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35章 间谍

“先生,检测到多名异常人员在发射中心附近活动,正在进行视频录制与照片拍摄。”

泰坦的消息一出,几名天盾安保人员立刻抬头相互对视,神情不约而同地变得凝重。

林栋倒没有太在意,只是撇了一眼手上的屏幕。

那些标为“可疑”的红点正分布在发射中心东侧和北侧的外围区域,有的甚至贴近了相对荒僻的围栏处。

“泰坦,联系卡露拉处理,让她派出监控无人机,跟踪这些人的行踪。”

普通游客断不会在发射刚结束时跑到那种偏僻地带继续拍摄。

卡露拉得到指令,立刻在指令面板上点下几个密钥,指尖翻飞如同钢琴演奏一般。

数架安静高速的小型无人机从机巢中喷射而出,宛如几只敏锐的鹰隼,在暮色里转瞬即逝。

每架无人机都装有高倍变焦镜头和红外传感器,在巡逻高度上足以清晰捕捉地面上任何动作。

画面中有几名身穿普通运动装的人,他们手持摄影器材,正围绕发射台附近进行拍摄。

还有人把镜头对准哨兵岗亭,并试图记录发射中心的道路布局。

要不是发射中心周围的信号早就被屏蔽了,估计这些图片早就被上传了。

林栋这种不专业的人都看得出来,他们绝非普通的航天爱好者。xuqi.org 海豹小说网

不多时,泰坦已将无人机捕捉到的影像逐帧分析,打上了红色标记,代表‘高风险’。

其中一个在观景台上拍摄,名为‘菲比’的目标尤其受到关注,她似乎具备某种领导地位。

卡露拉将这份观测报告提交给林栋,并通过耳机低声说道:“林总,是否要让安保队去拦截他们?”

“这事还是让安全局去做吧,他们已经在行动了,你们别让他们跑远就行。”

林栋随意回答道,他的注意力还是在数小时后的对接工作上。

火箭发射成功后,外围的军管就已经撤销,所以才有了这些人的可乘之机。

当然,也不排除安全局想要钓鱼执法。

晚霞渐渐褪尽,酒泉发射中心外围的沙地在夜幕的笼罩下变得静谧而深沉。

此刻的戈壁夜风裹挟着细沙吹拂在巡逻安保的脸上,带来微微的刺痛感。

发射中心的灯光开始次第亮起,宛若一座现代科技堡垒矗立在荒凉的原野之中。

远方仍能隐约看到火箭升空时留在夜空的淡淡亮迹,但那辉煌早已转移到安保工作之上。

安全局的人身着便衣,在几个要道上设置了关卡,并与外围的天盾安保巡逻队形成合围之势。

那些试图逃离或伺机潜伏的人一个个被拦截。

在一处夜间可通往城区的小路上,一台老式面包车正想悄悄驶离,车里有两个曾经拍摄发射台的男子。

灯光一打过去,两名男子迷惑地把车窗摇下,就见几个便衣出示证件,非常礼貌却不容质疑地说道:“先生,对不起,这里是军事管制区域,麻烦您跟我们配合做个简单询问。”

“啊……好、好的,我们就是个旅行团,不知道这里不能拍照……”

那两个男子还试图狡辩。

“没关系,我们会先做简单调查。”

安保人员仍然微笑,伸手示意让他们下车,然后请他们随自己前往一间临时审问室。

与此同时,另一处露营地外,几名穿着户外风衣的人被带上了同样的车。

他们看起来显得紧张,虽未反抗,但言辞混乱。

说什么“对火箭发射感兴趣”,“我们不知道这是军事基地”等等。

没人相信他们,因为泰坦传回的无人机画面显示他们在拍摄的东西远不止火箭发射塔,还有安保岗位和巡逻路线图。

昏黄的顶灯从审问室天花板垂下,光线直射到一张方桌上,桌子周边坐着数名惊慌失措的拍摄者。

大多数人或是附近村民,或是无固定工作的外地人。

他们低着头,神色慌张,显然已经知道闯祸了。

此时此刻,他们心里的懊悔远远大于所谓的“金钱报酬”,更害怕的是面对牢狱之灾。

“有人给我们钱,让我们拍几张火箭发射和保安巡逻的照片而已,真的,我们不知道违法啊……”

一个声音颤抖的年轻人最先开了口。

他衣衫并不算光鲜,像个普通劳工。

话一出口,他就开始泪眼婆娑地求饶,希望能得到从宽处理。

这些人的状态并不令人惊讶。

安全局人员和军方审讯员已经历过无数类似场景,见惯了这种“被利用”的外围角色。

他们耐心地让这些人一一交代自己的“雇主”、报酬金额和拍摄内容,并逐一检查他们的手机和相机。

安保记录表上填写着拍摄时间、地点、器材型号等信息。

对于他们的供述,审讯人员保持警惕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其中大部分确实只是一时贪小利,并无真正的间谍素养。

在收缴并删除了他们手机里或相机中拍摄的敏感照片后,安全局人员让他们签了笔录、接受了严格的警告和教育。

等到审问结束,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被暂时释放,以便后续可能的“放长线钓大鱼”。

毕竟,未来谁若再度联络他们,安全局也能顺藤摸瓜。

然而,只有一个人例外——菲比。

在场人员都留意到,这名女子表现得格外镇定,仿佛有一副与众不同的气度。

她的头发用素色发带束起,身着运动装,但却干净利落,面庞也看不出半点惊慌。

哪怕被带进了审问室,她依旧一脸无辜地对几名安全局人员轻声说:“我是一名热衷航天摄影的爱好者,这次专程赶到华夏,只是想记录下长征火箭发射的壮观画面。”

随即,她向审讯员出示了美国护照。

审讯员稍作核对,发现这护照信息真实有效,签证程序也似乎没有漏洞。

菲比的中文讲得还算流利,间或夹杂一些英文词汇,进一步强化了她的“美国人”身份。

她将相机里唯一的存储卡取出来,交给审讯员检测。

里头果然只有一些正常的火箭发射远景图,还有酒泉戈壁风光,甚至她与其他游客的合影,看上去跟普通旅游拍摄并无二致。

“这些照片完全合规,我都查过网上,很多人也在拍。”

菲比“无辜”地强调,“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抓我?请问是有什么误会吗?”

