“有”是如梦如幻,“空”也是如梦如幻,佛法的究竟义在中道的真如,一念心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它随时能够现“空”,它也随时能够现“有”。

大乘佛法把生命分成三块,这样的人生就看得更高明更清楚了,这样就能够以中道的思想来破空,连空也不可得。佛陀说一切法空,也是方便,因为你没有一开始直趋佛乘的胸量,佛陀先安立一个空相的道理,让你暂时地休息,“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所以佛陀说“空”,也是一種善巧方便而已,也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假相。就是说,通教人他能够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能够看到一念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而不空,这时他的思考模式从二谛的思考转成三谛,就接入了大乘思想。

他接入大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按位接;第二个,胜进接。按位接就是他接到一个相等的阶位,他小乘是什么阶位,他的断德转到大乘的断德刚好相等,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第二种情况,他的阶位转成更高的阶位,他转到大乘,他的阶位更高了。

我们来看。比方说,按位接以后,他断了见思,转到别教的十回向跟圆教的十信,欸,他转入大乘,他的阶位更高了。不但车乘更大,而且他的道路就更前面了。按位接是和原来一样。胜进接,他断了见思以后,转成初地或圆教的初住,都是破无明,证法身。

这个按位接跟胜进接的因缘,我们解释一下。

按照《大智度论》上说,我们成佛之道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叫作直趋大乘的菩萨。就是你一开始就学圆教的思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就相信打妄想的心,跟佛陀一念清净庄严的心是其体无别,只是我们一时地糊涂,操作错误,把一念清净心操作成妄想,但是清净心的本质没有变。你本来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是事实,不能改变。虽然你是一个乞丐,但是你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是个事实,你随时可以回家。

你明白所谓染净不二的思想,就可以称性起修。这时法法销归心性,人生本来就是借假修真、自我完善,这种人是最好。佛陀出世的本意,就是要告诉你这个道理的。这种人叫作“正直舍方便,但修无上道”,一开始就走上大乘,这个最好。

第二种人是回小向大的菩萨道。他先修小乘,最后再走入大乘,这样子也不错。回小向大又分成两种:一种人是完全的小乘善根。这个人学佛以后一路就是看《阿含》的思想,看藏教的业感缘起,一路从业感缘起去修不净观、无常观、无我观,慢慢对治进入涅槃。然后佛陀再为他说法,再把他从涅槃请出来,这种人就只能按位接了,转过去也就是同等。

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回小向大,就是他先习大乘,后来遇到因缘,退大取小。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他刚开始是走大乘的,后来遇到逆缘刺激他放弃了大乘,而变成小乘,但是菩提善根没有退失。所以这种人曾经有过大乘善根的栽培,他回小向大以后,他就胜进接。因为他心识的深处,有无量无边大乘的善根,他遇到大乘佛法的激发,他马上就突破了,这种人就容易胜进接,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我们再往下看。

通教人一旦被接,就是——他从二谛转成三谛,肯定就是发了菩提心了。就是他的车子改变了,从小乘的车子换成大乘的车子了,那就是菩萨了。但是也不妨从他通教的当教当中,保存了他通教的菩萨地的名称。

就好像《阿弥陀经》,极乐世界“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既然净土宗是“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怎么会有小乘呢?就是说这个事情,他以前是小乘,后来回小向大了。回小向大呢,他又保留他以前的阶位,是这样子的。

等到机缘成熟以后,“示现成佛,乃是别地圆住,来示世间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这个地方很重要!通教的佛,他不是用通教的教义修起来,不是说哪个人观一切法空就可以成佛,没有这回事情。

通教佛是怎么来的呢?是大乘的佛果,从本垂迹去示现的。所以在通教的佛法里面,它没有成佛之道,叫有位无人。那么它的佛是怎么来的呢?是大乘的菩萨,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去示现的,是这样子。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就更清楚了。

通教尚无实成佛义,况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别地圆住所现劣应身耳。

通教一个这么高明的空性,从一切法无生,而调伏了三界的烦恼进入涅槃。这么高明的空性都没有成佛之道,何况是藏教的实有二谛?把一切业感当真实的而去远离它,这种教法更不可能成佛。

这个佛,也就是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萨来示现。按照《华严经》的说法是说,初地的佛,大乘的初地,可以到一百个世界示现八相成佛;二地可以到一千个世界,地地十倍增加。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日本的学者跟小乘的学者,他们会有一种说法,说大乘不是佛说。大乘佛法不是佛说,是怎么来的呢?是小乘佛法衍生出来,因为小乘佛法,藏通两教也有菩萨道,你看藏教有三种根性:声闻、缘觉、菩萨,通教也有声闻、缘觉、菩萨,就是不需要大乘,藏通两教就有菩萨道了。这样解释不合理。

因为藏通两教我们一路学来,他们只讲空性,菩萨道不圆满。因为藏通两教的菩萨道,只有因地的菩萨道,没有果地妙用的菩萨道。说这个人修空观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也可能只是藏通两教的完全自利,也可能广修六波罗蜜,反正他的重点就修空观,法法销归空性。然后呢,然后三十岁成道,八十岁入涅槃,他的果地妙用,只用了五十年就全部休息了。这样子,严重地违背他因地的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无量无边的众生还在痛苦当中,他就全盘休息了,这个菩萨道不圆满。

一定是大乘的菩萨道,他因地时积功累德,成佛以后,到处地“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尽未来际地度化众生,才满足他因地所发的愿嘛。众生无边誓愿度嘛,必须是一种时空无尽的菩萨道。怎么可能说,成佛以后你就全盘休息了,入偏空涅槃了?那你的菩萨道只有前半段,只有因地的菩萨道,没有果地以后的妙用菩萨道。

所以藏通两教没有成佛之义这是对的,蕅益大师讲的是对的。应该是这样讲,小乘是佛说的,大乘也是佛说的,两个都是佛说的,而大乘佛法是根本法门。佛陀出世是要讲大乘法的,但是有些人根机羸弱,他听到菩萨道要走三大阿僧祇劫,产生害怕,心性羸弱,佛陀只好为实施权,从本垂迹,现出丈六比丘相,陪着众生成长。所以应该说,小乘法是大乘法流露出来的,是佛陀不得已,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如果你说只有藏通两教,只有小乘法,大乘非佛说,由此类推,既然藏通两教没有大乘的菩萨道,就没有真正的佛,没有佛陀,就不可能讲《阿含经》,因为《阿含经》是佛说的。那么没有《阿含经》,你自己否定大乘,你小乘也否定了,因为小乘佛法没有成佛之义,没有一个人一辈子观一切法空能够成佛的,不可能!

诸位!“因”跟“果”一定相同的,成佛是一个真空妙有,你因地时就必须要即空、即假、即中,虽然它不圆满,但是你必须要随顺。就是说,你今天是一个葡萄的种子,才可能种出葡萄。你因地观一切法空,它果地怎么会有妙有呢?果地妙有是怎么来的呢?你因地时是中道思想,是真空妙有,你果地才能够清净庄严,才可以真空妙有。因为你的因地心影响到你的果地觉,所以因果要随顺。虽然它过程越来越圆满,但是它的种性是一个味道的,没有说你用葡萄的种子种出苹果出来,没有这回事情。

所以说小乘是佛说,大乘也是佛说,而小乘法是从大乘的根本法门流露出来的,这样讲才合理。

壬三、结示十法成乘

我们再来看最后的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一、明观境——六道阴入,能观所观,皆如幻化。

二、明发心——二乘缘真自行;菩萨体幻兼人,与乐拔苦,譬于镜像。

在整个修行当中,一旦要修行,要两大根本:一个是知见的问题;第二个发心的问题,这两个会影响到你最后的结果。以通教当体来说,它的正见叫空正见,它观察三界六道、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身心诸法,不管能观所观,都是毕竟空,都是如梦如幻。

所以大乘通教的思想,就是无生。用无生的思想处理生死业力,已经比藏教更高明了,因为藏教还在有相的因缘打转,它是从有相里面修对治,不净、苦、无常、无我,慢慢远离它。通教它是如梦如幻,这句话就够你远离了,它不真实,就好了。

它的发心有两种:

第一个,“二乘缘真自行;菩萨体幻兼人,与乐拔苦,譬于镜像。”

如果他是通教的二乘人,当然就以空性自调,缺乏大悲心,只有出离心。如果是通教的菩萨,他还有菩提心,做水月之道场,做梦幻之佛事,在如梦如幻里断恶修善。

总而言之,你一定有一个目标,有一个知见,这是修行两大根本。

我们再看,依止空正见跟他的发心,所产生的后面的修学。

三、安心如空之止观。

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见思。

五、虽知苦集流转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灭,还灭六度等通之。

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

七、体三藏法,无常苦空,如幻而治。

八、识干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谬滥。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止观”。整个通教最核心的思想,就在这个地方——安心如空。我们净土宗的人临命终时,如果你要破除虚妄的执着,通教更重要。

就是说,我们不要讲前生那么远,就讲今生好了。你今生在娑婆世界打滚了七八十年,不可能都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你没有这个本事。你多少会在心中烙下一些痕迹吧?你一定有你曾经特别贪爱执着的人事,你在平常没有把它处理掉,那临终就是问题了,你就得面对了。

面对时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用藏教的方法。你观想它是痛苦的、是无常的、是无我的,然后慢慢慢慢告诉自己放下它,这是一个方法。但是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因为那个时候事情紧迫,内忧外患,你要想出这么多的道理来,可能不容易。