一时间,审讯员们一时确实没有找到突破口。

但一切都早在泰坦的预料之中。

利用远程渗透技术,泰坦在菲比的相机固件里找到一个加密隐藏分区,里面存满了高分辨率的机密照片,包括火箭发射控制室外景、发射台巡逻动线、值班换岗时刻表等等。

这些照片被特殊算法打包,普通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发现,而菲比也自信在场外操作员无法拆穿。

当泰坦把这些证据按照林栋指示,发送给安全局后,他们才长舒一口气。

证据确凿,真相昭然。

眼下,这名神情镇定的女子就是一条大鱼。

很快,美大使馆接到了华夏方面的一则通知:一名持美护照的女性在卫星发射中心非法拍摄涉密设施,被依法扣留并接受调查。

大使馆最初想要“强烈抗议”。

不过在林栋用一些外交渠道传递的情报后,美国方面却态度突变,开始推脱说:“此人并非美国政府人员,我们并不了解她的情况。”

他们对于其真实意图显然毫无兴趣“背锅”,而是乐得把责任转移出去。

事实上,菲比长期接受欧盟情报局(EIB)的培训。

近年来,欧盟对全球高新技术(特别是量子通信、航天发射等)的情报搜集力度不断提升。

随着华夏在航天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欧盟担忧未来的太空格局会被华夏率先占领。

为避免被甩得太远,EIB开始派遣多重国籍的高端特工潜入华夏关键科研与军工领域——菲比就是其中之一。

在秘密关押期间,菲比虽表面上依旧坚强,强作镇定,但内心却开始翻江倒海。

她多次强调:“我只是一名误闯军事管制区的普通摄影师,请尊重我的合法权益。”

并且希望通过美国大使馆施压,让中方尽快放人。

可是,安全局拿出一份来自美国方面的说明——“此人并非美国官方人员,她与美方无任何从属关系。”

这让菲比的神情第一次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她瞬间明白,自己最初的“护身符”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

安全局人员敲了敲桌面,用一种不急不躁的冷酷语气问她:“菲比,我们有理由相信,你实际上与欧盟某些情报机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美国已经对你撇清关系。现在,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她尽力保持姿态,眼神却微微躲闪:“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任何承认都会变成实锤,但她也很难解释为何相机会出现加密分区。

她正在权衡,如果继续死扛,是否能拖出一线生机?

然而,她并不知道,华夏情报部门已经搜集了她在国内外活动的大量证据,只待更多信息串联,就能还原她在欧盟情报体系内的行动轨迹。

菲比被捕的消息,通过安全局渠道迅速传达到更高层。

那一夜,一场规格极高的紧急会议在中央某处机密场所召开。

巨大的投影屏上,轮番播放菲比在不同国家的活动影像,有她与欧盟某些军政人员同框出席会议的照片,也有她与可疑联系人进行资金往来的银行流水记录截图。

安全局人员一一指示:“菲比近五年行踪几乎遍布欧洲多国,多次出席与EIB相关的会议或论坛,还与一些神秘基金产生不明金钱交易。可以断定她是一个长期活跃在高新科技领域的间谍。”

军方代表放下手中的文件,说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绝对是我国航天大门的咽喉要地,不算林院士的搭载物,原本的天宫1号本身也是机密内容,她来偷偷拍摄,动机昭然若揭。”

领导对此表示非常重视。

经过讨论,会议达成了结论:对菲比的处理要“暂时关押审查,不大张旗鼓”,尽量从她身上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报网络。

如果欧盟急于救人,势必暴露更多资源;如果欧盟选择切割,就让菲比在审讯中失去援助。

这种策略可谓“一石二鸟”,可以防止对外引发过度的外交纠纷。

在方向确认的情况下,菲比只能日复一日地面对固定的安全局审讯员——他们言辞并不咄咄逼人,而是带着一丝礼貌和让人摸不透的微笑。

“菲比,你的相机加密分区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火箭发射台、安保人员动线的影像资料?你真的不知道吗?”

菲比坚持否认:“或许是我买相机时被别人动了手脚,我不清楚这些照片是谁放进去的。”

她的表情虽没有一开始那般自信,但依旧维持着冷静的外表。

菲比不知道的是,泰坦远远不止能破解她的相机。

它还能通过多种渠道对她曾经使用过的网络账户、通讯记录进行交叉验证。

在泰坦的帮助下,安全局方面甚至开始模拟她本人的某些线上身份(比如社交媒体小号、暗网钱包地址等),试图主动与欧盟那边的马甲账号接触,引诱对方自投罗网。

菲比就像一颗被控制的棋子,她的每一次言行,都在帮助安全局一步步了解整个欧盟情报机构的运作模式。

偶尔,菲比会要求“见律师”或“与美方取得通话”,但都被审慎而反复地搁置。

“程序需要时间,耐心等待。”

这是她得到的统一答复。

由于美国那边已对她撇清关系,欧盟官方又没有任何回应,菲比立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林栋可不管这其中的暗流涌动,他早在侦测器与量子卫星对接完成后就带着苏珊先行返回了流浪基地。

那边仍有大量后续科研任务等待着他。

当然最主要的,得先把神秘邮件背后的老鼠捉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