但是,通教只要一个道理就好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其他都不用讲了,这些影像都是因缘生,它是自性空,本来就没有,就够你走出妄想,面对弥陀的光明。

如果你这个方法会操作的话,所有的道理都不要,你不用跟我讲什么不净苦无常无我,通通不用,我只要记得一句话——因缘所生,没有自性,当体即空。这时如梦如幻的影像,你就可以走出去了,所以在临终时,只有烦恼,没有障碍。

你必须让所有的烦恼只有活动,但是不能障碍你,就是“不取”。这个很重要——越是紧急情况,通教越管用,因为通教是能够让你瞬间进入状况,当然你必须平常就要熟悉这种操作方法。

就是说,你要怎么解读人生呢?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人生的开始是因缘才有,所以你本来就没有,你本来就没有这个身体,你本来也没有这个家庭,你本来也没有这个儿子。那怎么有呢?是因缘启动以后你才有的。

因此,你所有的东西都是跟因缘借来的,它的思考是这样子。到最后,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你只是把借来的东西还掉而已。“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既然跟因缘借来的你就得还嘛。

所以人生是怎么回事——跟因缘借来。可能你是善因缘,那你借的东西更多更好;你可能今生是一个恶因缘,你借得少一点。但是有借有还嘛,你到临终的时候再把它归还给因缘,到来生再借一次,就这样子。

这样思考事情的时候,你容易放下,你就不必有太多理由来说服自己。说它是无常的、是苦的,都不需要,因为你借来的,你就得还,这个合理吧?它不是送给你,它是借给你的,一开始就说好是借你的。

如果这个生命是你前生带来的,那没有人敢跟你要回去了。你还记得吗?你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想想,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从空性而来。那我现在怎么有这么多东西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所有的东西都是借来的。除了你一念明了的清净心以外,所有的东西,你看得到摸得到的,通通是借来的。如果你很快乐,不是你现在有本事,是你前生的因缘,你有一个好的善因缘,它借给你很多好的东西。

所以你如此思考,你临终时放弃一切,你就心甘情愿,你不会说:为什么我这样年轻就要走了,我还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没有这回事情。所以你要放下,就考验你的智慧了,看你怎么解读人生。你认为人生是真的,你就很难放下,你要说服自己就很难了。你只能够说:哎呀,反正它是痛苦的、是无我的,所以我只好放下了。这种放下方式不是很好。

这个安心如空的止观就是说,你要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时你把东西归还回去,你会很自在。你本来就没有,最后也是本来就没有,这个很合理,因为没有一个东西是属于你的,你都是跟因缘借来的,你的富贵也不是本来就富贵,那是你跟善因缘借来的。

所以通教的思想好就好在,它能够安住一切法毕竟空,站在毕竟空的角度来看人生,他心能够不取,不迷不取不动,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他高明的地方。我们净土宗应该要往这个方向去学习。

第四、以幻化慧,破幻化的见思。

虽然一切法空,但是也不要执理废事,也要善加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

第五、“虽知苦集流转六蔽等,皆如幻化”,也要知道“幻化道灭,还灭六度等通之”。就是说,你要知道哪些是障碍,哪些是随顺道业的。

我以前有一位老法师,他是禅宗的大德。他讲《六祖坛经》讲到一半时,我们同学私底下就问老法师说:“你们禅宗都不持戒的啊?”老法师说:“你怎么知道呢?”他说:“对啊,你们禅宗说心平何劳持戒。”老法师说:“你心平了没有?”他说:“我心还没有平。”“赶快去持戒!”

他没有教你不持戒,他说“心平何劳持戒”,所以虽然观一切法空,但是我们有如梦如幻的烦恼,还是要持如梦如幻的戒法,对治如梦如幻的罪业,这个地方不能执理废事。

第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就是止观的均等。就是你观一切法空,但是如梦如幻的止观还是要均等。

第七、“体三藏法,无常苦空,如幻而治。”这个也很重要。其实严格来说,通教的“空”跟小乘、跟藏教的“空”,在实际操作缺一不可。我们人生当中有些执着是不带贪爱的,完全出于责任义务,这时你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你就放下了。

但是,有些影像你曾经付出感情贪爱的,很深的贪爱,你说你观一切法空可能不足以说服你,你就要用观如梦如幻的无常痛苦来对治。因为这种带有贪爱的影像,跟带有责任感的影像是不一样的。是一种责任义务,你观一切法空你自然放下,你知道你不能主宰;但是带有贪爱的影像,这种粗重的爱烦恼产生的影像,你就必须要有藏教法三藏法,用“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去对治它。你要用两道空,安住的空跟对治的空。

所以你在操作上,看你病的情况,病重,你就要两帖药都要下去,所以你自己要知道你的状况。

第八、“识干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谬滥。”你要知道你的阶位,不能够起高慢心。

我们看最后的果地功德。

九、安忍干慧位内外诸障,而入性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